行走在青绿和水墨之间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林邦鑫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欣赏国画,喜欢它那带有东方韵味的美好意境。国画山水里的色彩历经百年千年,它的绚烂依然还在流淌……

淡妆浓抹总相宜

image.png

青绿设色是国画山水用色的一种技法,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中原绘画受到敦煌佛画的影响。青绿山水逐渐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国画科目,它以佛画用色,用天然矿物质材料研磨成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绘制山水画,使国画“丹青”一词有了新的色彩领域。

青绿山水图卷(图1),清,苏孙瞻,常熟博物馆藏,在吴文化博物馆“山水舟行远——江南的景观”特展中展出,图卷描绘了暮春时节,白云缕缕出青山的景象。此处青山就采用青绿设色,白云间处处淡晕,湖泊处大片留白。雾气氤氲,青山跃立,水景和山景虚实相对,一派江南秀丽风光。

在整幅长卷中,高峰山头使用的石青色非常厚重,一些地方露出石绿色,两色相互交融,呈现出穿插自然的状态。画卷前景大块岩石都是以色彩鲜明的石青填之,突出了山石的坚硬感,这与远景中山峦的浅淡渲染相呼应。画者在青绿用色的处理上,不仅增添了画卷的清丽雅致,也回应了山水林泉的远近关系。

近距离观察这幅山水长卷,近处各种树木采用头绿、二绿、三绿,深浅渲染,互相交织,穿插其中,产生出绿荫掩映的春日风光。远处的树林被烟雨蒙蒙所笼罩,若隐若现。春日山间雾气缭绕,远近交错,层层递进,一派诗意春景,游目骋怀。

image.png

仿古青绿山水图册(图2),清,王鉴,常熟博物馆藏。中国青绿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两种。大青绿山水技法多钩廓,少皴笔,有着浓重青绿色调,作品装饰性非常强;小青绿山水在水墨淡彩山水画的上罩薄薄的青绿色。清代的画家王石谷这样讲“凡设青绿,体要严重,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王翚《清晖画跋》)。这幅青绿设色山水图册展现了游春情景。近景有长松桃竹掩映,山石林木精描细写, 画树交叉取势, 变化多姿;山外水天空阔,烟水浩渺,意境深远。山头用青绿湿笔晕染,既有青绿山水的明丽,也有江南文人画独有的“气韵”。满目郁郁葱葱的丛林树木,烟云贯穿其中,溪水叮咚叮咚缠绵入心,处处弥漫着的生命律动,总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

是故运墨而五色具

水墨是文人山水画独特的色彩。唐代诗人王维被明末董其昌誉为“南宗之祖”,王维画山水一改前人的青绿设色山水,仅用水墨淡渲,传递出的是别样的山水之美。

image.png

山水图轴(图3),清,蒋宝龄,常熟博物馆藏。该图轴只使用了水墨黑白二色,就写尽了山水林泉的无尽姿态。古人调节墨色的浓淡干湿,取得了描绘形象的生动效果。所谓“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文人把水墨运用当作成一种游戏,足以见得画者对水墨用法十分个性化。

远景处,几座高峰深壑使用水墨混合淡淡晕染,加以披麻皴笔墨技法,表现出山势披拂的形态,用疏疏密密墨点作山峰上的树木杂草,挺立在峭崖上,藏掩于山林间。

最巧妙的是,墨色的浓淡深浅让观者有一种忽远忽近的视觉感受。细观画卷的中景处,山石的皴法精细化、墨色的浓度渐加深,山崖间的岩石显示出阴阳向背的光影感。山间树木使用简淡秀雅的墨色,用笔简率,逸笔草草,却见得佳木葱茏,丰草争茂。

近处的景物在笔法和墨色两个方面,都有了更精致化的处理。画者仅仅使用墨之五色就可以描绘出多种植物的形态面貌,坚挺苍劲的松树、枝繁叶茂的柏树、隐映在小屋后面的竹林、竹叶片片分明。

image.png

南屏话旧图扇页(图4),清,雪舟,常熟博物馆藏。在这幅画中,画者充分发挥了水墨晕染所形成的效果,形成了含蓄、空蒙的神韵之趣。这是一幅典型的“三段式”平远布局构图,墨色的用法不那样丰富,却与纸本的留白配合地相得益彰。正是水墨这种既包含墨色的凝重,又包含着水的清透,才能巧妙地融合于纸本的空白中,让人不觉得在看画,却在看景。扇页上墨色并不浓重,巧在用水的精妙,水分饱满,轻轻渲染,使得远处的山峦仿佛笼罩雾雨蒙蒙中。整个扇面,白云戏墨,烟雨吐雾,小舟泛于湖面,风平浪静,杨柳依依,动人春色,全在墨韵。

中国山水摆脱了色彩斑斓的世界,或以青绿着色写尽山河,或以一线墨痕立意定象。青绿山水流淌着一番番绿意,给观者带来清心宁静的感受;水墨所启示的,是精神的意义、生命的境界和心灵的幽韵。从水墨春色中,我们明白大自然的美不逊于人工装饰,反而永远是书画家创作的启发。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39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