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行不怠 踵事增华新局开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薪火相传行不怠 踵事增华新局开

河北博物院成立七十周年回眸


河北省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于1953年在保定市成立。1982年,省博物馆迁至石家庄市,1986年与省展览馆合并改建;1987年,河北省博物馆以崭新面貌对外开放,2001年被公布为“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实现对观众免费开放,成为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2014年,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河北省文物出境鉴定中心、河北省文物交流中心四家机构合并组建为河北博物院,博物馆事业迈入“快车道”,荣膺“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七十年,从保定到石家庄;从“160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到“50000余平方米的新型展馆”;从“7000余件藏品”到“21余万件文物”;从“年接待万余人”到“年参观人次超百万”;从“三个工作组、员工11人”到“十个内设机构、核定编制220名”;一代代河博人前赴后继、披荆斩棘,用一次次奋斗见证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初心如磐,砥砺奋进。河北博物院走过了七十年的发展历程,在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作出新贡献。

从7446到218272

——以藏品为线串起河北历史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组织陈展、开展活动的根本资源,藏品安则事业稳。河北博物院七十年如一日筑牢安全防线,守护文化遗产永久传承。

1953年河北省博物馆初创,藏品7446件,编制仅11人,事业尚待起步,当务之急是征集文物、充实馆藏。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接收原冀中古物保管委员会、冀南行署、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畿辅先哲祠、河北省文物工作总队等单位拨交藏品2万余件;征集革命文物和社会主义建设实物资料各1万余件;接受社会捐献文物千余件,构筑起较为完善的收藏体系,初步奠定了作为省级综合性博物馆的收藏底蕴。

建馆伊始,文物藏品即按质地分类,建立了完整的分类账目,保证入馆文物件件有着落。1964年,又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统一要求,建立健全了藏品的总账和分类账,单独设立总保管员管理藏品总账。文物使用、进出库房形成一整套较健全的规章制度,基本达到了制度健全、账目清楚、保管妥善、查检方便等要求。

面对简陋的馆舍、有限的藏品,第一代河博人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开启了攻坚克难的基础建设工作。馆内设有固定的征集组和征集人员,长期深入到省内各地征集文物,他们曾跋涉在太行山脉上,也曾踏遍河北角角落落,更为了调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河北的光辉业绩,追随着伟人的足迹走遍燕赵大地。老一代征集人是河博人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的远见卓识和苦心孤诣,随着时间推移和文物价值的凸显,愈发熠熠生辉。

1982年省博物馆迁至石家庄市,1986年与省展览馆合并改建为新的河北省博物馆。改建后的河北省博物馆一方面通过改善文物库房设施条件、完善馆藏文物建账登记、规范文物保管规章制度、设立展厅文物管理账目等措施,稳步提升保管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调拨、接受捐献、购买等方式共入藏各类文物16000余件。二十世纪后半叶,考古工作者在河北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进一步充实了馆藏,尤其是满城陵山汉墓出土的各类精美文物1万余件,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关心关爱下,2014年始河北博物院整合四家机构文物资源,同时省文物保护中心文物库房和保管部建制回归,继续稳步推进藏品征集、保护管理工作。

2014年以来,接收、登记了河北全省配合南水北调工程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1万余件;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建立了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平台;强化“为了明天收藏今天”理念,征集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脱贫攻坚等相关的见证物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等反映当代重大历史事件的珍贵实物资料,累计3121件;开展常态化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服务,传播健康的收藏理念;不断提升保管环境,重点推进育才院区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立项和开工建设;取得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为延长文物寿命及馆内藏品修复研究保驾护航。与此同时,积极发挥省馆的龙头作用,持续帮扶省内20余家博物馆开展工作,鉴定省内兄弟单位库藏文物14000余件。

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河北博物院藏品从无到有、聚少成多,藏品保护管理工作日益科学规范,形成了以满城汉墓文物、河北古代四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瓷器、石刻造像、明清名人字画以及抗战时期革命文物最具特色的藏品体系,共计100674套(218272件)。

从1591到53128

——以展陈为面传播优秀文化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进行业务活动的集中展现,展陈强则事业兴。用文物说话、用艺术表达,河北博物院以展陈为媒介,把握时代要求持续做好优秀文化的阐释传播工作。

初创的河北省博物馆坐落于保定市的古莲花池松鹤园内,建筑面积仅有1591平方米。为积极发挥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采取“灵活办展”的方针,逐步探索出内容上突出河北特点、展示河北史实的策展思路。1953年到1986年陆续策办“历史文物展览”“自然博物展览”“刘秀臣捐赠专题展览”“革命文物展览”“河北省农业七年成就展览”“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河北省出土文物展览”“革命文物巡回展”“平山古中山国墓出土文物展览”等有影响力的展览。1956年首次推出“历史文物巡回展览”,先后在全省6个地市展出,历时近3个月,行程2000多公里,开创了在全省各地市巡回展览的先河。

迁至省会石家庄市后,省博物馆迈入稳步发展阶段。1987年,为迎接河北省博物馆的重新开放,当时的博物馆领导班子决心组织力量尽快完成策展布展工作,以成为展示燕赵文明的窗口和对人民进行省情、国情教育的课堂。经过7个多月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新馆顺利开馆,“满城汉墓复原陈列”“河北古代简史陈列”“河北革命史陈列”“馆藏珍宝书画陈列”4个基本陈列一经开放即引发参观热潮。

1994年前后河北省博物馆在“面向社会、面向时代、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办馆方针指导下决心对基本陈列体系改陈,以重点反映河北的昨天和今天、重点反映河北的重大事实和人物。1995年起,先后推出“血肉筑长城——河北人民抗日纪实”“神秘的王国——战国中山国”“金缕玉衣的故乡——满城汉墓”“古代河北”“近代河北”“当代河北”等6个基本陈列。与此同时,“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大型图片展”“石家庄市三年大变样规划展”等一批关注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宣传、服务精神文明建设、歌颂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临时展览也在不断推出,基本陈列辅以临时展览的展陈体系基本成型。外推展览实现突破性进展,1996年“满城汉墓展”在韩国传统工艺美术馆展出,将燕赵文化推向世界。

2006年,河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立项开工;2013年项目完成后展馆总面积达到53128平方米。2014年始河北博物院通过增加临展展墙层高、增设衔接垂档、增加配备恒温恒湿系统、更新多媒体交互设备、开发三维虚拟展示系统等措施优化展陈条件;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发起并成立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图文典籍与金石拓片专业委员会、出版《王厝时代》《文物审美概论》等专著、提升学术刊物《文物春秋》水准、合办《博物院》杂志、谋划多项博物馆课题研究、与高等院校等开展合作共建等方式加强文物研究阐释,撷取河北最有特色的篇章推出十大专题展览组成新的陈列体系。

目前“名窑名瓷”“抗日烽火 英雄河北”“乐享河北 非遗会客厅”等10个基本陈列对公众开放;形成了“世界故事”“中国故事”“河北故事”“自然故事”四大临时展览体系,2012年至2022年举办临时展览200余个,合作单位覆盖全国30个省(市区);外推“战国中山文物展”“汉代王室文物展”“河北曲阳石造像艺术展”“河北民间艺术三宝展”等原创展览到日本鸟取县立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20余次;制作“360全景”数字展览30余个,形成“基本陈列+临时展览+外推展览+数字展览”的陈展体系,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模范践行者、全国博物馆的行业先锋。

在不知凡几的推翻和重建展陈中,河博人以开放的状态接受观众审视,积累经验教训,不断推出能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要的精品展览。团结一致、与时俱进、顽强拼搏、勇毅前行的精神已熔铸于每一个河博人的血脉之中。

从12058到1410721

——以人民为中心共享文化服务

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服务优则事业旺。河北博物院用心用情传播知识、启迪文化,与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1953年,河北省博物馆内部试展时仅有12058人次观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走过艰难创业期的河北省博物馆踏上稳步发展之路,1987年观众人数约12.3万人。2014年以来,河北博物院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迅速提升,2019年观众量破以往纪录达141万余人次。疫情期间,线下参观人数大幅下降,但线上参观量大幅提升,2023年参观热潮回归,多项指标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近年来,河北博物院领导班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藏品保护为基础、以研究阐释为核心、以文化服务为主线,不断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强服务。为吸引大众走进博物馆,平均每年开展社教活动近400场,形成“快乐学堂”“青葵剧社”“河博之旅”“文博讲坛”等十多个大项、上百种系列教育品牌,并获得多项荣誉称号;抓住全媒体时代蓬勃发展的契机,创新传播、拓展活力,面向云端呈现,开发了“国宝·云约会”“特展·云约会”“民俗·云课堂”“展览·云导览”“文物·云课堂”等5项系列化云端教育项目;为惠及更广泛的人群,送文化进学校、进基层、进单位,开展文化服务1200余场,社会反响热烈;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2014年5月首批志愿者注册上岗,发展至今已有志愿者225名,活跃在讲解、导引等岗位,累计服务时间6万余小时。

坚持活化创新强体验。建设智慧河博,推进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建设,形成高精度、可视化的3D文物资源数据库,累计采集文物3D扫描数据1194件/套;实施了博物馆藏品数据信息公开共享计划,实现了67650件文物藏品的名称、类别、年代等信息的公开查询检索;开发建设三维虚拟展示系统,让观众与130件文物近距离互动;聚力构建新媒体宣传平台,从零起步,逐步完善“三微一抖一站”新媒体运营机制,取得了丰硕成果,每年网站综合浏览量百万次以上,2021年新媒体访问量达1.2亿人次;公众关注度明显提高,河北文化的传播力显著增强,河北博物院影响力显著提升。

坚持品牌传播强影响。深度与新闻媒体开展合作,每年获主流媒体报道500次以上,积极参与《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大型文博节目录制;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宝藏四方”“故梦新生”线上主题直播等多项宣发活动;在地铁站点、公交车身、涉外酒店等重要场域开展定向宣传。聚力打造“最后一个展厅”,2007年开始文创研发设计工作,2014年5月18日河北博物院文创产品商店正式开业,截至2022年底,已自主设计文创产品千余种,打造“中心店+品牌店”服务模式,开设“河博茶咖”等3个文创品牌店及“冀驿”主题邮局,传播载体不断丰富。

2023年是河北博物院成立70周年,河博人积极策办专题展览、组织社教活动、研发文创产品、刊载专栏文章、举办老专家座谈会等,以谢过往、以飨观众、以勉未来。七十年,河北博物院的诞生前行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点滴成长、荣誉进步离不开一代代河博人的奉献坚守,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指导支持,离不开广大观众的厚爱包容。

在刚公布的全国第六次博物馆运行评估(2019-2021年度)中,河北博物院评估结果为“优秀”,这是对河北博物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充分肯定。新征程新起点,河北博物院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和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着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的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努力,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懈奋斗,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作出新的贡献。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75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