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晋文明 见华夏根魂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赵志明 安瑞军 马静

品三晋文明 见华夏根魂

山西博物院“晋魂”基本陈列提升改造侧记

山西博物院“晋魂”基本陈列2005年9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并荣获第七届(2005—200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历经十余载运行,“晋魂”基本陈列在宣传山西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迅猛发展,博物馆事业也不例外。尤其是随着免费开放政策的广泛实施,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展览作为博物馆最核心的文化产品,是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的第一要素。反过来,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也从需求角度极大地推动了博物馆展览的发展。

近十年来,新的展览理念、技术、设施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同时,考古新发现、新成果不断面世,原有展厅硬件、展览内容、表现形式等已逐渐难以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为了进一步提升展览水平,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山西博物院于2018年开始筹备“晋魂”基本陈列提升改造工程,前期先做了一些准备工作。自2020年至2022年,改造工程分三期进行,根据上级要求,采取边改造边开放的方式,关闭部分改造展厅的同时,其他展厅正常开放,继续为公众提供服务。改造工程结合展厅建筑结构有序进行,并充分吸纳相关领域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改造完毕后,12个展厅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理念更新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始终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衔接地带,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日之三晋大地,文化底蕴厚重,文化遗产众多。

作为山西省重要的文化窗口,山西博物院始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通过七个历史专题和五个艺术专题,展现博大精深、绚丽多姿的山西历史、文化、艺术。

本次提升改造工程,对标新时代,贯彻新理念,从展陈设施、展览内容到展示形式均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力求呈现良好的展陈效果与观展体验。

展览以山西视角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探究中国历史的发展,充分彰显山西在中华文明研究、弘扬、传承中的责任与担当。全方位解读三晋文化所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提炼、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

相较原来的展览,本次改陈更加紧扣“晋魂”主题做文章,从细微处着手,进一步贯彻以物证史、以物载文的理念,在对三晋文化进行多元阐释传播的同时,着力诠释中华民族根魂的主基调,让观众从山西视角领略中华文明,提升文化自信。

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结合新时代的展示需求,新“晋魂”对展出文物进行了大幅度整合,共展出3431件/组精美文物,其中1238件/组文物首次与观众见面。吸纳近十年的最新考古发现成果和学术研究成果,丰富了展览内涵,有力揭示了山西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独特贡献。


内容优化

展陈内容上,在各专题主题不变的前提下,重点吸纳了最新考古发现成果和学术研究成果,使展品更加丰富,展览更加充实。对部分展览标题、单元结构、展出文物进行了优化调整,使主题更加明确,逻辑更加顺畅,表述更加清晰。

历史专题中,“文明摇篮”展厅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将西侯度文化年代提前到距今243万年;扩大了对丁村遗址早、中、晚期文化内涵的解读,增加了下川、柿子滩等遗址有关现代人起源、原始农业起源的解读;强化了对新石器时代农耕文明起源、聚落考古、文化汇聚等学术问题,以及考古学史的展示;在“帝尧之都”单元中,重点展示陶寺文化的同时,新增兴县碧村遗址、芮城清凉寺遗址、偏关天峰坪遗址等有关文明探源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夏商踪迹”展厅由原来的三个单元调整为两个单元,与主题的呼应更加紧凑;增加绛县西吴壁冶铜遗址、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等重要考古新发现出土的文物。“晋国霸业”展厅由四个单元调整为三个单元,逻辑更加严谨;为镇馆之宝“晋侯鸟尊”打造“展中展”展区;构建以物叙史的展览逻辑,通过代表性器物与代表性人物的对应,讲述代表性历史事件;增加陶器、荒帷等文物,打破了唯铜唯玉的器物展示布局,进一步丰富了展品类型,较全面阐释了晋国历史文化内涵;由海外捐赠入院的春秋子犯鬲纳入文公称霸展示部分,使这一历史阶段的展示更加饱满。“民族熔炉”展厅突出呈现了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背景;注重对长城内外、平城、晋阳古都等民族融合重点区域的时空解读和文物组合展示,强化中西文化交流物证的展示;围绕虞弘墓石椁营造“展中展”区域,进一步强调山西在当时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新增龟形银茶盒、唐三彩等唐代文物,诠释北朝为盛唐奠基的历史因果。“佛风遗韵”展厅更加强调佛教文物的艺术性,捐赠入院的两件流失海外的北魏云冈佛头和一座唐代邓峪石塔进入主展线;增加五台山佛教文物和北朝铜佛像等文物。“戏曲故乡”展厅进一步强化了主题呈现,去掉了原展览中的“二十四孝”“八仙”等展品,扩大了宋金元戏曲壁画、砖雕文物的展出数量,充实了晋地四大梆子戏的内容展示,新增戏曲乐器、戏曲服装等展品类型。“天下晋商”展厅替换了原“明清晋商”标题,进一步彰显晋商的历史地位;新增开辟万里茶道、实业救国等展示版块;加强了关于晋商会馆、关公信仰等的解读和展示,新增明代金漆木雕关公像、清代黑漆螺钿花卉四条屏等文物。

艺术专题中,“翰墨丹青”展厅围绕中国书画的特性,重点打造展示语境,营建艺术氛围。该展厅兼具举办书画类临时展览的功能,增加了中国书画基础知识的多媒体展项。“瓷苑艺葩”展厅调整原有叙事结构,突出晋地瓷器的展示,重点打造“三晋窑火”单元,增加原始瓷、早期青瓷展品,增加河津固镇窑、兴县西瓷窑沟窑等遗址最新出土的瓷器。“方圆世界”展厅突出先秦“三晋货币”的展示,对三大窖藏进行集中展示,并根据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更新钱币释文解读;同时注重对中国货币史的展示,为了直观表现钱币的重要作用,特以4.3万件方孔圆钱(未计入新增展出文物量)营造密集展示区。“玉蕴华夏”展厅替换了原“山川精英”标题,使融入国人血脉的玉文化独特内涵更加突出;按照礼玉、佩玉、生活用玉的单元展示逻辑,新增或更新展品。“土木华章”展厅,依托山西丰富的古建筑文化遗产,重新构架叙事逻辑,以时代为序,以物叙史,遴选重要考古发现和重点建筑标本,以点带面,打造“早期营建”“大唐遗构”“千年法式”“精工华筑”四大版块,讲述中国古代建筑史话,展现古建筑之美;序厅背景更新为传统金漆工艺制作的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代《五台山图》;新增偏关天峰坪出土的距今4800年的门轴石、忻州九原岗北齐壁画《门楼图》、明清建筑壁画和新入藏的建筑琉璃和砖瓦构件等。


形式创新

展示形式上,本次提升改造在保持原有展厅建筑空间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根据内容的优化调整,在展览布局与形式设计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注重实物呈现+辅陈解读+数字化延伸的多层次展示形式、注重展品信息的系统化呈现、注重展品的组合展示、打造重点文物的“展中展”展示方式,力求通过形式上的创新更好地呈现展览。

扩充空间,延伸展线。通过对原有展墙和展柜的改造,增大空间利用率,使12个展厅的实际展出面积增加470余平方米,展线延长约180米。根据展览内容的更新调整展示空间布局,优化展览流线,使观展更加舒适顺畅。

保留“经典”,优化设计。原“晋魂”基本陈列是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各序厅的创意,顶、墙、地的形式设计和材质应用,许多专题场景和艺术品,均堪称“经典”,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本着致敬“经典”的态度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本次提升改造在保持各序厅原有风貌的基础上适当予以调整。比如保留了丁村人生活场景、春秋争霸战争油画等展项,位移了城濮之战场景、窑工场景、岩山寺金代壁画金漆画、应县木塔模型、悬空寺微缩景观等展项。通过一系列优化处理,使原有经典展项“焕然一新”,更上层楼。

吸纳新技术,运用新材料。展陈设施和设备提升是本次提升改造的一个重点。在展柜方面,展柜采用最新的材料、结构和开启方式,历史专题的通柜和独立柜为保留原有拉丝木质风貌,增加了实木贴饰工序和工艺;为保证钱币、玉器等小件文物的陈列效果,展柜的进深统一缩小,并增加双面柜、龛柜等特制展柜。在玻璃方面,展柜玻璃和特殊展品围挡玻璃全部采用最先进的低反射玻璃,使用面积近2000平方米,接近“裸展”的观展体验赢得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好评。在灯具方面,展厅和展柜灯具均采用国内领先的灯光技术,经专家论证和现场实验,三期工程选定统一品牌、规格和参数,确保效果一致、维保规范。

重视文物安全,保障参观安全。一是为原件展出的壁画、荒帷等土质文物,以及书画、漆木器等有机质文物配置恒温恒湿设备或营造恒温恒湿环境,实施定期检测和适时维护保养制度。二是为“裸展”的文物、文物复原场景、建筑模型等制作护栏、围挡,同时配置红外感应报警装置,张贴提示标识。2021年改造完成的“夏商踪迹”“佛风遗韵”展厅,开放一年多时间,“裸展”的商代大方鼎、邓峪石塔、唐代石造像等状况稳定。三是对小件文物和特殊文物量身定做展台展架,凡金属等刚性材料的钉、钩、托、架等在与文物接触处均采用软垫层保护,防止硬碰硬接触;展出的有机质文物均采用低色温灯具。四是对原有高低不平的展厅地面进行了找平处理,优化导览导示标识系统,在出入口、转折处设置导引标牌和电子投影标识,在电梯、楼梯、挑空栏杆等涉险部位清除障碍、贴饰安全提示标识,确保观众流动通畅和参观安全。


效果提升

本次提升改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对观展效果的提升。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从宏观到微观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使展示效果有了明显提升,更方便观众欣赏展览、理解展览。

展览艺术化呈现。一是根据内容方案开展形式深化设计,确定空间与平面布局、展览流线,确定顶、墙、地改造方案,确定展柜、展台、展具、辅陈展项及其他设施、设备的配置,制定施工制作方案。二是根据展示主题、展品特色、时代背景等确定各展厅的色彩主基调和配色,确保色彩搭配科学、典雅、和谐,持久耐看,维护方便。三是通柜展示文物讲究前后、高低合理布局,以及展台、文物托架和辅陈图版的有机搭配。四是形式设计与灯光配置方案同时制定,布展中专业灯光师跟进调光。

文物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延伸。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是新时代文物展示利用的根本遵循。本次提升改造中,一是注重传统辅陈手段的应用。在保留前述原有经典之外又增加一些新的展项:唐代五台佛光寺斗拱1:1模型、辽代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天宫楼阁(局部)、金代应县净土寺藻井、金代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门窗(局部)、元代芮城永乐宫全景沙盘,并将山西南部工程制作的部分金丝楠剖视古建筑模型充实到“土木华章”展区。二是所有辅陈的文版、图版等,重点突出文物细节的展现和隐蔽信息的解读,如铭文的展示和释读、文物的功能用途解读等。三是更加重视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如采用宽屏、弧幕、折屏投影技术展现“帝尧之都”、侯马晋都、治玉工艺、万里茶道等;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复原“柿子滩人的一天”,营构逼真的原生态环境意象。四是注重文物的故事性呈现和通俗性解读,应用触屏技术和大量二维码,延伸展示内容,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透物见人、见史、见精神;汇集大量科研成果,如晋国大事表、三晋成语典故等。

增强互动体验。利用现代设备和多媒体技术,适度配置动手体验、互动游戏等展项,集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炉,极大提升了展览的诠释方式、观展体验。在钱币、书画、陶瓷、玉器等展线尾声,都设置了印模采集等互动体验项,尤其是戏曲故乡设置的微窗观听戏曲展项,分成人和儿童两个版块,很有亲和力,也颇具吸引力。


徜徉在山西博物院,探寻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感知三千年前的晋国功业,体悟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解读称雄世界500年的晋商精神……

百年晋博风华正茂,珍贵文物书写传奇。走进新时代,迈步新征程,山西博物院用心镌刻历史印记,倾力打造“有温度的博物馆”,努力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不断提升三晋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41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