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福州举办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福建省文物局

今年是第47个“5·18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确定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Museums,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并指出博物馆能够创造连锁效应,促进积极变革,对于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美好生活具有关键性作用。

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物局、福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博物馆协会、金宝搏网站下载 联合承办,福建博物院、福州市文物局、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福建民俗博物馆等共同协办,主会场设在福建博物院。

开幕式上,除了公布一年一度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和“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推介结果外,还将公布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结果,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结果,发布首批“全国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精品研学线路”,启动“中小博物馆数字助力繁星计划”等精彩纷呈的活动。

主会场活动亮点和看点

主题展览关注美好生活。主会场活动期间,将举办“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专题展览,突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的巨大影响。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沿线人民福祉、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的航线,也是各文明间彼此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同时也隐含福建、福船、福文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展览分为“碧涛帆影”“东方雅集”“远来物华”“文化之路”四个部分,立足福建、放眼全国,以新的视角重新解读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

主题论坛聚焦行业前沿。5月17日至19日,将举办博物馆日主题论坛、博物馆青年论坛、首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展人论坛。论坛将邀请权威嘉宾、资深策展人、青年学者就博物馆、展览、教育、志愿服务等领域前沿问题进行深度交流。

三坊七巷开启“有福之州 博物馆之夜”。该活动发挥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大型开放式“古厝博物馆”优势,将打造出融福州历史人文、山水特色于一体,文化辨识度高、品牌知晓度高、公众参与度高的“1+7+N”系列活动。“1”即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主会场,届时街区里各类博物馆、文物单位、历史建筑将全面延时开放至夜间,点亮历史文化街区,重点呈现街区内全新打造的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二梅书屋、小黄楼、水榭戏台、林则徐纪念馆6处沉浸式实景演绎;“7”即在新店古城遗址公园、冶山春秋园、上下杭、苍霞、烟台山历史文化街区、马尾船政文化城、长乐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设7处分会场;“N”即福州市各文博馆所的系列活动,如福州文博全景互动地图发布、“幸福的分贝”有声文博、“漫步名城,走读福州”青少年进博物馆研学活动等。

博物馆日期间,国家文物局将与福建省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主会场所在地——福建的各大博物馆纪念馆也将推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精彩纷呈的专题展览和社教活动,约370余场。

持续焕发生机 赋彩美好生活

——福建省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着眼精准高效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切实发挥博物馆展示传播中华文明、凝聚国家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作用,持续强化文物保护和宣传力度,不断推出具有福建特色的陈列展览、学术研讨、公众互动等活动,提高博物馆管理和建设数字化、规范化、多样化水平,博物馆功能得以拓展,博物馆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统筹规划,加强建设,博物馆发展基础得到夯实

加强基础建设。福建省各地积极开展博物馆改扩建工作,漳州市博物馆、莆田市博物馆、建瓯市博物馆、闽侯县博物馆、霞浦县博物馆等一批新馆相继建成。十年来,福建省新建扩建国有博物馆36个,建筑面积增加约49.35万平方米。国有博物馆增加6家,非国有博物馆增加36家。目前,全省共有博物馆147家,其中国有博物馆104家,非国有博物馆43家。

推动质量提升。深化博物馆改革,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物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和国家重点专题博物馆,推进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完善博物馆运行评估制度。充实博物馆主题内容,将福文化、红色文化、海丝文化、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闽都文化、茶文化等八闽特色文化融入博物馆建设,建有福建民俗博物馆、古田会议纪念馆、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福文化博物馆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博物馆。近十年,福建省新增国家一级博物馆1家,国家二级博物馆14家,国家三级博物馆11家。目前,福建省有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45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5家,国家二、三级博物馆各20家。

优化结构布局。坚持国有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建设齐驱并进,积极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福建省文化厅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福建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实施意见》;福建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印发《福建省非国有博物馆以奖代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非国有博物馆得到迅速发展,十年间非国有博物馆增加36家,成为福建博物馆大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优化博物馆结构。目前,福建地区基本形成门类较为齐全、区域特色鲜明、结合日渐合理、布局更加优化的博物馆体系。

多彩展览,多样活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精心策划,陈列展示精彩纷呈。近年来,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 峥嵘岁月——福建苏区文物展”“闽瓷双璧 交相辉映——福建黑·白瓷器展”等具有福建特色的展览。其中,“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七省联展”“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百国百侨百物展”先后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八闽军旗红——福建省纪念建军90周年革命文物联展”获国家文物局“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抗战全面爆发80周年”主题展览推介;“百年辉煌 闽西荣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龙岩老区苏区成就展”入选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推介;“红色福建——新时代 新福建”列入国家文物局2022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近十年福建全省博物馆累计举办各种展览活动1.2万多场,参观人数达2.5亿人次。

发挥功能,社教活动广泛开展。福建省各级博物馆加强与校园、部队、社区、农村交流,主动为各类群众提供文化服务,送展览送活动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进农村,以展教结合的馆地合作模式,让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得到有效地拓展和延伸。“博物馆进社区进校园”“网上博物馆”“空中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等受到了广泛好评。福建博物院社教项目“我是小小策展人”入选“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青少年中华文物我来讲”优秀博物馆志愿服务推介项目。

融合发展,活化利用高效有序。强化博物馆服务属性,福建省国有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省属博物馆和福州、厦门、泉州、三明、莆田、南平的部分博物馆开展夜间延时开放试点工作被列入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让更多的群众在业余时间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更多文物“活”起来,探索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开发、健全收入分配机制和奖励政策、增强文创产品开发主体活力。举办“福如东海——2022年福建省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推动打造有影响力、有深度的文创品牌,福建博物院、福建民俗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依托馆藏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创产品,让观众实现把“文物”带回家的愿望。

机制附效,数字赋能,保护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提升保护能力。福建省文物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补充通知》,规范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多次举办福建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培训班,提升馆藏文物保护管理水平。组织全省博物馆编制方案,实施可移动文物修复项目、预防性保护项目和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有力提升对可移动文物保护能力。近年来,已实施80个可移动文物项目,文物保护能力稳步提升。

强化数字支撑。大力发展智慧博物馆,推动福建博物院、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福建民俗博物馆等国有博物馆开展智慧化建设工作。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与全国知名高校签订文物数字化活化利用合作协议,开展“遇见福建文物,发现福建故事”文物内容数据库建设。持续推进福建省域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文物的基本信息、入馆、入库、保护等全生命周期进行信息化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遇见文物 发现文明——福建文物展区”亮相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宣传展示福建博物馆在数字化保护利用成果。在近年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展示了福建民俗博物馆闽风动画《山海梦华图》、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全景漫游等一批优秀数字化展示成果,取得良好效果。

加强监督管理。福建省文物局通过日常巡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备案管理等方式,加强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等事项监管。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全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情况检查,重点对各馆馆藏珍贵文物的保护管理情况进行现场具体检查。健全博物馆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评估结果运用,建立博物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动态调整机制。

多元融合,交流合作,福建文化影响逐渐增强

区域共建,合作共进。成立福建省通史展览博物馆联盟、福建省博物馆文创联盟,建立闽东北、闽西南区域博物馆联动合作机制,加强博物馆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福建省文物局主办的“闽瓷双璧 交相辉映——福建黑·白瓷器展”先后在新疆昌吉,福建漳州、泉州,西藏拉萨展出,提升福建文化影响力。

省际互鉴,博采众长。福建博物院、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福建民俗博物馆等省属博物馆和部分市、县博物馆到北京、上海、吉林、广东等10多个省(区、市)举办建盏、德化瓷、汉城遗址文物等专题展览。引进以三星堆文物为主的“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展出近三个月,观众突破20万人次,引发新一轮“博物馆热”。

对外交流,扩大影响。制定福建省《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方案》,发挥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优势,策划展出了一批海丝主题精品展览,有效提升福建文化影响力。“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七省联展”赴海丝沿线国家、联合国总部展出。在中国和文莱建交24周年之际,在文莱达鲁萨兰国斯里巴加湾市国家海洋博物馆举办“碧海丝路东方之舟——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莱特展”。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推出“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专题展、“中国白 向世界——德化白瓷精品展”。在全国首次引进亚美尼亚埃里温历史博物馆“诺亚之子 大美初见——亚美尼亚19—20世纪文化瑰宝展”。

二十五家博物馆错时延时开放

根据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2023年为民办实事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福建省文物局结合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将博物馆错时延时开放工作纳入年度重要工作事项,指定专人负责,认真组织安排。2022年已纳入试点的12家博物馆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动态调整试行方案,精心策划主题活动,持续推进,打造品牌。2023年新增的13家博物馆积极主动对接,加强学习借鉴,因地制宜,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创新服务内容,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截至目前,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的试点博物馆均已实现错时延时开放,2023年1月至4月,25家试点博物馆参观人数达235万人次。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44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