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6日,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总结了两年多来示范区创建工作成效,明确了下阶段创建和迎检任务,进行了交流研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局)以及杨浦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局)主要负责同志指出,2023年是示范区创建的评估验收之年,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文物领域最重要的改革创新项目,示范区创建要有更高的站位,把创建工作转化为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推动文物保护与人民共享的重要举措,转化为上海推进文物事业改革创新卓越实践的重要着力点;要有更准的落点,解读好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城市更新中实现 “见人、见物、见生活”,努力传承“一江一河”滨水空间中的历史文脉;要有更强的保障,围绕示范区创建的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密切市区联动,提高文物保护效能,加强文博资源开放力度、业态导入、升级赋能,提高文旅各要素集成、利用和配置能力。
杨浦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杨浦正处于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关键冲刺阶段,要深化全局性认识,从“两个结合”的高度,提升城区软实力的角度,在对标先进中深刻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坚持全方面发力,充分落实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积极对接国家、上海市对示范区建设作出的要求和验收安排,以研究为基础、以项目为抓手、以保护为根本,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创建取得实效;要推动全社会共建共享,建立高效协同的组织机制,畅通市场等多方主体参与的平台渠道,让文物工作成果更为广泛地惠及人民群众。
会上,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与复旦大学文博系、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治理(国际)研究院、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签订《合作备忘录》,聚焦文物与博物馆、城市更新与建筑适应性再利用、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等领域,加速示范区创建与高校专业资源的对接融合,推动构建资源聚集、研究深入、创新卓越、公众参与新格局。
此外,会议发布“杨浦百年·工业印迹”口述历史预告片。该系列专题片聚焦工业遗产和非物质遗存的抢救性保护,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等一批曾在杨浦滨江工作生活过的老劳模、老职工、老专家代表,通过亲历者讲述和镜头语言共同还原工业发展变迁,目前已完成12集拍摄。
(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