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在解读这一主题时,国际博协进一步强调,“所有的博物馆都能在创造构建可持续未来中发挥作用,它们可以通过教育项目、陈列展览、社区活动和研究来实现这一目标。”
回溯历年来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我们可以发现,国际博协一直都在关注与倡导博物馆有机融入社会发展,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合作与交流,使博物馆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建构美好生活的重要平台。笔者以近年来持续观察的“Local本地”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泛博物馆”文化实践的分析与思考,以初步探讨社区博物馆助力“构建美好生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
“Local本地”的文化实践
“Local本地”是2007年成立于西安的一家文化艺术机构。创立之初,它通过出版《本地》系列书籍,从民间视角记录西安当地的本土文化与城市记忆;2011年,“Local本地”开始探索“艺术介入城市”的文化实践,创设了一系列以“本地文化与艺术”为主题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在得到主管部门支持、公众关注与社会积极反馈后,“Local本地”于2017年成立了城市本土文化类专题博物馆——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并于两年后成立西安市城市影像博物馆。这两座博物馆基于与城市记忆相关的各类藏品、文字、影像等,通过举办主题展览、文化交流活动、社区互动项目等多种形式,在保存与展示城市文化记忆的同时,也成为给公众与社区提供文化服务的城市共享空间。
随着“Local本地”运营的日趋成熟,这种文化实践的模式也得以向外拓展。比如新近在四川成都城厢古镇成立的“Localand·城厢会客馆”,以“地方记忆+”为主线,是一个涵盖地方记忆馆、艺术展场、社区营造中心等在内的文化场景复合空间,被评为成都市“2022年度十佳社区美空间”。
观察和分析
在2022年1-2期《国际博物馆》(全球中文版)中,凯伦·布朗(Karen Brown)引用苏格兰生物学家、人文主义规划大师帕特里克·盖迪斯(Patrick Geddes)的名言——“放眼世界,立足本地”(Think global, act local),进而提出:“近年来,全球化的进程促使人们通过社区遗产以追求‘本地感’‘地方感’‘自身感’”,“以社区为基础的博物馆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紧密联系,是建立社会可持续性和复原力的最有社区参与性、以福祉(又译‘美好生活’)为导向的催化剂。”这一理念不仅成为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也为我们思考当代博物馆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非常好的切入点。
“Local本地”从最初的自发性民间活动起步,发展到今天持续性地开展“泛博物馆”文化实践,其外驱力之一,就在于呼应了当地居民保存集体记忆、建构社区认同、渴望参与融入、共建美好生活的文化诉求。实际上,与之相类似的国内外案例还有许多。通过对“Local本地”的深度剖析,可以对此类文化实践的价值与意义有更为深入的思考。
博物馆是建构社区认同的“时—空坐标” 博物馆通过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揭示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或与人类相关的自然生态演变。从这一点来说,大中型博物馆往往是通过收藏研究展示具有重大价值与意义的藏品、策划具有宏大叙事风格的展览等方式为公众提供文化体验。对于藏品、经费、影响力都十分有限的社区博物馆而言,如何利用现有资源确立自身价值,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Local本地”创立的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原馆址位于由旧工厂车间改建的文化园区,其藏品主体则是百年来西安本地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寻常物品。馆方以“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城市”作为策划思路,通过文献收集、观察记录、口述访谈等,将“物”与“人”连接起来,并通过展览、纪录片、社区活动等形式呈现出来,使观众通过这些“接地气”的展示内容、“沉浸式”的展示氛围带来的文化熏染和具有代入感的“共情”体验,将时间碎片连缀起来,唤醒具有年代感的集体记忆。
“Localand·城厢会客馆”选址于著名诗人流沙河的故乡——如今已逐渐空心化的成都市城厢古镇。基于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Local本地”以本土文化为主线,开展了“记忆城厢”记录、整理和展出计划,用实物征藏、文献挖掘等途径重现当地的文化,并开设美育课堂、民艺工作坊等,成为城厢古镇居民建构社区认同的公共文化空间。
从“Local本地”在西安、成都的文化实践来看,社区博物馆通过征藏具有鲜明本土文化特色的藏品,并借由研究、展览、公众教育等建立“物”和“人”的纽带,可以将自己“嵌套”与沉浸到社区的“过去—现在—未来”之中,成为一片街区、一个乡村唤醒集体记忆、建构社区认同的“时—空坐标”,并藉此确立自身对于社区与在地居民的价值和意义。
尊重、包容、参与是博物馆“在地性”的重要体现 “Local本地”策划和实施的“Local生活社区营造计划”,是围绕在地文化、社区文化、城市文化等主题的系列公益性文化项目,旨在鼓励当地居民、社区机构、街区店铺经营者共同参与社区营造,并联合社区工作者、文化艺术专业人士及组织机构等多方面的社会力量,通过提升社区活力、共建美好社区,探索并实践社区文化重塑的可行模式。例如,在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叁伍壹壹”TFEP复合型社区中心,“Local本地”通过空间改造、建立社区博物馆、举办展览和“花花大会”青年文化活动等,使日趋衰败的老工厂社区被再次激活,成为年轻人的社交场、居民的生活场和市民的休闲场,将新老居民通过具有文化温度的社区环境连接起来,共同追寻美好生活新体验。再比如,“Localand·城厢会客馆”作为地处乡村的文化主题复合空间,建筑主体有机融合了川西传统建筑特色与现代设计风格,并借助“地方记忆+”系列展览将“本地文化”与“城厢记忆”用博物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些立足本土的文化实践之所以引起关注,首先是在于它不仅仅是一座“泛博物馆”展示中心,还是一座向本土文化致敬的社区中心,即使当地居民得到地域身份的认可,也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对当地文化更加尊重。与此同时,让本土居民参与到策划和建设过程中,包容多元文化,倾听大家的声音,也引来了当地居民的热情呼应。展览中的展品多来自当地居民的普通生活,点睛之笔“板凳龙”则是由城厢当地的老手工匠人耗时4个多月亲手制作而成。更为关键的是,这些文化实践所体现出的“本地”优先原则,使博物馆能够参与到社区文化演进中,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里。
“去博物馆化”是博物馆与社区共同成长的理念探索 博物馆学研究语境中的“博物馆化”,其本质是将“物”从现实时空中抽离出来,使之转变为“博物馆物”。本文所讨论的“去博物馆化”,并不是与这个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化”相对的一个概念,而是指如何去除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物理界限与心理区隔,让博物馆融入社会发展,成为公众追求美好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辩证来看,制约博物馆与社区共同成长的也许恰恰就是“博物馆”这个概念本身。现实中的博物馆往往囿于物理与心理的边界,按照自身的行为逻辑与观念和社区进行互动,二者间未能真正了解彼此的特点,由此产生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错位,使得博物馆的一些文化活动实效不佳,流于形式,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常态化发展。而一些因拥有优势资源而被景区化的博物馆在成为外地游客趋之若鹜的打卡景点时,也成了跳脱于本土之外的一块“飞地”,与社区和当地居民产生心理上的疏离。与此同时,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成果在从专业领域走近公众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也是以一种直接输出的方式,公众往往会因知识储备的限制而从心理上被拒之门外,或者是因其阐释方式晦涩难懂而望而却步。
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所开展的“城市记忆1000+”计划,通过纪录片拍摄、对话访谈、个人及家庭展品征集等途径,将个人的生活记忆转化为城市的集体记忆,形成一个动态生长的博物馆展览,并通过开展博物馆“见面”系列活动,让孩子与爸妈一起走进展厅,以互动的课堂形式,感受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日常生活。“Localand·城厢会客馆”开放式展览,也通过口述、文字、影像、实物等多种方式,记录和展示城厢的人物故事,挖掘尘封的历史瞬间,成为城厢人在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换言之,当博物馆不再是边界分明的物理空间,而是融入到社区里,内化到本土生活之中时,博物馆的文化温度就赋予了当地居民以人文关怀的温暖,并进而激发起积极回应,让博物馆在社区有机更新中与之共同成长。
“跨界+融合”是博物馆构建美好生活的可行路径 “Local本地”的另一类文化实践,就是让博物馆通过跨界融合,成为城市空间再造、乡村振兴的文化驱动力。例如,商业综合体“西安大都荟”的Localand文化空间,就是将西安市城市影像博物馆作为其文化核心,串缀起艺术工作室、图书馆、画廊、剧场等文化设施,以及餐厅、酒吧、咖啡馆、酒店等商业空间,并通过举办“市井生活系列展”“碧山工销社:从乡村到城市”等特展,邀请文博、艺术、设计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话“本土记忆与城市文化”等学术活动,提升了商业街区的整体文化内涵,成为既有学术品质、又有人文关怀的城市公共空间。
成都的“Localand·城厢会客馆”,也将“城厢记忆馆”作为空间焦点,并辅以体验本土文化的“本地社区营造中心”、展现中国当代建筑师城乡实践的“庇护所”、“读库”阅读空间、“本地学堂”研学空间,以及咖啡馆、茶室、餐厅等公众服务设施,成为兼具关注本土文化发掘和乡村产业重塑的综合体。
这种非典型性社区博物馆运营模式,使社区博物馆通过“跨界”成为城市空间再生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文化产业借由与博物馆的“融合”激发出新的发展潜能;而在藏品、经费等方面都没有资源优势的社区博物馆,也通过“跨界+融合”拓展了自身的影响力,获得社会与公众的有益反哺。
思考与展望
当然,“Local本地”是在内外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对于大多数社区博物馆而言,还不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小微型博物馆在与社区共同成长的过程中,还会面临许多内外部压力与困难挑战。
首先,是专业指导的问题。“Local本地”所创立的几座博物馆都经过正式注册备案,并定期接受年检审核与专业指导,这些制度措施对于督促其规范管理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对于数量庞大的社区博物馆而言,缺少专业性的指导是困扰其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方面,除了行政主管部门以外,不同层级的博物馆协(学)会也可以针对社区博物馆设立专业化分支机构,对它们给予常态化的业务指导,以促进其能力水平的整体提升。
其次,是可持续运营的问题。“Local本地”所属博物馆在运营期间,当地主管部门每年都给予部分经费补助,加之其通过融入城乡空间再造,获取了更为充沛的发展资金。即便如此,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也因场馆租金问题而被迫于近期暂时闭馆。事实上,经费短缺是社区博物馆的常态,单凭举办者的文化情怀显然是不具备可持续性的。针对这种问题,可以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引领效应,采用竞争性分配原则,通过动态调节对综合效能表现优异的社区博物馆给予增量经费支持,以奖掖和激励其更好发展。
最后还需要提及的,是商业入侵的隐患。“Localand·城厢会客馆”是当地依托城厢古镇进行商业开发的一个子项目,“西安大都荟”Localand文化空间也是城市商业综合体中的一个文化板块。如何在依托和借力社会资源建构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同时,不让社区博物馆成为商业资本的附庸和装点,保持其自身的独立性,是需要社区博物馆的举办方高度关注的,也是需要我们抱着审慎的态度持续观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