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办的中国出土文物出国展览的成功并随之在世界许多国家掀起“中国文物热”,其收获之丰,赞誉之盛,观众之多,影响之远……实实在在地成为20世纪70年代世界文化交流史上首创的一大盛事。由此,世界人民对中华文明古国,对五千年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都开始刮目相看,对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保护好自己的文物也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对中国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友好的愿望增强了信任感,开始把文物展览作为发展关系和友好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出现了争相邀请到各国展出的盛况……
在国内,国家和许多省、区、市都在此先后举办了大小不等的出土文物展览,也是一件首创的历史性大事。其一,向人民大众开展了一轮普及历史文物和传统文化知识的社会文化教育活动,证实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情”的正确性。其二,完美地开创了历史文物走向世界,走向服务现实,服务国家大事的新门窗、新途径、新媒介。“小球推动过大球”,文物也曾与之并肩同步,为改变当时大(地)球政治格局发挥了积极长远的催化效应。这也就是“文物考古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重要判断的具体体现。其三,对文物工作本身发展开创了新领域、新版块,扩展了新版图、新场景。以往的中国文物出国展览都是偶尔有之,又多是私人、个体的助兴、彰显之举,国办展览却寥寥无几,也不构成事业。自新中国出土文物出国展览确立之后,出国文物展工作室、文物局外事处,文物出国展览既是国家文物事业的新组成部分、新工作版块,也是国家文物局常设的固定部门、机构、任务。从而由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社会流散文物并行并列的三足鼎立而变成了四轮驱动。成功的事业,活力日盛,成效日显。所以发展总是硬道理。50年来文物对外开放交流,尽管热度、力度、速度各有起伏,但是事业有成、一路通畅、川流不息。当年党中央国务院的顶层设计者周恩来总理在毛主席领导下,在一个国内外风云剧变,艰险重重的特殊年代里,既顶住了“用死人压活人”,反对保护利用文物的内部攻击,又反制外部反华势力“中国人破坏出土文物”的叫嚣。面对雷鸣电闪的滚滚狂潮,他独立潮头、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文物出国展览的成功,乃是大胆略、大智慧的大成就,实在令人感动和敬佩。当年亲历目睹,而今健康在世的幸存者,回首这50年前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为其进击不息,收获累累而无限欣慰。对顶层设计者的深切缅怀、钦佩,依旧久久难以平息。
然而,大胆略、大智慧、大决策的鲜花硕果,却是全国文物部门和专业人员精心栽培、滋养和呵护出来的成果。两大出土文物出国展览决策的确定与筹备,全国各地文物部门和专业工作人员都欢欣鼓舞,全力参与支持。随着文物参展筹展的工作人员犹如飞鸟出笼,满腔热情,一身才智,为展览的胜利出国作出卓越贡献。多年的动乱,工作环境、生活条件都很艰难,冬夏的寒暑,凭票吃饭的八分饱,连夜加班的辛劳,特别是主要领导王冶秋和许多老专家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和徒步上下班等等,统统都不在话下了。大家有事情可做了,文物“四旧”之诬开始松解了。文物出国展览的启动,透露出国家文物事业新生希望的黎明。心灵之欣喜,一扫多年累积的闲愁和寂寞,何其难得。
老朽有幸参与文物出国展览的筹展工作,是中途加入,半路出家。那是1972年12月底的事。由于总理对筹展工作进展缓慢着急而向出国文物展工作室主要领导王冶秋催办。王冶秋同志实话实说,缺少人力。总理同意冶秋从五七干校调回人力的要求,并答应由国务院办公室主任吴庆彤通知干校放人。原文物局的谢辰生同志得知此讯后又向冶秋建议,趁机多调一些非文物局的合适人员回去留作备用。我就是其中之一。1959年秋,我从中山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文化部艺术教育司工作,1969年9月随部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改造。1972年12月便搭此“便车”调回出国文展工作室参与文物出国展览筹展工作。一个在干校狱炼近三年半之久的青壮年人,终于有幸先行回到北京家中,时乎?运乎?命乎?如此望外之喜,到底还是取决于党和国家爱护人才之定力,用人单位领导之魄力,干校“同学”和相关的有识之士的助力。对此,感恩戴德之情,50年来,一经提起总是激荡心头。它只能随着自身的消失而消失或传诸后人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新时代,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交流互鉴也随之进入大发展、大提升的新的历史时期。这时的顶层设计者同样根据新形势、新环境、新需要,把对文物考古、传统文化和革命文物的地位、价值、功能、意义、作用的理解和认识都推上新高度、新层面。又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大智慧、大胆略的顶层设计者的高明之举。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最高点和百年未有之巨变的大潮头,洞察到人民创造历史的力量无穷,洞察到人类创造的历史文明之伟大,洞察到人类文明是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总和。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都自成体系,独具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完美论断。把文物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价值、功能、意义、作用等又推上了新的高度,把人们对文物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引入了新的深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历史性论断,将是引导文物、传统文化价值与作用发挥的新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文化自信的源泉,是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根基。
文化交流互鉴,就是要学习中国历史,懂得中国文物。学会讲好中国历史故事,讲好中国文物故事,掌握更多的中华文化话语权,增强中华文化的战略影响力和驱动力。同时,也借鉴和汲取外民族文化之所长,兼融互鉴,推动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早日形成和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围绕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这一重大主题,就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加强文物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做出了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为统筹推进文物事业发展赋予了历史担当、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澎湃动能。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获得了更甚于“万国衣冠”的热烈欢迎和拥护。新创造、新气派、新景象、新成果、新发展,装点和体现的文物交流互鉴的新时代,正是50年前开启的浪花翻滚的长河,更加波澜壮阔、更加蕴涵丰美,流向五湖四海、流向五洲四洋。江山如画,一时多少盛事,多少豪英!
唯其如此,如今的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人才济济、高手如云,其他财、物等条件也远非开创时期可比。它已经是全国文物交流互鉴的排头兵,是面向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各种文化开展交流互鉴,守正创新,率先示范的中心。所有中心同仁正在为更大更好地开展文物交流而撸起袖子加油干,正在朝着灿烂的前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作为50年前“目不识丁”的筹展工作者,而今已经是寥寥的幸存老者之一了。回首往事,百感交集,特别是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和文物事业发展的新时代的到来,更是心潮澎湃,文难表,诗难尽,言难陈。只能衷心祝愿中心全体同仁同事奋发向上,一步一阶梯,攀登全国文物交流互鉴的新高峰!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值此喜庆之际,谨以小诗二首纪之。
春笋经冬破土生,披霜戴雪节节升。
竹笣半世成风景,文化交流发轫程。
独领风骚惊世界,环球刮目看华兴。
重开丝路新时代,万国衣冠车马迎!
半路出家恐又惊,从零开始步新程。
精华国粹为何物,捧碟端盘始“识丁”。
夜直三更屋屋亮,员工筹展片片情。
鼓呼保护扬根脉,未辍声言慰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