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国立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举行开放仪式,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潘岳,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仪式并致辞,对国立蒙藏学校旧址保护工程给予高度评价。
国立蒙藏学校旧址原为明初所建常州会馆,历经明清两代,先后作为官员府第、宗学、贝子府等,1913年学校在此设立。20世纪20年代初,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先驱在这里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民族干部、领导革命活动,诞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乌兰夫、荣耀先、多松年等一大批优秀蒙古族青年在此接受思想启蒙,投身革命斗争,为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国立蒙藏学校在党的早期革命历史和民族工作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旧址分东、西两路,形成两个院落。长期以来,由于不断受到改造、加建和损坏,虽然整体格局尚存,结构基本完整,但构件细节、装修做法、形制样式等已发生变化,不复历史原貌。2021年,国家文物局、国家民委与北京市合作开展包括文物保护、环境整治、展示利用和体验区建设等项目在内的国立蒙藏学校旧址保护工程,使其重焕生机。工程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注重彰显文物的革命历史价值,统筹保护与管理、利用需求,综合考虑文物建筑与城市街区的和谐共生、建筑空间活化利用,是创新运用科学原则理念和技术方法保护利用革命文物的一次成功实践。
以价值研究为基础,设计方案加强针对性
国立蒙藏学校旧址价值主要集中于近现代,文物修缮、环境整治主要依据这一时期形制进行恢复。通过对历史文献、历史照片、口述记载等信息渠道,多角度挖掘,对留存的建筑结构、历史构件、场地信息等进行严谨的考证与甄别,对历史照片中反映的装修样式,如西一进院正房,结合残余构件尺寸,严格按其样式比例修复。整组院落装修尺寸和样式的确定,充分考虑革命文物的价值属性,按照各殿座所在区位和组群关系,参考清官式营造则例对槛框、边挺、棂条等的尺寸权衡,兼顾与现状遗存的装修构件形式、比例的协调与延续。“修缮修缮、打开看看”,随着地面降坪、木柱后期包裹材料砍凿、拆除完成,设计人员重新复核,对露出的柱径详细统计,重新权衡,测算槛墙高度、调整装修尺寸与细节。
严格遵守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原则
注重保存和修复对历史史实、历史原貌、历史格局有支撑作用的原始做法、形制、工艺及材料,对不同时代、不同形制的做法加以识别,保护建筑风格的多样性、建造工艺的地域性和营造手法的独特性,留存展示国立蒙藏学校时期建筑装修的改易,以及在物资匮乏时代灵活处理的修缮营造方式。东院建筑墙体多为碎砖墙砌法,且砂浆松散失效、稳定性极差,根据实际情况,对墙心变形、鼓闪、松散的地方,使用老砖原做法拆砌,原碎砖墙能保留的尽量保留。一进院西厢房两山为五出五进硬心做法,通过勾缝修补的方式将这面承载着老北京记忆的碎砖墙保留并呈现。在西一进院正房后期覆盖地面拆除后,发现了九趟老方砖,本着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决定对其进行保留,依据每趟尺寸单独打磨补配方砖,其余大面积采用新装补配,保存了历史沧桑感和真实感。
科学技术助力传统工艺的发现和运用
在延续传统建筑材料与工艺做法的同时,综合运用三维影像纪录、激光定位技术、放射性碳测年技术、木材切片材种鉴定、微观显微分析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等科学技术,从宏观尺度到微观材料进行检测,更加科学、精准地掌握文物历史信息。以府门上架的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麻灰地仗)为例,由于府门历史上曾用作厨房门,现存彩画表面普遍发黑,有明显的烟熏油渍结垢,伴有积尘、裂纹、起甲、离鼓、脱落、缺失等病害,残损较为严重。设计要求对历史彩画进行清理、保留,以加固、回帖、简单物理清洗为主,少量缺失部分断白随色。通过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分析、得知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少,特别是白色灰层,可知其制作过程中血料用量很少,是清中早期的地仗做法。施工中,对彩画大面积缺失构件、捉缝灰和通灰使用了净满地仗工艺来修补。这是科学技术助力传统工艺的生动实例。
保持革命历史时期环境氛围
环境整治工程在保证文物安全前提下突出革命旧址的严肃性,恢复历史上国立蒙藏学校的主要格局,最大限度保持和呈现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对附属非文物建筑的位置、规模、体量、尺度、整体风貌等进行规划与设计,遵循了主体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时代特征,以简约低调的姿态烘托文物主体。绿化景观是院落整治的重要内容。为尽可能恢复历史原貌,设计人员翻阅大量资料,如徐志摩在诗文《石虎胡同七号》中描述,以及多淑秀(蒙古族1937届)等多位校友的回忆,同时结合20世纪50年代航拍图,推测东一进院曾种柿子树,东二进院曾有槐树及海棠、并设藤架,而西院一进院落内对称种植有多棵槐树,西三进院曾种植国槐并搭配丁香等。工程对以上绿植进行了恢复,尽可能营造身临其境之感。
丰富文物本体展示手段
最好的保护就是最好的展示。为保留和展示原始工艺做法、历史痕迹,并尝试丰富的展示手法,传播文物本体的历史信息与价值内涵。如在国立蒙藏学校历史照片中可以看到西一进院东、西厢房现仅存少量地基痕迹,据文献得知,李大钊曾在此组织读书会、座谈会等活动。对这处重要的历史空间,保留和展示基础遗址,丰富了场地体验。西一进院落历史上在府门两侧曾有转角房,甬路正对着垂花门,两侧围墙将其分隔为内外两院,东西厢房前有院墙围合,正房前有月台等,院落修缮通过不同的铺地与景观设计手法,将在历史中存在的月台、垂花门、围墙、西厢房等场地格局信息呈现出来。在环境整治工程中,东西院落之间原围墙边界,通过种植一排银杏树来表示。非文物建筑设计皆与相邻文物建筑体量协调,延续传统手法与材质,以低调谦逊之姿态,在尊重文物院落场所精神和历史格局的前提下植入现代空间,达到满足未来功能需求,彰显文物本体之美的目标。
内部展示内容与革命历史氛围和场所精神相适应
坚持“旧址就是最重要的文物展品和展示空间”的理念。基于对蒙藏学校旧址内涵价值的深入研究,准确定位并精心提炼陈列主题,聚焦与蒙藏学校密切相关的革命人物、活动、事件,运用时代语言解读革命历史,阐发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旧址西院设“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和“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集中展出了一批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以丰富的内容和丰满的细节增强陈列展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东院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打造了3D展映厅、情境体验厅,主打沉浸体验与互动性,用全新方式,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展览展示主题与旧址特色相呼应,更能让观者产生心灵共鸣,为革命文物活化利用提供了最恰当的方式。
环境建设贴近群众,让人民走近文物
沿西单北大街的西侧院落边界,是静谧庄重的旧址与外部繁华热闹的城市商圈之间的过渡空间。通过立面虚实结合的长廊设计,使文物院落围而不阖,既保障安全,又兼顾开放。西侧长廊定位为文化展示景观界面,采用均质格栅、实墙/展墙、休憩绿化组合,承担对外宣传窗口和城市休憩功能,向往来行人展示国立蒙藏学校历史、民族文化等重要主题,增加遗产可读性、扩展展示空间。同时,该界面设置面向内外多个入口,可结合实际功能需要开合,让观众更便利走进文物,增强对西单商业地块的文化辐射。环境整治工程补充了文物展陈所必需的配套功能性用房及机电、空调采暖、小市政等,提升观众的观感与体验,满足绿色低碳需要。周边整治既是对历史环境的延续,又是对文物展示功能的配套和补充,将其转化成文化消费,融入商业服务,做到了以商聚人、以文化人、文商融合、动静相宜。
国立蒙藏学校旧址保护利用是文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精神、资政育人的重要案例。旧址重新开放,成为展现党领导民族解放、推动民族事业发展的光辉历史和各民族灿烂文化的新窗口,文物古迹与城市现代生活的融合发展,也必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为首都打造一处闪亮的红色文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