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在北京住过哪些地方(下)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赵腊平

(上接4月4日8版)

 通州大运河之畔的张家湾 

通州张家湾,当年是大运河水路至京的重要码头,南北货物云集于此,形成了一个商务集散繁盛之地,沿运河往来的显贵与商贾皆由此进出北京。曹雪芹家与这个地方有着不解之缘。曹雪芹随家人从南京迁往北京后曾在这里居住,以后这里是经常往来的地方。

曹氏抄家后,雍正曾谕旨房屋十七间半(崇文门外蒜市口胡同)、通州张家湾的六百亩地和一家本银七千两的当铺“留与度日”。可见,张家湾的这些残余产业,的确也是曹家在抄家后维持生存的根本之一,是曹雪芹一家入京后度日的依傍。

祁建先生等专家考证,当年张家湾确实曾有一家老当铺,而且是唯一的一家。当铺是一座四合院,临街的铺面后被拆建为张家湾派出所和人民银行张家湾营业所。正房七间在1967年拆除,改建为张家湾镇第六生产队队址及饲养室,西厢房原在派出所院内,也已被拆除,唯东厢房三间仅存,古旧破败,早已废弃不用,可知年代久远。

1992年,曹雪芹墓葬石刻也正是在张家湾出土。这为曹家曾在张家湾居住提供了有力证据。

 西单小石虎胡同右翼宗学 

西单的小石虎胡同是西单北大街路东的一条短胡同,全长199米,东西走向,东起横二条,西至西单北大街。这里是京城里保存较好的明清府邸。明代称石虎胡同(1965年改称“小石虎胡同”),时有“常州会馆”,是江南举子进京赶考居住学习的地方。到了清代,这条胡同仍不怎么起眼,却也住过不少达官显贵。清初,皇太极把其十四女固伦恪纯公主下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并赐此府为“驸马府”。而吴应熊被杀后,恪纯公主独守空闱,年64岁而卒,故人们又称这里为“公主府”。此后,康熙朝的大学士马齐、乾隆皇帝的长孙绵德等也在这里住过。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载:“裘文达公赐第,在宣武门内石虎胡同,文达之前,为右翼宗学,宗学之前,为吴额驸府,吴额驸之前,为前明大学士周延儒第。”

所谓“翼宗学府”,就是专门教授皇族子弟的官办学堂。雍正二年(1724),始定左右翼宗学之制:左翼四旗(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右翼四旗(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各设宗学一所,凡宗室子弟内情愿就学读书者,均令入学分习清书、汉书,并兼学骑射。此后不久,清朝王室便在西单小石虎胡同33号建立了右翼宗学府,旧称“虎门”。

到西山著书之前,曹雪芹曾为了生计,先在内务府做过短时期的堂主事,即整理文书档案的工作。乾隆十年(1745)前后,曹雪芹又到西单小石虎胡同的右翼宗学(后迁至宣武门里绒线胡同东口)当了两年管理日常事务的差事,而且当时他就住在这里。所以,西单的小石虎胡同也是曹雪芹居住过的地方无疑。

蔚为佳话的是,在右翼宗学辅助教学的这段时间里,曹雪芹结识他一生中最要好的两个朋友宗室子弟敦敏和敦诚两兄弟。敦氏兄弟钦佩曹雪芹渊深的学识,他们建立了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这种友谊一直延续到曹雪芹的后半生。吴恩裕据《八旗文经》载果亲王允礼的《宗学记》一书考证,诗中的“虎门”一词,即是右翼宗学。1964年,周汝昌又考据出“虎门”的地点是西单北石虎胡同。

 西城区平郡王府 

曹家被抄之后,曹雪芹一度住在平郡王府里。

平郡王府在现今的西城区新文化街,原来叫石驸马大街,这里有一座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就是我们要找的克勤郡王府,曹雪芹那时候叫平郡王府。当时的小平郡王福鹏是曹雪芹的表哥。克勤郡王的后代,习惯把西边的平郡王府称为“西府”,把东边诺尼的贝勒府称为“东府”。曹雪芹和平郡王福鹏是亲戚关系,因此,曹家定居北京时曹雪芹就经常在东府和西府之间串门。因此有红学家认为,这里便是《红楼梦》荣、宁二府的原型。有人甚至推测说,小平郡王福鹏就是《红楼梦》里北静王的原型。

平郡王府面积不大,但布局紧凑合理,建筑精致。中轴线上建有大影壁、府门、银安殿、东西翼楼、后罩楼等建筑。西路前后还有三进院落。东路则由五个大小院落组成,有茶房、大小书房、祠堂、花房等,还有护卫、太监、奶妈居住的房屋等。

 西郊正白旗39号老屋 

在北京植物园内,有一个比较简陋的曹雪芹故居纪念馆,是以正白旗39号老屋为中心建立起来的。馆内共五个展室,其中就有曹雪芹当年居住的地方和写作《红楼梦》的书斋。

传说曹雪芹辞去右翼宗学助教的差使后,曾几次搬家,在旧刑部街住过,也在崇文门一带很偏僻的地方住过。他的境况越来越差,连“悲歌燕市,卖画为生”也很艰难,后来连个立足之地也没有了。乾隆十五年(1750)前后,他不得不离开城里,全家迁到西郊香山一带边远的地方居住。

有专家考证,曹雪芹先在正白旗的四王府和峒峪村居住,后来迁移到香山脚下镶黄旗的北上坡。最后定居在白家疃,住的是斜向西南的四间茅屋,真正过起了“著书黄叶村”的日子。从37岁左右迁至京西一直到他去世,曹雪芹在这里整整居住了11年。

曹雪芹蛰居于西山的荒村野外,倾注全部精力埋头写作《红楼梦》。他的好友敦敏、敦诚兄弟,还有张宜泉、于景廉等人常常去看望他。四位好友偶尔也会在香山的小酒馆里聚一聚,边谈边饮,高兴时就联诗起社、挥毫作画。

平静的生活并未持续下去。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秋前后,京城地区闹白喉,夺去了幼子的生命。儿子的死对曹雪芹是个致命的打击。曹雪芹借酒浇愁,不久就病倒了。在穷困艰难的环境里,他依然“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坚持写作《红楼梦》。在这年除夕,曹雪芹终因饮酒过度,一病无医而离开了人间。

1971年,北京西郊正白旗39号老屋的房主在剥落的墙壁上发现题壁诗,其中一首与传说中曹雪芹的朋友鄂比赠给曹雪芹的诗的风格十分相似,而且房屋的历史、结构、布置都符合当年的实际情况,因此,部分《红楼梦》学者认定,此建筑就是曹雪芹晚年生活和写作的地方。1984年,老屋改建为“曹雪芹故居纪念馆”。

事实上,曹家被判罪抄家之后,曹雪芹在京漂流期间,由于生活窘迫,曾经多方投靠亲友,得到故旧多方周济,这样也使他在京城多处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红楼梦》里的故事,有不少是曹雪芹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书中还提到了十余个老北京的地名,如:鼓楼西大街、苇子坑、水月庵、花枝巷、兴隆街,等等。

(下)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42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