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植树碑考述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胡琳琳

image.png

泰山碑刻众多,山下的岱庙有碑林之称,登山沿途也是碑刻林立、摩崖遍布,被称为天然的石刻博物馆。碑刻内容多为宫观寺庙重修碑、香社进香纪事碑。登山初始处的红门宫附近有一通碑,记载了清代嘉庆年间地方官员发起的植树活动,在泰山众多碑刻中显得极为特别。碑文如下:

泰山种柏树记

泰山,天下之大观,非独鲁所詹也。然古干参天,森阴夹路者,惟对松山为最,外此轮囷蔚荟之处无有矣。棨守泰安之二年,太原康公承天子命陈臬二东,吏畏民怀,政不劳而咸集。丙辰(嘉庆元年,1796)三月按部至郡,斋遫登山,为民祈福。时棨方募民植柏千章于盘道旁,公见之欣然曰:“是所以培护山灵者,不可以不遍。”遂捐俸入为倡,增植万株,使泰安尉张廷模董其役。未几,而公晋秩维藩。洎丁巳(嘉庆二年)春,鬟河底绩,载礼岱宗,则前之列植者,柯叶郁然,顾之益喜,复命募植万株,盖通前所植,凡得二万余株矣。秋七月,公奉有巡抚江苏之命,濒行属棨纪其事。在昔,《甘棠》之诗曰:“召伯所茇。”又曰:“召伯所憩。”一践历止息之处,犹令人爱慕之如是,矧夫口授手指,亲为规划者乎!自今伊始,都人士女与□方宾客之来此邦者,瞻岩岩之象,望葱葱之气,相与低徊,留之不能去,固知今不异于古所云也。且名山大川,扶舆清淑,磅礴郁积,钟于人为豪杰之材,钟于物为栋梁之用,而亦视在上者之有□栽培而长养之。泰山神秀所钟,由来久矣,公盖于树木之举寓树人之意,而岂第以茂林嘉树增名山之胜,骋游观之目乎哉。棨不文,揣公意深且美,不可不传于人。兼告夫后之守是邦者,俾勿剪勿伐以无忘兹。勤其种树道里暨同僚姓名,则俱勒于碑阴。是为记。

诰授朝议大夫、知山东泰安府事、加三级、又加一级、□带纪录十三次、休宁金棨撰文并书丹

大清嘉庆二年岁在丁巳秋八月谷旦立石

(以上为碑阳)


泰山种柏树道里

岱宗坊至红门种柏二千一百八十六株,东西眼光殿种柏一千株,红门至万仙楼种柏四千五百十六株,万仙楼至茶棚种柏一千六百株,茶棚至斗姥宫种柏四千八十六株,斗姥宫至水帘洞种柏二千株,经石峪种柏五百株,水帘洞至大槐树种柏一千五十四株,大槐树至壶天阁种柏一千四百四十五株,壶天阁至二虎庙种柏四百六株,二虎庙至增福庙种柏一千株,增福庙至溅云涧种柏四百七十株,溅云涧至五松树种柏五百十七株,五松树至独秀峰种柏一百七十株,独秀峰至神仙坊种柏五十株

泰山捐种柏树□□

江苏巡抚、前山东□□使、山西康基田种柏一千株,济南府知府、安徽金□□种柏一千株,署济南府知府、汉军□□□种柏二千株,泰安府知府、安徽金棨种柏三千五百株,青州府知府、满州公峨种柏□千株,武定府知府、江苏张爱鼎种柏□□株,济宁直隶州知州、山西王彬种柏一千株,莒州知州、江苏许绍锦种柏一千株,泰安县知县、河南蒋玉林种柏四□株,肥城县知县、安徽程尚义种柏二千株,莱芜县知县、浙江朱煐种柏五百株,章邱县知县、浙江严孙诒种柏一千株,长清县知县、江西漆淕美种柏五百株,署长清县知县、山西杨元泗种柏一千株,利津县县丞、浙江叶承谦种柏五百株

已上嘉庆元年、二年共种柏二万一千株

嘉庆三年续种柏树衔名

泰安县知县、江西李维榆种柏一千株。吕祖阁四百五十株,红门二百株,斗姥宫二百株,玉皇庙一百株,二虎庙五十株

(以上为碑阴)


此碑现立红门宫南盘路东,因仆倒断裂,碑阴有残泐。

由碑文知,当时的泰山植被,仅对松山附近“古干参天,森阴夹路”,其他地方则是满山荒芜。金棨到任知府后,面对这种状况,开始了植树绿化。整个栽植过程分四个阶段:一是金棨募民植柏;二是山东按察使康基田捐俸倡导,增植万株;三是康基田升任布政使、且治河工程竣工后祭拜泰山,复命募植万株;四是李维榆任泰安知县后,又继续栽植一千株。以上四次共栽植二万二千株。从分布看,二虎庙(即现在的中天门)以下居多,占九成左右。

碑文题名中有两位较有影响的人物,一是时任江苏巡抚的康基田。康基田(1728—1813),字仲耕,号茂园,太原兴县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步入仕途后先后在江苏、两广、河南等省任知县、通判、同知、知府等地方官。后长期兼任和主管黄河、运河河防事务,历三十载。基田以河防之功发迹,也因河防事被罢官三次。到山东任按察使前,他经历了第一次革职。此前先后任江苏按察使兼河务、江宁布政使兼河务,乾隆五十四年署江南河道总督,五十五年护理安徽巡抚。后因事革职逮问,遣戍伊犁。不久以南河同知被起用。五十九年,因功特诏褒奖,擢江苏按察使,接着调山东按察使,仍兼黄、运两河事。嘉庆年间,康基田因事所累又被两次革职,但他每次很快都被重新起用,这不仅因为他“治河有声”,更是因为他始终严守廉洁勤政这一为官操守,史载“帝(嘉庆)亦知基田性刚守洁,惟责其苛细”(《清史稿》卷三百六十)。他一生不仅勤于政务,而且勤奋治学,著书立说,代表作有《晋乘蒐略》《河防筹略》《河渠纪闻》《合河纪闻》等,其中《河防筹略》《河渠纪闻》是其毕生从事水利建设、研究历代河道水利工程的巨著,为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水利科学资料。

另一位是当时的泰安知府金棨。金棨字戟门,一字素中,安徽休宁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任泰安知府,他勤政爱民,尤以保护古迹、振兴文化为急务,除在泰山广种柏树外,还重修普照寺、五贤祠、资福寺。乾隆五十八年,钱塘江凤彝在泰安府新泰县新甫山下的张孙庄发现《晋任城太守夫人孙氏之碑》(简称《孙夫人碑》),嘉庆二年,新泰知县柳世珍建碑亭保护,金棨撰写了碑记。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广征典礼,博采贞珉”,编纂《泰山志》一书,全书共20卷,体例编排简洁明晰,在泰山历代著作中影响较大。初稿完成后,金棨调任济南,未能刊行。后辞官居常州。嘉庆十三年他自费刊刻,并将书版转发泰安,移交岱庙道人收藏。

再说碑文中提到的泰山地名,按照植树的路段,从山下到山上,有岱宗坊、吕祖洞、红门、东西眼光殿、万仙楼、茶棚、斗姥宫、水帘洞、大槐树、壶天阁、二虎庙、增福庙、溅云涧、五松树、独秀峰、神仙坊等十余处,其中岱宗坊、吕祖洞、红门、万仙楼、斗姥宫、水帘洞、壶天阁、增福庙,都是泰山上的标志性地名,至今仍是著名景点。从位置关系看,溅云涧应该是现在的斩云剑,神仙坊应是升仙坊,均为谐音。另外的一些,随着岁月的流逝,或者已不存在,或者已经更名。东西眼光殿,即东眼光殿和西眼光殿,是供奉泰山女神碧霞元君配祀眼光娘娘的祠庙,分别建在距离红门进山入口不远的东西两座山虎山和金山上。明代史料中已经有西眼光殿的记载,明嘉靖《泰山志》载:“高真院,在岳之南麓,曰金山青帝观后,俗曰眼光殿。”东眼光殿为雍正八年建。这样两座眼光殿东西遥峙,于是有了东西眼光殿之说。之所以供奉眼光娘娘,与古人多生眼疾有关,乾隆年间聂剑光在《泰山道里记》中称:“殿西有眼光泉,游人多于此掬水洗目。”令人惋惜的是,这两座眼光殿民国时期便已毁坏殆尽。大槐树应该是现在的四槐树。沿着现在登山中路盘道过总理奉安纪念碑后,远远可以看到一棵巨大的树干横卧盘道,形成一个独特的通道,游客需要从树下走过。这里过去有四株槐树,相传为唐代所植。民国时期有两棵先后枯死。1987年7月,泰山连降暴雨,加之狂风大作,致使最粗的唐槐轰然倒下。为了纪念这一曾经的风景,工作人员就势将它保留在盘路上,采取降低路面的方式,使游人从它下面通过,成为泰山盘道上一个独特的景观。现在仅存的一棵,枝桠相交,巍然耸立。倒下的老树根部生命犹在,又发新枝。五松树,即“五大夫松”。据《史记》载,秦始皇封禅时中途遇雨,在松树下避雨,因其护驾有功,被封爵为“五大夫”,松树后来被雷雨所毁。清雍正年间,钦差丁皂保奉诏重修泰山时补植五株,今存两株,古拙苍劲,被誉为“秦松挺秀”,是泰安古八景之一。二虎庙,位于现在的中天门。中天门石坊旁有突出地面的石头,被称为虎阜石,因形似蹲伏的老虎而得名。二虎庙即源于这块虎石。还有个说法,据说,泰山古时多虎,因此古人在此创建二虎庙,供奉黑虎神。至于茶棚、独秀峰等地名,目前均已不再使用。

因封禅祭祀,皇帝亲临,泰山的植被每每受到皇帝的关注,文献中也有很多保护泰山树木的记载。秦始皇登封泰山时下令“勿伐草木”。唐玄宗封禅时,要求“近山十里,禁其樵采”。宋真宗封禅后下诏“泰山四面七里禁樵采,给近山二十户以奉神祠,社首、徂徕山并禁樵采”。关于泰山植树,一些碑刻也有零星资料,如《岱庙履历纪事》碑,记载了康熙七年郯城大地震后重修岱庙的情况,就提到在庙内补植树木,包括种类、数量等,但都不是专门关于植树的碑记。清末以前官方大规模植树且留下专门碑刻记载其事的,该碑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20世纪50年代,泰山林场工人开展了泰山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历时十年,植树面积达35万亩,栽种各种树木上亿株,泰山从此重披绿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全面绿化,目前的森林覆盖率已达95%以上。现存古树名木1.8万余株,其中23株古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古树名木是自然遗存,更是绝美的生态奇观,对研究当地气候变迁、植被分布和生态变化具有重要价值。千百年来,它们历经岁月风霜的洗礼,阅尽了历史沧桑,与泰山古建筑和泰山石刻相依相伴,成为泰山人文景观的底色和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这些仍然郁郁葱葱,蕴含着文化生命的松柏,仍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同时折射出中国人关爱自然的传统美德和当年植树人熠熠生辉的人性光芒。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37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