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博物馆公共性 增进人民文化福祉——以博物馆参与性收藏为基点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周晨星 毕经纬

“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收藏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之一。参与性收藏是基于“记录今天”“为未来保存当代记忆”的理念而新兴的收藏实践,其在博物馆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将藏品征集与收藏这项工作向公众开放,邀请公众通过参与相关活动与馆方一同建构藏品体系,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将公众与博物馆紧密相连。

参与性收藏的基本特点

关注当下——延伸时间维度。传统收藏强调藏品时间维度上的积淀感,博物馆特别是国有博物馆往往重点收藏古代文物。但随着社会发展,物品代际更新速度加快,延伸收藏的时间维度是为后代保留当代记忆的必要举措。参与性收藏将当下正在经历的重要事件、急速消失的生活方式、具有重大见证价值的物品和时刻都包含在收藏范围内,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纳入博物馆资源的范畴加以利用,帮助我们在未来讲述现在的故事,促进历史、现在和未来的衔接统一。

去精英化——价值彰显日常。博物馆诞生伊始,无论是收藏、展示或传播都带有一定程度的自上而下的精英或权威色彩。但随着地方意识的觉醒,人们逐渐开始追溯与回顾地方历史,强调故乡的归属感。参与性收藏促使原有的泛地域收藏向在地式收藏转变,从追求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董”向承载地方历史变革、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平凡物品转变,博物馆化领域不断拓展,很大程度上淡化了收藏的精英色彩。而且在当今博物馆藏品征集实践中,出现了以社会文化本位为视角的征集思路,强调博物馆要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在参与性收藏中,赋权边缘群体,尊重他们的多元文化,展示他们的日常生活,避免因精英主义和馆方的文化强势而建构文化弱势者,以挑战刻板印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重视情感——完善藏品内涵。受工业革命、科学发展等因素影响,博物馆重视物的知识价值而对物背后的情感有所忽略。但博物馆物具有人格化特征,是承载情感印记的物证,其无一不在缅怀、回放和体现人类逝去的故事和记忆。参与性收藏侧重人与物的关联,强调人与物的结合。此时物充当镜子的角色——公众可以看到与自己相关的映像,并利用博物馆公共性的特征,通过物的情感与他人产生共情,从而缩小认知差异,产生文化认同。

参与性收藏构建方式及其现实意义

参与性收藏重点关注当下社会发展变革、重要事件和社会议题,因此适用范围有限,多呈现在社区博物馆、城市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和人类学博物馆中。笔者结合案例和相关理论总结参与性收藏构建方式和现实意义,如下。

提供平等的可及性的参与机会。参与性收藏采用自下而上的日常视角,启用博物馆的论坛面相,改变传统以馆方为主导的传播——接收方式,鼓励公众加入博物馆藏品利用体系中,与他人分享自身经历和故事,并针对多元议题进行讨论和对话。而吸引公众参与的重要前提是馆方需为所有公众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和多样的参与方式,即“让博物馆可以覆盖的所有人共同参与文化”。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开展的“城市记忆1000+”计划降低公众参与门槛,减少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为市民提供实物、文字、影像、口述等多种贡献方式的选择。社会图像收集项目利用网站邀请公众为馆方贡献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图像,适应了网络时代的趋势。

重视个体记忆以塑造群体记忆。社会记忆是由个体记忆组成的,相较于宏大抽象的社会记忆来说,个体记忆是有温度的、鲜活的和具体的。参与性收藏邀请公众分享自己的个人化经历,使公众回到个人的生命经验和感受中,保留个体记忆的特殊性,并通过个体视角的阐述引发观众共鸣、个体记忆数量的叠加呈现整体的社区或城市记忆。“城市记忆1000+”计划以文字、影像、实物等形式,记录每个人的城市记忆。

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公众主动性。目前参与性收藏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多呈现馆方主导的形式,在主题策划或活动设计时,往往是由项目负责人担任协调者,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公众主动性有限,由公众自主发起的项目极少。馆方能做的是以更加包容开放的态度和多元便捷的方式打破自身与公众间的壁垒,逐渐由馆方主导向公众主动——馆方辅助的形式过渡,使公众获得更为自主的话语权。上海虹桥机场新村社区博物馆与居民共同经营和管理博物馆,增强居民的自主自治意识,提升居民的社区责任感,并向外部传播独特的社区文化。

参与性收藏的现实意义。参与性收藏让公众直接参与到博物馆收藏中,扩大了公众的参与范围;关注博物馆物的多元性,重视物背后的情感和记忆,并将现实生活融入博物馆的资源体系中,加深博物馆化的拓展程度,从而丰富藏品的内涵和外延,缓解众多博物馆藏品征集的困境。参与性收藏为多元群体提供参与诠释的对话空间和展示平台,不因社会价值的差异而区别对待,利于构建平等包容的公共空间。通过参与性收藏,馆方可重新审视原有的收藏和阐释体系,改善现有展览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以更好地服务公众。

关于博物馆参与性收藏的思考

一是妥善有序的管理。参与性收藏不是“一次性”实践,妥善有序的管理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强心剂”,馆方需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项目形成前,馆方要明确参与性收藏理念与自身定位和使命是否契合,在适用的基础上审视现有收藏体系,分析自身及所在地区优势,随后设立清晰的收集目标、收集方式和合适的参与限制条件,避免收藏中的面面俱到和无意义的同质化。项目进行中,馆方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和更新收集策略,并为实物、文字、影像、记忆等建立规范的藏品档案。项目完成后,馆方需使公众知晓自己所贡献内容的利用形式和计划,以及其行为对于博物馆文化传播和藏品建设的意义。同时,馆方要做好项目评估以便后续的改进与再创。

二是充分利用数字手段。为了创建持续的有意义的社会数字资源收藏,馆方要对文化和社会的变迁保持敏感,应契合网络时代的生活方式,利用高效便捷的网络社区和数字手段进行收集,建立便捷易操作的收集平台,提高工作人员能力的同时,避免不愉快的用户体验和数字鸿沟对平等参与的制约。

三是恰当处理收藏伦理。在参与性收藏中,馆方需考虑与公众间的权力分配、自身程序规范性、内容来源合法性和所有权的问题,要将社会和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保持与公众间的信任联系、保证过程的公开透明、多元立场的共同呈现和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尽可能避免影响机构、学术和文化公信力事件的出现。

四是进行跨学科研究。参与性收藏中的“参与”一词本身就源于传播学视域,且博物馆物所承载的信息具有跨学科属性,对其全面完整的研究和保护需多学科知识的储备。博物馆开展参与性收藏实践时要充分运用不同学科的方法论,为公众搭建创作、交流和分享物的桥梁,帮助公众进行转换观察和思考,更好处理分歧和差异,并促进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共同呈现和对话。

参与性收藏是博物馆以公众和社区利益为出发点,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积极行动;是促进公众广泛参与以增进人民文化福祉和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但需要注意的是,参与性收藏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博物馆,在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前,馆方要把握好适用范围和条件。同时,要尝试将公众参与贯彻到前期的收藏、后期的研究、展示和宣教中,从而实现参与的最大化,促进博物馆公共性的充分发挥。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80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