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经》说:“自然者,乃万物之自然也。”指出了大自然是万物众生的自然,是众生共享、共生的生存家园,提出了人与自然“和合万物”“共生共荣”的生态思想。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在其特别展厅内推出“和合与共——古代动物造型与人文艺术展”,旨在为游客献上一份文化盛宴的同时,呼吁大家爱护环境,怀着万物皆平等的心态去爱护动物,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特展由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与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凤翔区博物馆、陇县博物馆、扶风县博物馆协办。依托丰厚馆藏展出文物200余件,年代横跨新石器时代至宋代,包括彩陶、青铜器、陶俑、金银器以及瓷器等,以动物纹饰和动物造型的文物为切入点,探寻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渊源,倡导人与动物、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共生共荣。
展厅以传统青绿山水画中深沉的青蓝色作为主色调,显示出中华文明深厚、兼容并蓄的性格底色。展览以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和现代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导向,梳理出一条清晰、合理的线索,深度解析中国古代艺术中动物纹饰及造型的演变。展览内容分四个单元,标题以“和合”统领。
第一单元以“四海皆崇·敬自然”为主题,阐述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我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活中总结出的中国智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万物有灵的理论基础,衍生出动物崇拜,图腾信仰和神话思想。于是,动物造型成了人类对自然崇敬的表达,凝练在先民铸就的器物之上,向后世传达崇敬自然的古老智慧。
如此次展出的西周龙纹青铜簋和西周盨形青铜框。簋是商周时期非常流行的食器,从兽首和龙纹已经完全体现出周人自己的艺术风貌,其保存状况之完美,恰如其分地体现出其被称为吉金的特质。盨作用与簋相同,都是放置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其造型为椭圆形或圆角长方形,敛口,鼓腹,两侧有兽型耳或附耳,下有圈足,有的在圈足下附四个矮足。带盖,盖上有四短足或凸起的圈足,可翻转过来仰置食物。因其流行的时间短,造型上所表现的时代差异不大,同期中仅在耳、足、盖等部件上有所变化。推测其应有漆木质内胆,反映出时代风气下器用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第二单元以“千秋万岁·求永恒”为主题,阐述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物质极大丰富,匠人们得以创作出大量描述自然生灵的器物。在神仙思想和事死如生观念的影响下,宇宙的天体运转、个人的生老病死、国家的兴衰存亡甚至吉凶的发生,都与动物建立了联系,动物成为沟通现实世界与永恒世界的媒介,表达着时人对永恒的期盼。西汉四神陶灶,陶质细腻,“四神”之刻画形神俱到,似不用起稿,成竹在胸,以硬质工具一蹴而就,纹条飞舞,韵律自生。以“四神”装饰灶具,当是取饮食合于四时之意,而烟囱口之龙则更为器用增加了无限神机。炉灶的出现大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释名·释宫室》说:“灶,造也,创造食物也。”《汉书·五行志》说:“灶者,生养之本。”灶同火膛相比,密闭性能更好,更能提高烹饪效率,节约能源。灶在汉代随葬墓中发现较多,普通的为一眼灶,复杂的多至数眼。灶面上一般模印庖厨工具与鸡、鸭、鱼肉等食物,侧面有人物、龙虎怪兽、庖厨等内容。
第三单元以“交融生美·话融合”为主题,阐述魏晋至隋唐时期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器物上的动物纹饰由之前的神秘、令人生畏逐渐变得贴近生活,出现了许多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动物,幻想中的动物也变得祥和起来。唐彩绘陶狮座,狮的面部较为奇特,且颈后为直鬃,与常见之唐狮有差异,或为狮子的变体。背上之莲台为狮象常驮之佛具,其上原应有物,推测或为塔式罐。新奇的头面、雄壮健美的体态,使此狮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第四单元以“纹必有意·颂吉祥”为主题,阐述宋元至明清时期人们生活不断丰富以及欣赏领域不断扩展,由吉祥意义的图形或文字组成的吉祥图案逐渐流行,具有吉祥寓意的动物纹从纯粹的装饰走入尘世生活之中,表达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水波游鸭纹碗,器底中心刻画一抬首曲颈翘尾的游鸭,周边以刻花及划花工艺表现出水波纹。刻工刀法利落,纹饰简洁明了,游鸭生动传神,水波起伏荡漾,使人深切领略到耀州窑工匠娴熟高超的技艺,是耀州窑瓷器的代表作品。
为办好展览,主办方编写了《和合共生 众生一体》随展图录。图录具体翔实地描述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人类对动物的不同认知。 随着图录的出版,展览引起了文博界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中国传统智慧穿越古今,借由一件件珍品,一次次直抵人心,令人震撼。这是和合文化生命力的生动展示,也是一场对中华文明的特别解读。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全力发展文物事业,发挥博物馆功能的同时,积极帮扶非国有博物馆办好展览,办好博物馆。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作为一家非国有博物馆,用私人企业的绵薄之力守护传承华夏文明,在运营困难重重的条件下举办这样规模的展览属实不易,这也体现了非国有博物馆从“私家珍藏”到“社会共享”的文化自觉和境界提升。
文物是文化的载体,我们从一件件前人创造、流传至今的文物中,感受到“浩然之气”,不断增强“前行信心”。愿我国的文博领域涌现出更多的民间博物馆,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越办越好,共同传承发扬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