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日常保养维护中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马朝龙

龙门石窟是世界现存公元5-1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近11万尊、碑刻题记2870多块、佛塔80余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佛教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龙门石窟的日常保养维护工作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先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古代修造的窟檐、人字形排水沟、窟门门槛的排水石槽和石洞等维护措施,对于龙门石窟1500多年的保存历史来说至关重要。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的日常维护工作使龙门石窟保护走进一个新的历程。近年来,龙门石窟把保养维护作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保护手段,带动石窟保护整体框架工作开展,逐步形成了“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相结合”、注重“项目意识、科研意识”、“可逆性、可融合性、实用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陋就简、因材施救”的新时代保护工作模式。

代代传承——守护石窟安全健康

20世纪70年代以来龙门石窟持续开展了一系列的石窟保护工程:1971-1986年实施抢险加固工程;1987-1992年实施综合治理工程;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助龙门石窟开展保护修复工程;2009年以来陆续实施龙门石窟洞窟渗漏水综合治理、东山万佛沟综合治理工程、奉先寺保护工程等治理项目……

一系列保护工程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使龙门石窟的保护得到有力提升。文化遗产受到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通过巡查和监测,发现问题并及时对文物进行保养维护,以此延长文物修复工程周期和文物寿命,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亦不言而喻。

龙门石窟的日常保养维护工作主要针对性地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受裂隙等因素影响,部分岩体及雕刻品出现的开裂、脱落等现象,及这些裂隙带来的渗漏水问题;降水、面流水对雕刻品的侵蚀;已经实施的防排水保护工程局部老化;雕刻品表层积尘等;雕刻品所依附岩体上的植物、微生物等病害。

针对以上问题,龙门石窟研究院探索出具体应对措施,并取得一定的保护成果。

其一,通过每年定期巡查洞窟3-4次,动态监测病害发育情况,做到随时发现、及时解决。

其二,开展雕刻品及危岩加固工作,解决岩体稳定性和裂隙渗水问题,陆续针对宾阳三洞区域、摩崖三佛区、老龙洞至莲花洞区、破窑区、古阳洞区、莲花洞以南至石牛溪区域等15个区域的洞窟进行雕刻品及围岩加固工作。维护面积达4200余平方米,修缮窟龛数量560余个,修复碑刻7通,佛塔6座,佛像852尊,题记5块;封堵表面裂隙约121350余条(处),总长度约7100余米;粘接脱落碎石约75处,对193处开裂岩石进行了灌浆加固;对26处危岩进行了锚杆加固。

其三,设立小型防排水系统86处,有效遏制了面流水、雨水等对石窟造成的危害。

其四,对已有防排水系统(雨棚、排水沟)进行保养,以保持其防护作用。每年定期对宾阳洞、摩崖三佛的雨棚、石牛溪保护窟檐平台进行清理,根据实际需要实施裂隙灌浆加固封堵、重铺防渗层等措施,确保其发挥原有的保护作用;定期对潜溪寺、奉先寺顶部、东山万佛沟、宾阳三洞等排水沟进行巡查,及时采取清理碎石淤泥、砌补加固边坡、修补挡水墙等措施,保证排水系统的通畅,同时保障雕刻和游客安全。

其五,常年以物理手段开展清扫除尘工作,主要针对造像窟内体量较大的佛像开展除尘工作,有效避免灰尘带来的吸湿、板结、吸附有害气体、微生物孳生以及视觉改变等问题。

其六,每年不定期开展石窟区植被清理,确保消除杂草灌木对洞窟雕刻品以及围岩的破坏作用;联合专业科研机构、成立研究专项课题持续探究微生物病害产生机理及治理技术,力争从根源解决微生物病害孳生问题。

技术创新——助力文物保护工作长足发展

水害是影响龙门石窟文物长期保存的三大病害之一,风化、微生物孳生等病害都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龙门石窟研究院持续开展防排水工作,探索出解决龙门石窟的面流水和雨水等水害侵蚀问题的治理措施。

首先制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陋就简、因材施救”工作方针,贯彻“可逆性、可融合性、实用性”保护理念。依据窟龛的实际保存状况,结合降雨观察的流水路径,设计小型防排水系统,采用窟檐修复、洞窟局部坍塌修复、设滴水檐、排水系统改造等手段,改变面流水路径、遮挡雨水,以此降低水害对窟内造像的侵扰。

多年来修复窟檐35处、窟龛局部坍塌修复30处,设滴水檐20处,排水系统改造多处。经雨雪季节检验,这些防排水措施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各种水害对文物的侵蚀,为修复区域文物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保存环境,可有效延长文物寿命。

传统材料、新方法修复窟檐和坍塌洞窟 部分洞窟进深较浅,造像几乎直接裸露在外,受到日晒雨淋等因素侵蚀。部分洞窟上方有长条形凹槽,经查证这些凹槽为古人开凿洞窟时设置防水措施所用,但是年代久远,凹槽处防水窟檐不存。针对这种情况,保护人员利用原有的凹槽设置小型窟檐,为下方雕刻品遮风避雨。施工所用石材取自附近山岩,修复时注意修复窟檐与窟龛原貌相协调,起到保护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本体的干预。

龙门石窟的造像雕刻多以洞窟或窟龛的形式存在,从保护角度看,雕刻品存在于窟龛之内,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龙门石窟岩体受裂隙交错切割、环境震动(自然地震、交通运输、采石爆破及游客参观等)和历史上的人为毁坏的影响,洞窟局部坍塌较为普遍,窟龛的不完整使本来受庇护于洞窟内的雕刻品直接受到雨水冲蚀和阳光的暴晒,加剧了粉末状风化、开裂、脱落及微生物等病害的发育。

针对缺损部位较小的坍塌洞窟,龙门石窟多采用取自附近的石材对最必要部分进行修补,使地表水不再直接流经石窟内造像表面,同时注意保持修补位置与窟龛原貌相协调,并在后期可拆除,不影响采取其他保护修复措施。

玻璃纤维在日常保养维护工作中的妙用 在修复缺失结构较为复杂的坍塌洞窟时,若采用天然石材修复,往往需要寻找纹理相近的多块石材,后经反复打磨才能满足需求。以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可根据修复区域需要,制备成特定形状的空心结构,一次成型、荷载小,且经过做旧后,与周围环境融合性好。此外,由于玻璃纤维布耐酸碱性能优越和抗剪切力强,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也可满足长期使用需求。

3D打印技术助力坍塌洞窟修复工作 针对缺损部位较大的坍塌洞窟,其缺损面往往参差不齐,如采用天然石灰岩为修复材料,会导致其下部岩体荷载重,造成新的危害。2022年,龙门石窟研究院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龙门石窟局部坍塌洞窟429窟(金刚经洞)的渗漏水治理工作中,在全国开创了3D打印技术应用于不可移动文物坍塌洞窟治理工作的先河。

具体做法是,对石窟本体开展三维数字化扫描获取精准的修复截面空间接口数据;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窟龛的光场、温度场仿真;应用3D打印技术实现对修复部件复杂截面和空间结构的成型,打印材料选用具备抗老化、防水、防腐、防日晒的轻型材料。通过这些新型科学技术措施,对坍塌洞窟最有必要部分进行修复,经过雨季观察,修补部件起到了很好的防水效果,改善了窟内文物保存环境,在实现对窟龛的预防性保护的同时,避免了传统材料荷载重、工艺繁复等问题。

巧设滴水檐,改善洞窟文物保存环境 部分洞窟因存在缺失等原因,每逢降雨,地表水沿岩体流至洞窟内部,甚至是洞窟内造像本体,对文物的保存十分不利。

结合下雨时地表径流走向,龙门石窟采用水硬性石灰等无机材料在洞窟内外需要引流的地方设置滴水檐,将地表水从文物本体导离。滴水檐厚度一般为2厘米左右,体积小,走向灵活,采用的材料主要为无机材料,与石窟岩体相容性佳,引流效果显著。

制度创新——为龙门石窟保护注入新活力

在国家相关法律框架下抓项目意识是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文物保护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客观需要。近年来,龙门石窟研究院日常保养维护工作中的项目意识逐渐增强,每年依法编制日常保养维护项目,申请向上级部门审定。此外,龙门石窟研究院还引入社会公益力量,推动日常保养维护项目落实,2022年哔哩哔哩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援助龙门石窟研究院300万元,用于龙门石窟2021年暴雨灾后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多方助力,使龙门石窟日常保养维护工作有充足的项目支撑和资金保障。

日常保养维护是文物保护的根本,是延长文物保存期限最直接的方法手段,抓好石窟的日常保养维护,是完成石窟保护工作的基础。未来,龙门石窟研究院将继续重视日常保养维护工作,本着“不改变文物原貌”“最小介入”“可再处理性”和“可逆性”的文物保护原则,确保日常保养维护的实效,为我国石窟保护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牢固树立文物保护要依靠科技的发展理念,不断改善文物科技创新生态,为做好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工作赋能。

(作者单位:龙门石窟研究院)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45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