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举办的“寻路法兰西——中共旅欧支部史料展”在北大红楼开展。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19年至1920年共有20批次、1800余人赴法勤工俭学。期间诞生的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8个早期组织之一。1925年,经过中共留德组、留法组和留德法组的发展成为中共旅欧支部。
展览以“寻路”为主题,分为“救亡图存 运动热潮”“工学实践 奋起抗争”“上下求索 建立组织”“宣传马列 扩大队伍”“世纪回响 党史丰碑”五部分,运用200余张历史照片、历史文献档案图片及30余件文物及复制件展示了中共旅欧支部的成立、发展过程、主要活动和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的重要作用。展出有保定育德中学发给贺果的毕业证书、上海法文协会的残牌,邓小平、李富春等在法学习、工作的档案,中共旅欧支部成立的通告、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证等文物文献,此外,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还提供展出了他们新进入藏的北大预科生、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生董爽秋在德学习的学生证。
这些实物展品背后有着动人的故事,见证了先进知识青年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富春、聂荣臻等探寻“主义”之路,最终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思想历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青年时代救亡图存、追寻真理、留学报国、献身家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随着中国梦的实现更加绽放,也将引导广大观众传承红色基因,使他们在观展过程中汲取真理力量、矢志践行使命担当。
北京大学当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心,在这里任职的李大钊曾参与华法教育会北京事务所的会务工作,并在北大红楼组织开办公余法文夜校,与蔡元培等人一起大力支持与帮助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为赴法留学做准备的各地进步社团成员许多都曾进京到访北大红楼,与李大钊、杨昌济等北大教授亲密接触,建立交往关系。如我们熟知的湖南新民学会组织者毛泽东、蔡和森1918年第一次来到北京,与李大钊洽谈赴法勤工俭学事宜,毛泽东还在李大钊的安排下担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1920年,少年中国学会会员、北大学生许德珩赴法勤工俭学,同年就职北大的张申府赴法深造后,仍与国内保持通信联系。陈独秀在通信中约张申府在法国组织共产党早期组织。
为讲好北大红楼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生动阐释好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共旅欧支部成立的关联性,遴选馆藏赵世炎、刘伯坚、李立三、陈公培等在北京高等法文专修馆学习期间,该校学生出版的《平民周报》、陈延年等主编的《进化》创刊号、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学会出版的《工学》等宣传社会主义思潮的五四进步刊物,以及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留法勤工俭学生盛成、萧三的文物资料,配合展览提供中共旅欧党团组织机关刊物《少年》月刊第10号和第13号,留法勤工俭学生总会机关刊物《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周刊》等展品,皆为首次展出。其中,《少年》月刊13号属稀见文献。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余年风雨征程,研究、展示、宣传这段历史,对我们赓续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对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谱写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壮丽篇章,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