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万年的农耕生产活动孕育了发达持久和长期领先世界的农耕文化,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奠定了万代基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
我国先民在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留下来了一笔丰厚的农业遗产,广泛存在于社会土壤中,既有物质遗产,也有非物质遗产,还有融物质与非物质于一体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界对农业遗产的内涵价值的挖掘侧重点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变,从搜集整理古农书并进行校注解读,到对农业技术史、农业经济史、农业灾害史等领域的研究,再到对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和保护利用探索,使农业文化遗产以更加鲜活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
物质农业遗产包括传统农业生产生活用具、田契账册、票据文书、农业古籍、各种载体的农耕图像等可移动文物,古代开辟的田地、建设的村落、修筑的水利设施以及其他农业遗址、遗迹、遗物等至今尚存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营造的山林、培育的动植物品种及打造的土特产品等活态物质遗产。非物质农业遗产则包括与农耕活动相关的农事节气、礼仪制度、禁忌习俗、技术技艺等。其中,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非物质农业遗产的本质内容,时至今日依然闪烁着熠熠光芒。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振兴乡村产业,既要充分吸取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精髓,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又要充分利用物质农业遗产资源,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品质提升,努力实现农业的多功能性。二是推动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打造诗意般栖居的和美乡村,要继承传统村落营建的经验和智慧,实现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传统之美与现代之美的有机统一。三是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建设乡风文明要以其悠远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为滋养,让乡村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变成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生产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四是襄助乡村社会治理。建构当代乡村文化治理体系,应高度重视对乡规民约、公序良俗等乡土文化载体的保护,利用非物质农业遗产与村民价值观相契合、可接受性的特点和优势,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与政策。
继续加强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在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是有生命主体、有食品输出、可以维系人们生计的活态文化遗产,包括土地生态系统、种植生态系统、牧渔畜养生态系统、复合生态系统、水利灌溉生态系统等农业综合技术体系,是中华农耕文化最重要的根脉源泉和赖以存在的载体,蕴含着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是传统农耕文化的当代呈现。以最早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这种动植物之间的互利共生模式除了有效地利用稻田空间,增加人类动植物蛋白质食源以外,还通过鱼的游动搅动泥水,为水稻根系生长增加氧气、刺激水稻植株分蘖;鱼儿吞吃稻田里的猪毛草、鸭舌草等杂草和稻飞虱等害虫,起到了很好的生物防治作用;鱼的排泄物又给水稻施加了有机肥料,培肥了土壤,实现了“地可使肥”,减少了人们锄草、除虫和施肥的投入及其引起的污染,可谓一举多得。该系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还增加了不少农民的收入,其年产值超千万元。
截至2022年底,农业农村部已分六批发布了138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的18个项目申报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每一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都是一座生物、文化和技术基因库,不仅具有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生产性技艺与生态风俗文化,而且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和提供独具特色的美学景观,更重要的是为人类持续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保障了人类的生计安全和生活质量,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
国家在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空间,也正在发生从制度到面貌的迅速变化,亟需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传承和系统保护。2021年中央宣传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把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列为重点项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对包括农业文物在内的全面文物保护利用进行统筹规划。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全面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应在继续深入挖掘、重点保护、适当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同时,加强对物质农业遗产的保护和非物质农业遗产的传承。
首先,要切实加强对物质农业遗产的保护。散落在广袤大地和城市乡村的物质农业遗产,不仅是农耕文明的有形物证,往往也是无形农业遗产的载体,有的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作用。
一是强化对农业科技发展进步关键物证的征藏。应着重研究农业生产生活工具起源、变迁和演变规律,进而进行阐述和展示。(例如,朴实无华的传统农具,在上万年的农耕历史上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从制作材料上讲,由木石发展为青铜,进而发展为铁制。从动力和结构上讲,由人力发展为畜力、水力,由简单发展为复杂。)其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智慧创造和发生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科技文明成就,但是随着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推进,这些物证已经从农业生产环节中退出,逐渐消失,亟需进行抢救性收藏和保护。
二是加强对历代陶器的收藏、保护和研究。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从以采集、渔猎活动为基础的迁徙生活过渡到以农业为基础的定居生活。此后,陶器成为与先民生活最为密切、数量最多的日常用具之一。它反映了各时代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特征,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和切实保护。
三是着力搜集、整理与研究古代农耕图像,汲取农耕文化的精华。从远古岩画和彩陶、商代甲骨、战国铜壶、秦砖汉瓦中的桑穑形象,到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农耕壁画,再到宋元明清的系列耕织图,以及由此衍生各朝各代各种载体中反映生产、生活和文化的农耕图像,共同构成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的壮丽画卷,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四是全面搜集、整理与研究农业古籍。中国农业博物馆牵头已经搜集到1300多种、约4000万字的古代农书,正在会同知名农业院校进行整理研究,并已纳入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将搭建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整理利用平台,为全社会的便捷利用提供服务。
五是积极保护农作物、土特产的原产地原生态。当今人类种植的作物都是先民在上万年的农耕历史进程中不断地从其野生祖先中选择和培育而来的。保护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和各地名优土特产的原生境,保护利用好传统农作物品种资源和优良基因,让中国种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和优质农副土特产品的供给。
六是保护、阐述和呈现见证中华文明起源的史前重要农耕遗址(遗迹),并适当加以利用。这些遗址为记录原始农业发生和早期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其原貌和原生态加以保护、研究和展示,有利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
七是加强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重要水利工程设施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悠久的水利遗产焕发新的活力。例如,安徽寿县芍陂、关中郑国渠、四川盆地都江堰、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新疆 “坎儿井”、世界上最长的内陆运河——京杭大运河、福建莆田的木兰陂、河套引黄灌溉渠系,其中一些工程至今还发挥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是原状原貌保护和合理利用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和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先后公布了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的6819座传统村落、487个历史文化名村、312个历史文化名镇。这些村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
其次,不断加强对非物质农业遗产的保护。21世纪以来,许多非物质性农业遗产已在国家四级非遗保护体系中得到系统的保护。二十四节气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成为首批国遗项目;2016年,二十四节气成为人类非遗。2018年,秋分被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各地每年开展庆祝丰收活动。2022年,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入选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向世界展现中国气质。然而,仍有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性农业遗产,例如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生态文化,精耕细作、资源持续利用的农业技术文化,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乡村治理文化的做法、经验和智慧,尚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再次,着力加强对农业农村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一是要利用中国农业博物馆的空间优势,倾力打造全国农业文明的博物院和永不落幕的农业博览园,发挥国家队的示范带头作用。二是在现有的生态博物馆基础上,完善和提升现存上千个各类农耕主题文化场馆的功能,使之成为农耕文化活态传承、动态保护的重要阵地。三是从上百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八千多座国家级传统村落中,选取一批自然条件与人文资源整体资源情况较好、有代表性的文化单元,在田间和乡村农业遗产的第一现场创建的集保护、保存、展示、传播为一体的农业农村生态博物馆,让优秀农业遗产活起来。
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向世人展示了其无穷魅力与风采。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当下,我们应当共同守护好先民留下来的这份珍贵遗产,稳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子孙后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