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订施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水下文物保护的重要制度成果。国家文物局举办这次宣传活动,对做好新时代水下文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年来,山东省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条例》,抢抓机遇,守正创新,充分发挥水下文物考古、保护工作实证历史、传承文明、促进发展、服务大众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系列考古新发现,实现了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新突破。
一是高度重视,完善工作机制。山东省委、省政府一直重视水下文物保护工作,将之纳入文化强省、海洋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2015年成立了省文物局直属正处级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编制15人。《条例》修订施行后,又为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新增编制35人,并迁入新址办公。组建了全国第一支独立的水下考古物探队伍,目前全省有水下考古资格业务人员16名。2021年成立山东省涉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学会,是全国第一个涉水文化遗产社会组织。报请省政府公布威海湾一号沉舰遗址为山东省第一批“水下文物保护区”,划定了核心保护区和监控水域。加强与海警、海监、渔政、边防、水利、河道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格局。
二是突出特色,做强水下考古研究。2015年至2021年,山东围绕海洋强国战略和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了威海湾近现代沉船、烟台庙岛群岛和日照海域、东平湖等水下文化遗产调查项目,完成威海湾一号沉舰、垦利海北、利津铁门关等遗址考古发掘,编辑出版了《海岱丝语——“一带一路”与山东》《海岱遗珍——山东出水文物汇编》等书籍。配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在青岛建设北海基地,目前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正在推进二期工程的中国海洋考古博物馆建设。去年以来,山东组织完成威海“靖远”舰遗址第一期调查,清理登记水下文物201件,被评为2022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完成蓬莱水城南小海护墙护坡等修缮工程。召开首届环渤海水下考古论坛、近现代沉舰沉船研究保护与利用、海疆考古研究等学术研讨会,组织编辑出版《山东省涉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丛书。
三是服务发展,做好水下区域工程建设考古。完善工作保障体系,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在全省建立了6处水下考古工作站。先后实施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港、斋堂岛交通码头改扩建工程海洋物探,鲁宁线管道工程穿越大运河物探扫测等项目,在支持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有效保护了大批水下文化遗产。
四是强根固基,拓展现代科技运用。投入1700多万元,建成文物标本室、文物修复室,配置了多波束测深仪、旁侧声呐仪、海洋磁力仪、水下机器人等科技装备。去年以来,组织制定了《山东省水下考古装备建设规划》,扎实推进数字化标准化,完成山东省涉水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一期建设。
五是强化宣传,提升公众水下文物保护意识。结合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实施,开展《条例》集中宣传和公众考古活动。组织“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媒体行”活动,多形式宣传《条例》和水下考古工作,《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整版刊发山东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专稿。创新展示利用,举办“涉水钩沉 赓续华章——山东水下考古展”,去年5月以来累计接待观众4000余人。策划实施“山东水下考古巡展”,目前正在威海市刘公岛展览。
下一步,山东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条例》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推动水下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是进一步健全保护机制。制定《山东省水域内工程建设文物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推动建立水域内工程建设考古工作联席机制。加强水下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提升人防物防技防能力。适应新形势需要,进一步加强山东考古队伍建设,提高水下考古、文物保护能力和水平。
二是进一步加强保护利用。深入开展水下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深化水下文化遗产考古研究、价值阐释和活化利用,扎实推进垦利海北遗址等国家文化公园重点保护利用项目。组织开展大运河(山东段)考古研究与保护利用工作。推进烟台市长岛“海上丝绸之路”等山东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推动沿海各市会同“海上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深入开展联合申遗。
三是进一步拓展工作视野。落实山东省《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行动计划(2023-2025年)》,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适时举办东北亚水下考古论坛。与国外学术机构合作开展“海上丝绸之路”课题研究,推进国际间文明交流与互鉴。
四是进一步强化《条例》宣传。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门户网站、自媒体等多形式、多渠道、持久化宣传《条例》,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凝聚全社会共识,推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