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何文娟报道 3月28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对现代的启迪”学术交流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办。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入挖掘“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探求古文献在文明的传承和创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
活动邀请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甲骨、简牍、敦煌、明清档案等领域的专家,分享“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的研究成果,交流“四大发现”在当代的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动中国古文献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据悉,“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打破馆际、行业资源壁垒,突破地域限制,展出了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展览自向公众开放以来,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截至目前,参观人次突破12万。此外,展览推出的“线上超现实看展体验项目——古籍寻游记”,不仅有实体体验区落地国家典籍博物馆线下展厅,还以虚拟现实形式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