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特殊的会员录:《江西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会会员录》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李安萍

image.png

《江西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会会员录》是江西萍乡籍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彭树敏烈士的遗物,为线装16开本,总12页。

正文为蓝色石印字,封面上端盖有“江西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会”中英文两种文字的蓝色圆形印章,下端左右两端各有一个五角星的小圆圈。书中序言为江西省赣州籍会员肖健在法国巴黎所著。书中详细记载了25名江西省留法勤工俭学会员的姓名、年龄、性别、国内毕业学校、法国留学学校及工作、学习专业、国内通信处、法国通信处等内容。这本会员录封面还竖写着“后裔继子彭洁收藏”,从此可知,这本弥足珍贵的会员录入馆前一直为彭树敏的继子彭洁保存。1982年萍乡市党史办刘传政等从彭树敏的继子彭洁家中征集,后拨交给安源纪念馆。1994年5月7日,《江西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会会员录》经国家文物局全国馆藏一级近现代文物鉴定组鉴定为一级文物。该会员录详细记录了江西留法勤工俭学人员的具体情况,为研究20世纪20年代江西留法勤工俭学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彭树敏(1897-1926),江西萍乡人。出生于萍乡市腊市镇凤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1年考入萍乡县立中学。1915年毕业后,在外祖父家学习古书。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影响下,产生了出国留洋学习科学的想法,以实现报国救民的愿望。1920年2月,经上海勤工俭学会介绍,与全国各地的同学33人,乘法国邮船“波尔多斯”号到法国马赛勤工俭学,在木兰公学学习。1922年7月,加入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9月,经中共旅欧支部选派与聂荣臻、蔡畅等一批党(团)骨干共27人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1925年“五卅惨案”后奉命回国,被派往江西安源煤矿从事工人运动,主要从事宣传教育工作,将所学马列主义理论与安源工人运动相结合,启发工人团结起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26年先后被派往郑州从事铁路工人运动、天津从事军运工作、北京从事地下工作。北伐战争爆发后,因被派往江西九江组织铁路工人罢工而被捕,被捕后坚贞不屈,严守秘密。同年9月18日,英勇就义于九江浔阳江畔,年仅29岁。

五四爱国运动前后,中国广大青年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压迫下,目睹国势危亡、社会腐暗、教育遭到摧残等现状,为了学习先进科学技术、追求真理与民主、寻找救国图强的道路,大批爱国知识青年投入了赴法国开展勤工俭学的运动。为“输世界文明于国内”,1912年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张继等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这种以“俭以求学”的方式留学在当时中国社会上是一个创举,开启了中国留学教育史上一种新的留学理念。

1919年至1920年间,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已达到2000人左右。1921年后,由于法国国内形势的变化、勤工俭学学生的选拔问题以及中国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学生继续留在法国,边做工边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大多数进入了法国高等教育机构继续深造;而另一部分学生经历了留法勤工俭学的种种境遇,对西方社会科学技术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中国社会的落后状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变革中国社会的愿望更加强烈,他们当中的大批先进分子或回国,或转赴苏联学习。从此,他们踏上新的征程,投身革命事业,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早期建立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都起了重要作用。

这些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来自全国18个省,大多数是16岁至30岁的青年,他们有的先工后学,有的先学后工,有的边工边读。勤工俭学生只靠微薄的维持费度日,生活极为艰苦。1921年初,华法教育会由于本身无资金来源,且其他收入来源有限,要接济许多在校或在外等候做工的勤工俭学学生确实很有困难。为了方便联系,互帮互助,以达到共同实现工读的良好愿望,江西省赣州籍会员肖健发起在巴黎成立了江西省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会。那么,究竟有多少江西籍的有志青年走出国门、远赴法国、勤奋学习呢,他们是哪些人,后来又有什么作为呢?据史料研究,学术界对赴法勤工俭学的江西籍人数有不同的说法,目前大致有三种:

一种说法是28人。主要依据是周恩来于1921年12月20日在天津《益世报》上连载的《勤工俭学学生在法最后之运命》一文。文中列举了一份各省人数清单:“据各省勤工俭学生委员会的调查,勤工俭学生的总数有一千五百余人,内中俭学生占四百五十九人。今先将各省的人数列下:……江西(勤工俭学)26(俭学)2(总数)28……”

第二种说法是30多人。这是江西知名学者刘勉玉教授在1984年中共江西省委党史征集委编辑出版的《江西党史讲义》中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在江西的传播》一文提出来的。

第三种说法是25人。依据是当年留法勤工俭学者彭树敏烈士的遗物《江西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会会员录》。《会员录》详细记载了当时参加勤工俭学的25位江西籍人士:吴肇周、黎开绳、江学轩、傅继尧、周唤文、肖复之、蔡源高、文明升、彭树敏、彭树茂、肖健、游嘉训、黄国俊、饶来杰、饶国璋、涂名扬、邓荣鏸、傅见贤(傅烈)、李凌鹤、郭志汾、陈发祥、谢远灞、汪恩广、汤昌椅、王仍。在这25人中,萍乡籍10人,进贤籍3人,兴国、宜黄籍各2人,南昌、乐安、临川、修水、于都、贵溪、九江、瑞昌籍各1人。年龄在21岁至26岁之间。他们中最早赴法勤工俭学的时间是1919年3月17日,最晚的是在1920年11月7日。1919年去的有11人,1920年去的14人,大多数是在蒙达尔公学和马赛公学,一部分分散在其他地方,所学专业以机械、机电为主,也有学习建筑工程、航海等专业的,学习期间在十多个地方做工。

事实上,除以上25人外,还有确凿史料可以证明当时赴法勤工俭学江西籍人士还有:熊雄、许德珩、陈宝锷、黄禄祥、潘毅、袁税伯、金树章、刘克俊、谢承瑞、骆涌庄等人。可见当时江西赴法勤工俭学者,应为30多人。

赴法留学的青年学生在法国除了要受法国政府管理、社会生活限制、生活艰苦磨炼外,还要受北洋军阀政府驻法国当局的管理和限制。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半工半读,经受了各种考验和磨炼,但仍不懈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江西去的30多人中,一些人发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如进贤籍的饶国璋,在“工业救国”思想指引下,苦攻法语,为钻研工业技术,先后在法国的飞机制造厂、发动机制造厂等多家工厂做工和学习,掌握了当时法国甚至欧洲最新的航空科学技术和汽车制造技术;南康籍的谢承瑞入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就读,后升入法国炮兵大学学习;修水籍的李凌鹤入读法国国立霞朗大学,获学士学位,后又在法国工厂学习机械技术,成为机械工程师。经过多年的学习,他们带着一身的技能相继回到祖国,在各自的岗位和领域做出贡献。相当一部分人与其他各省赴法的志士仁人团结在一起,学习新知,淬炼思想,积极参加了各种维权斗争。他们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在斗争实践中走上与劳动群众相结合的革命道路,有的加入了旅欧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有的加入了旅欧共产党组织,其中的优秀分子被派往苏联东方劳动大学继续学习,后陆续回到国内参加革命活动,成为中国革命斗争的中坚,杰出的人士有宜丰籍的熊雄、临川籍的傅烈、南昌籍的饶来杰、萍乡籍的彭树敏等人。

江西籍青年参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影响很大,他们对民主科学的追求、对革命的执着,始终教育鼓舞着后人,而且对江西地方革命乃至中国革命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江西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会会员录》这件特殊的文物,以最沉静的姿态,讲述着最动人的故事,重现了一个世纪前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出国求学运动,采取边学习边工作的留学方式,打破了只有权贵官宦子弟才能出洋留学的惯例,使得众多的家境贫穷的有志青年得到了增长知识,学习新思想、新技能的机会。他们在艰苦的勤工俭学生涯中,以顽强的毅力工作的同时,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为中国共产党培育了如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一批坚强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共产党储备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中坚力量,也为中国科学文化事业造就了一批栋梁之才,最终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49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