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辽宁省博物馆承办的“和合中国”展览于2022年10月8日—2023年1月28日在辽宁省博物馆盛大展出。展览综合运用彩陶、玉器、青铜器、金银器、瓷器、丝绣、书法、绘画、古籍、碑刻拓片等各类文物,旨在通过古意盎然、彬蔚称盛的文物之美,解读“和合”文化所蕴涵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以精品文物阐释“和合”文化,解读“和合”思想,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精神、文明价值,体现“和合”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及蕴含的中国智慧,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赓续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在“和合”文化传承与涵养中增强文化自信。
立足文化遗产的多元阐释与传播
展览的宗旨是立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物为主体,以解读为辅助,以文化展的模式,用深入浅出、丰富活泼的展览形式探寻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渊源,讲述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脉络,弘扬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对各类文物资源进行整合,以文物组合的形式解读“和合”文化。博物馆的展览,毕竟要靠展品说话,就是如何用有形的文物,展现无形的“和合”文化。这是在“和合”文化主题下,各类有关文物的首次聚集展出,同时也是对跨时空、跨地域、跨种类的文物资源进行融合解读。一是通过彩陶、玉器、青铜器、瓷器、丝绣等工艺品,体现古代中国与“和合”有关的物质文化创造;二是选取与“和合”文化有密切关系的墨迹、古籍,丰富展览内涵;三是选取体现人与自然生态文明、人与社会家国情怀、人与世界交流互鉴的文物;四是选取反映“和合”文化发展及其当代影响的其他文物。
紧扣“和合”“中国”的展览主题,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多元阐释传播。内容逻辑设计由人与自然的关系切入,从远古与自然和谐共处中逐渐形成思想的升华,尤其是“天人合一”体现了古人最朴素的宇宙观。再讲述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天下的关系,以及“贵和尚中”的历史智慧,主要通过主题文物反映中国古代以“和合”为美的文化与社会生活。展览以“和合”贯穿,从不同角度回应主题,形成内容上的递进关系。通过天人合一、人心和善、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四个部分,每一部分两个单元,共八个单元,单元下共25组,每组根据主题组合展品,采用文物组合的形式,解读“和合”文化所蕴涵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领略“一眼千年”的文物之美,体悟到策展人对“和合”层层递进的解读与展示。尾厅设“一起向未来”板块,再次重申展览的现实意义。
“和合”富有极其深刻的哲学思辨和中国智慧,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基调,是中华文明精深博大、兼容并蓄的生动缩影。通过古代中国到现代中国的发展,与古为新,为世人展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的全新价值取向,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文明。对文明与制度的发展、对礼仪之邦血脉的延续,“和合”精神蕴含了中华民族天下大同的思想,在文化认知层面就是主张交流互鉴、和衷共济,人类世界因“和”而存在,因“合”而发展,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一体性。
尚和合 求大同 与古为新
“和合”之源
这是以“和合”文化为主题的展览。“和合”是比较抽象的哲学概念,同时也是内涵广泛、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首先就要讲清楚什么是“和合”,从字形字义到古文献的记载去追根溯源。因此,展览开端设序章:和合之源,从辅助图片到陈列先秦古籍《老子》《论语》《尚书》《国语》等版本实物,先讲清楚“和合”的本义及其引申,于有形处见无形,引导观众去探寻“和合”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无比深厚之内涵。
从古文字的角度追溯,商周时期就有了“和合”的概念,“龢”始见于甲骨文,形声字,从“龠”,像管乐器,本义指乐器声音和谐。“和”始见于金文,“和”常与“龢”通用。“和”之本义,是声音相和,音韵和畅,引申为对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内在节律的直观洞察与深切体悟。“合”,始见于甲骨文,原意是口中百般形象汇合,上下砥砺,进而抽象为直面事物矛盾、差异,并在冲突中实现融合的生命智慧。先秦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和”的记载,例如:“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等,而“和合”二字合用,最早出自春秋时期的《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
天人合一
第一部分“天人合一”,阐释中华文化崇尚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类源于自然,在与大自然的共处中,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基调,把天地万物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肯定宇宙万物的内在价值,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因此在这种主题下,寻找能体现人类认知自然及在认知中升华成思想观念的文物组合来展示。
第一单元“与天地参 认知自然”,《易·系辞传》“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此单元共有六个文物组合:自然之纹、鸟兽之形、天籁之音、星空、信仰、八卦阴阳,全篇以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开篇,草木、鸟兽、流水、高山,先民对自然的体察,从具象到抽象,幻化成玉器、青铜器上的艺术创作,共同表达了先民在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实践中萌发的对自然万物共通的认识、体察和情思,通过不同主题的文物,揭示中华民族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基本认知,从而形成独特的思想文化理论体系。本单元第一件展品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勾连涡纹彩陶罍。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升华于先民对自然的体察,各类抽象的几何纹,红、白、黑褐为主体的颜色,体现了自然且人性化的造物观,这种观点一直根植于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绵延千年。分布于西辽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天性和与邻区广泛交流的开放心态,走过了1500年发生发展的历程。红山文化彩陶受到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强烈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地融入自身的文化因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山文化彩陶。将源自邻区文化因素的彩陶器使用于精神领域,反映出红山先民对外来文化具有很高的容纳度。本单元最后一件展品是辽代三彩釉印花太极图执壶,壶身两面印相同的凸起花纹,中心一朵莲花内饰有太极图式花纹,勾画出“始于天然、载于天道”的审美意境。
第二单元“乐山乐水 谐和自然”,《论语·雍也》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人与大自然对话,与大自然相谐,以大自然作比,实现天时地利人和、天人合一,是一种超脱的时尚,是一个洁身自好的境界。自然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也让千古流传的中国故事岁月缱绻,葳蕤生香。本单元展品以辽博馆藏书画为主,通过以溪山、听泉、山行为主题的三组文物让观众见山见水,兰亭叙、见南山、踏歌游三组文物让观众体会到看见山水后文人情怀升华到的乐山乐水境界,透过夏景山口待渡图、太白山图等书画名品,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协同”的精神归宿。
人心和善
第二部分“人心和善”,集合楹联、书画、碑拓,阐释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自古以来,和善、友爱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根深蒂固,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和合”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温、良、恭、俭、让”,以和善为行为准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要求人们积德行善,自觉追求“仁”“义”,使自身拥有“君子”“圣人”的优秀品质。
第一单元“崇德向善 仁孝为本”,包含仁和温良、孝承家和两个文物组,可以从《鲁颂三篇图卷》《孝经图》《汪氏报本庵记》中,展现中国“圣人”“君子”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正所谓“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馆藏南宋佚名《摹孝经图卷》根据儒家经典《孝经》所绘,计十八章,右书左画。《孝经》是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后学所著,专门阐述“孝”。《孝经》通过孔子与弟子曾参对话的形式,对“孝道”进行系统论述,认为孝是“德之本”“至德要道”,把孝提到“天之经,地之义”的高度,概括孝的表现是“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点于立省”,提出“以孝治天下”的主张。《孝经》所提倡的尊老爱幼、老有所养等美德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第二单元“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通过文以载道、修身养性、格物致知三个文物组,展示人们在探索自我修养,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融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赵孟頫的章草《急救章》、欧阳询《千字文》、宋徽宗草书《千字文》,都是汲取中国传统启蒙教育中的智慧;文天祥《木鸡集序卷》、朱熹《大学或问》手稿等,表现中华文化一贯讲求知行合一、经世致用,进而形成了中国人独具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文天祥的书法出自《淳化阁帖》,师法二王,具有晋人风韵,博采唐人名家草书之长,却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本次展品《木鸡集序》是文天祥应同乡张疆之求而作,木鸡意取《庄子达生篇》。文中阐述治学的见解,强调学习应从难从严的道理,要先学《诗经》,后读《文选》,才能收益更快。
和而不同
第三部分“和而不同”,解读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中,无不在矛盾的对立中寻求统一,从制礼作乐,规范社会的差异,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到契合五教,民生为本,本固邦宁,只有承认差别才能求同存异,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序发展。“和而不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经典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中华“和合”文化“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气质,以及其开放性、包容性,使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始终文脉不断、历久弥新。
第一单元“礼序乾坤 乐和天地”,“礼乐”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求异、乐求同,礼乐和合人情,尊卑有序。礼乐文明构成人与社会、与艺术完美而和谐的乐章。商周时期确立了礼乐制度,中华“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国成为“礼仪之邦”。本单元通过制礼作乐、金声玉振、礼乐千年三个文物组,陈列了七鼎八簋八鬲、编钟编磬、南宋《周颂清庙之什图卷》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礼乐文化”构成人与社会、与艺术完美而和谐的乐章。《周颂清庙之什图卷》以《诗经·周颂·清庙之什》十篇诗文为题材,由宋高宗书《清庙之什》诗文,马和之补绘文意图,右书左图,各幅相间,共十段。《清庙之什》是西周初年周王朝祭祀宗庙的舞曲歌辞,用典重的词章歌颂祖先的功德并祈求降福子孙。此卷画面内容以祭祀场景为主,出现了成组的鼎、簋、鬲等青铜礼器与编钟等乐器,气氛庄重肃穆,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周代的“礼乐制度”。
第二单元“民惟邦本 和合共生”,分田园耕织、吉祥如意、花好月圆、都市梦华四个文物组,用《山溪水磨图》、青玉荷花鸳鸯、《姑苏繁华图》等反映中国历史上物阜民丰、文化集大成的时期,山河入画、小品入景、生活怡情,文化的雄壮豪迈、气象万千,生活的闲适淡雅、宁静飘逸,虽各不相同,但却是文化与生活的相融相合。馆藏元代佚名《山溪水磨图轴》表现了山景、楼阁、盘车、人们劳作与生活景象,体现了“民生为本”“民以食为天”的思想。而婚姻家庭,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因素。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特有的婚姻家庭文化,体现在礼法制度、社会风俗、日常生活等方面。夫妻恩爱,和顺美满,从家庭和谐到国家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模式。张大千《并蒂图轴》工笔设色绘夫妻二人并立,共握一笛吹奏。画家题“浣溪沙”词。“笛”与“蒂”谐音,并蒂莲亦称并头莲,以此比喻并蒂同心,夫妻恩爱,形影不离,白头偕老。
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教育兴盛,民生富庶这样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协调统一的城乡模式。都城烟云,繁华如梦。中国传统生态美学引导下的清代城乡发展,体现了“巧者,合异类共成一体也”的精神追求,城乡繁荣,不仅体现了国力强盛,贸易发达的盛世辉煌,亦呈现出中国古代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生态意识。最富表现力的莫过于清徐扬《姑苏繁华图卷》,画中表现了工坊市肆、舟船车轿、迎亲嫁娶、舞榭歌台、官衙考场等场景,记录了繁荣盛世下百姓幸福的生活状态。是清代宫廷绘画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堪称中国美术史风俗画的经典作品。
协和万邦
第四部分“协和万邦”,阐释“和合”精神蕴含的中华民族万邦协和的天下观。
中华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文化体系长期延续发展,从未中断。华夏先民对世界与自然的认知、对文明与制度的发展、对礼仪之邦血脉的延续,都体现了人对自然的认知与升华,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和合”精神蕴含了中华民族天下大同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并且天下大同成为“和合”精神的价值追求。人类世界因“和”而存在,因“合”而发展,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一体性,在文化认知层面就是主张和而不同、交流互鉴、天下为公。
第一单元“交流互鉴 四海一家”,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华民族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中华文明在这种和合的理念中、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本单元借助陶俑、青铜器、金属钱币等文物,通过丝路互通、天下大同,构建“展厅里的丝绸之路”,陈列甘肃省博物馆藏东罗马鎏金银盘、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胡旋舞石墓门等国宝级文物,其中的吉林省博物院藏金张瑀《文姬归汉图》所绘文姬归汉途中快马急鞭、风尘仆仆的情景,表现了早期中华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特别是匈奴等游牧民族的交流:一方面,从王昭君到蔡文姬等都是为了民族的和平发展而付诸努力的人,她们也是丝绸之路的贡献者,更是中华民族朴素的家国观的体现;另一方面,蔡文姬归汉这一历史事件还表现出了较强的文化认同的特性。山西博物院藏的胡人吃饼骑驼俑,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象征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丝绸之路上胡商往来的场景。隋代是魏晋南北朝进入盛唐之间承上启下的过渡期,为唐代与各异域文明兼容并蓄的恢宏气度奠定了基础。山西博物院藏胡人吃饼骑驼俑集多元文化特征于一身,正是这段历史的一个缩影。南京博物院藏《明坤舆万国全图》,展示古人对世界的认识,生动诠释了“天下大同”的价值追求。我们把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与中西交流的实物例证同堂共展,就是想探索和平、和睦、和谐的“和合”文化,为今天解决人类的共同挑战带来有益启示。
第二单元“与古为新 美成在久”,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谐主题一以贯之,中国“和合”文化绵延不绝,古代服饰、绘画、工艺、园林等,蕴含着和合文化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在中华文脉的赓续传承中融汇古今、连通中外,发扬光大,中华文明日益彰显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影响力。本单元以来自异域并在中华大地发扬光大,且影响至今的珐琅、缂丝工艺为主题进行展品组合,以及奥运会对古代文物元素的运用,体现新时代新发展新语境,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表现形式和生命活力。我国古代器物的材质、工艺、图纹与象征意义,经过千百年的时间流逝与语境变迁之后,在当代依旧不断地演绎生发出契合国家形象、符合时代审美的新生命,并由奥运会承载,与世界人民共享。
从文物展陈到文化传播 体现“让文物活起来”的文化诠释
以“气势恢宏、精巧多变、淡雅和合”为总体艺术风格,三个展厅四个部分主色调取自天、地、水、人,巧妙运用色调和灯光相互作用的光影效果,回避了常见的阴郁灰冷的展厅格调。展览在布局上着力打造空间开阔、展线流畅、视觉舒适的参观环境。展线长度387米,走向上适应欣赏习惯,采用逆时针布局,单展线。本着疏密有致的原则,展览图片和图表、文字、知识链接尽量安排在柜内与展品对应,重点文物高清彩图多数安排在柜外展板上。通过图文展板、精品柜陈列、多媒体互动展示等手段相互呼应,使观众在自然过渡中拥有舒适的感官体验。整体造型装饰手法简洁大气,突出文物展品,在重点亮点部分上精心设计解读图文信息,形式和内容高度契合,在直观展示文物之美的同时,也力求呈现极具艺术感染力的图文版面。展览选择完全符合文物保护标准的灯具,合理控制展柜内照度与展柜外周围环境照度关系,兼顾书画类文物保护要求和观展视觉感受。
专业设计,努力打造舒适愉悦的数字体验。本次展览的脉络宏大,涉及所能体现“和合”的文物背景知识也相当复杂,为了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阐释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向观众呈现中国“和合”文化内涵,生动展现文物中的历史知识,根据本次展览主题,采用了视频、投影、AR立体眼镜等数字化手段,融合实体与虚拟环境,拓展文物展示空间,努力创新“和合中国”的展览方式,更好地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如我们根据馆藏元代《扁舟傲睨图》所描绘的古人游山玩水的闲适之态,用数字呈现的方式,让一叶扁舟从山岩后摇荡出来,舟上白衣儒士隐几而坐,书案、经帙置于身前,童子吹炉烹茶,舟子操桨,怡然自得之意,栩栩如生。
山无水不灵,但山水之间若没有人,也少了一些灵气,山水与人相结合、相适应、相和谐的状态,凝聚着中华民族崇自然的情感与丰富的审美体验。“元四家”之一王蒙的《太白山图卷》所绘为浙江鄞县(今宁波鄞州区)太白山及周围景致,苍松丹槲、溪流拱桥、曲径通幽、林荫夹径、骑马、步行、执杖、挑担……各色游人行走其间,绘就一幅山水与游人相映成趣的美景。全篇用笔繁密,以朱砂、花青点染,技法高超,别具一格。展厅以此画卷为底本,打造了沉浸式的数字体验空间,以太白山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及白天黑夜的轮转,体会“仰望星空、万物从容、文物滋生”。
本次展览的数字化应用,还有动态投景宋徽宗草书千字文、清徐扬姑苏繁华图、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及丝绸之路的移动滑轨屏,从多方面为观众提供愉悦的参观体验,并在其中获取知识,增强记忆。网上VR虚拟展厅遵循真实反映展览、语音与画面导赏相得益彰的设计思路,自主开发,通过辽宁省博物馆官网、微信平台访问浏览。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将3000余平方米展厅展品、场景真实复原,实景漫游、自动导览、视听导览、地图导航等技术手段使观众在网上获得身临其境的观感。制作AR立体眼镜,通过3D模型、趣味动画等多种呈现方式让文物“活”起来、使得观众沉浸式、立体式的感知文物,感受历史、全方位领略文物在当下时代的魅力所在。展览充分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手段展示“和合中国”展览盛况,让公众可以足不出户重温这场大展。
跨界合作 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展期近四个月的“和合中国”于2023年1月28日在辽宁省博物馆落下帷幕。展览是辽博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现象级文化大展,“和合中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展览开展期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两次闭馆,还是吸引了近12万名热情观众。在展览闭幕当天开放博物馆夜场,与辽宁歌舞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合作举办“又见辽博——‘和合中国’主题晚会”,晚会的500张预约门票10分钟内告罄,当晚现场观众达3000人。
辽博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对展览进行立体宣传,借助创新手段着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辽宁文化资源的深厚底蕴。宣传服务取得实效的基础上,也呈现出诸多特色亮点。预热宣传期制作震撼宣传短片,召开展览现场的媒体见面会,邀请中央、地方主流媒体分期发布展览信息,抛出热点话题,新华社、央视做策展人导览直播,进行了开幕报道,与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等中央媒体及辽沈媒体联动,进行持续密集报道,充分利用学习强国、新浪微博、抖音、快手等App客户端,通过线上多种新媒体形式对展览进行分期、专栏方式的介绍,同时大力推广VR在线观展。辽宁日报、辽宁电视台、沈阳日报等省市级媒体也先后推出了整版报道以及“一眼千年”“动见奇珍”“历史咖咖谈”等系列短视频节目。在中博热搜榜(第29期)“博物馆十大热搜展览推介”中,“和合中国”名列第二。据不完全统计,开展前后各类宣传报道数量超过403篇,报道媒体数量近百家,网络转载千余次。
开展后,大批热情观众前来“打卡”,“和合中国”也“刷屏”了许多人的朋友圈。在微信、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大家纷纷转发、评论、点赞。由辽宁省博物馆官方微博发布的首条有关“和合中国”的微博推送,单条阅读量就达18.7万。中国文博、山西博物院、湖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吉林博物院、河南考古等多家文博机构也通过微博与辽宁省博物馆互动,助力“和合中国”宣传。其中,由新华社主持的微博话题“88件一级文物在辽博展出”阅读次数达101.8万;辽博自建微博话题“和合中国”阅读次数达340万,讨论次数千余次。
为了进一步拓展宣传渠道,更好地向公众展示辽宁丰富的精品文物资源,加大了户外媒体屏、户外条幅海报、公共服务场馆等处宣传材料投放力度。特别是在城市主干道和商业区利用大屏幕滚动播放“和合中国”展览宣传片及海报,不仅“吸睛”,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有助于塑造和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
拓展宣传工作模式,发挥博物馆动能,与辽视《直播生活》合作专题“直播生活走进和合中国”报道5期,与辽视青少频道合作录制“主播带您看大展”活动7期,拍摄“相约策展人”短视频、主题微电影等,放大宣传效应。深化学术研究,邀请王充闾先生、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吉林大学吴振武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扬之水研究员等举办专题讲座4场,从展览入手阐释发扬“和合”思想;携手辽宁日报等优质媒体,采访王充闾、龚良、张颐武等有关专家,深度探讨文物中的“和合”主题,让展览宣传既有“热度”又有“深度”。系列工作将馆藏资源转化为文化服务资源,在跨界融合中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此外,依托展览辽博开发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数字应用、文创产品等“博物馆+”项目并传播推广,以创新创造的转化形式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展览讲解接待共330场,志愿者讲解共1050场。制作微信小程序语音讲解、AR眼镜体验。策划“博谈雅集”“相约策展人”“共话历史——志愿者伴您游辽博”“与辽博邂逅,讲述国宝故事——我是国宝讲述人”“辽博讲堂”等线上线下系列活动,累计开展活动194场,线下活动受众约11000人,线上活动受众人数303.29余万人。
与辽宁美术出版社合作出版大型展览图录《和合中国》,内容丰富厚重、装帧精美大气,深受业内专家及观众好评;围绕展览研发文创产品97种,销售额27万元。设计主题人物字帖、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以及从多个角度为适龄儿童准备的绘画、常识类图书,以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等国宝级馆藏文物为代表设计出一系列美观实用的文创产品。与中国邮政总公司(辽宁分公司)合作开发姑苏繁华图个性邮票。根据展览主题设计文创产品,辽博因此荣获“第二届全国文博百强文创产品单位”殊荣。根据大众商品和精品,销售价格区间在5元—1万元不等,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文创产品的需求。
青山绿水,山峦峰谷,自然和谐;
琴瑟和鸣,黄钟大吕,韵律和谐;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政通人和!
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人与人的和谐、这是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类世界因“和”而赓续、存在,因“合”而创新、发展。闪耀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和合智慧,让“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丝路盛景再现于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胸襟,也为各国开拓出共同繁荣的未来。
(执笔: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