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中国博物馆举办的“海丝”主题展览和活动与日俱增且丰富多样。自2019年以来的“海丝”主题文物交流展览,整体呈现出新的特征,尤其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后疫情时代的“海丝”主题展览在策划与实践上也有了新的探索。
2018年之前的“海丝”主题
文物交流展览回顾
2013年以来,中国博物馆策划和举办了众多“海丝”主题相关的临展和特展,其中以文物展览为主。据笔者不完全统计,2013至2018年底,“海丝”主题的文物交流展览总数超30个,整体分为通史类、断代史类和专题类三种类型。
第一类通史类展览,以追溯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悠久历史和发展历程为主题。如2013年由福建博物院、山东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超40家文博单位参与的“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联展”。第二类断代史类展览,主要是选取特定历史时代、历史断面,讲述当时中国的海洋贸易盛况,以及与世界在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2017年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广东省博物馆承办的“东西汇流——13至17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先后赴德国、意大利交流展出,即是此种类型展览。第三类专题类展览,主要展示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造船与航海仪器、沉船与贸易瓷器、外销艺术品等主题。如2017至2018年,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合作推出了原创展览“海帆流彩万里风——18、19世纪外销艺术品展”。
这些展览不仅有高规格的精品文物陈列,亦趋向精彩“海丝”故事的讲述,关注点逐渐实现从“海丝”器物到人物的聚焦与转变,进而扩大了展览交流和巡展范围,提升了社会影响力。
2019-2022“海丝”主题
文物交流展览的特点
笔者通过查阅博物馆官方网站展览信息和相关新闻报道,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中国博物馆举办“海丝”主题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交流展览共计34个,包括9个入境文物交流展览、3个文物出境交流展览和22个国内文物交流展览,其中5个展览分别获得2019至2021三个年度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奖项。本文基于列入统计的文物交流展览的展品来源、主题策划、展陈设计等相关内容,从合作、交流、创新等几方面浅析2019至2022年我国“海丝”主题文物交流展览的特点和实践。
多方参与,扩大展览合作“朋友圈” 2019年以来,国内博物馆愈加重视举办“海丝”主题展览,尤其是涉海类专题博物馆和地域专题博物馆,不仅“引进来”,也积极“走出去”。与境内外文博机构联合策展、参展和办展,已是这类博物馆举办“海丝”主题展览的共同选择,不仅使展品来源更广泛、遴选更求精,也让博物馆进一步扩大了合作的“朋友圈”。
2019年,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从意大利罗马国家博物馆、圣塞维拉航海博物馆等文博机构引进了“向海而生——古罗马海港的传说”展览。2019至2020年,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发挥其藏瓷丰富和研究深厚的优势,让原创的“丝路瓷行——中国陶瓷文化展”走出国门,在丹麦王国菲特烈堡国家历史博物馆、克罗地亚扎达尔古代玻璃博物馆、希腊雅典扎皮翁宫先后展出,收获了极高的赞誉和极佳的国际影响。2021年9月,“四海通达——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文物联展”在南越王博物院开幕,展出来自“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的31家文物收藏单位的383件文物精品,为历年来参展城市最多、文物覆盖范围最广,且展出文物较精的“海丝”主题联展。2022年3月,广东省博物馆与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丝路光华——粤陇文物精品联展”,遴选粤陇两省近10家文博单位的文物藏品逾500件,介绍了甘肃河西走廊和广州通海夷道的历史与渊源,深度阐释丝路变迁对中华文明的深刻影响。
兼有学术艺术,深挖“海丝”故事 2022年8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公布博物馆新定义,提到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博物馆正逐渐成为经济社会理念表达、文化表达、艺术表达的舞台。近年来,“海丝”主题展览更加关注观众的观展诉求与感受,从细节小处着眼,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进行系统阐释和展示,使展览极具文化性、艺术性和传播性,透物见史、见人,讲好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精彩故事。
以“大海就在那:中国古代航海文物大展”为例,该展览是由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牵头,沿海10省市25家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特展,并获得“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该展览团队通过联合策展选取了“古代航海”这一主题,打造以六大专题为经、以67个故事为纬、以数字符号为线的展览框架,在展览内容上以编年和专题两种模式呈现,在形式设计上营造沉浸式体验和氛围,在提升展览趣味性的同时,也实现了内容“从物到事”的转变,为观众全面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航海历史、科技、艺术和文化。
凝聚全球博物馆力量,促进“海丝”文明交流互鉴 随着我国博物馆的快速和高质量发展,博物馆日益成为文明传播的窗口、文化展示和宣传的阵地,博物馆通过“海丝”主题展览不断增强与全球博物馆交流互鉴的探索和实践。
2021年12月,上海博物馆与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联合,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从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7国12家世界知名博物馆及收藏机构借展,策划了“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讲述了16至18世纪中欧贸易和东西方之间的跨文化交流的历史。上海博物馆在疫情之下与法国、葡萄牙等国的多家博物馆及收藏机构携手,克服展览项目实际操作难度大的困难,做好疫情影响下的工作预案,以文化冲破阻隔、用艺术联结世界,共同打造了疫情发生以来博物馆团结合作的跨国文物交流展览项目。
展览精品率不断提升,激励博物馆创新发展 “海丝”主题的文物交流展览在近三年皆有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的奖项。“海市蜃楼——17至20世纪中国外销装饰艺术展”“大海道——‘南海I号’沉船与南宋海贸”获得2019年度的优胜奖;“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获得2020年度的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入境展);“三城记——明清时期的粤港澳湾区与丝绸外销”获得2021年度的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出境展)。足以看出博物馆在展览策划、展示方面的尝试与突破、创新与发展,推动“海丝”主题展览精品率不断提高。
后疫情时代“海丝”主题
文物交流展览的思考
疫情虽然为博物馆事业带来了一定影响,但也为博物馆创新展览展示形式和转型改革注入了催化剂。后疫情时代,国内博物馆与境外文博机构的合作可尝试展品无人押运、线上点交,布、撤展由外方使馆代表或指定的专业人士现场负责,创新线上、线下联动机制。“海丝”主题文物交流的“云展览”“云传播”也逐渐成为博物馆办展的新形式和新常态,同时也吸引了更多观众“云观展”,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让博物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新形势下,对博物馆“海丝”主题文物交流展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英国亚德里安·乔治在其《策展人工作指南》(王圣智译)中提到“每一位策展人都必须开辟新天地,做不同的尝试,对某个主题、理论、艺术作品或艺术家提出新颖且独特的见解”。同时,“策展人必须顺应当前的科技,并察觉新发展、新科技与新趋势”。美国斯蒂芬·康恩在其著作《博物馆与美国的智识生活》(王宇田译)中提出“要从展品中发现故事,并让这些故事自己在那些未经专业训练的参观者面前展开”。“海丝”主题文物交流展览的最终呈现,在内容策划方面,需要策展团队依托学术视野与前沿研究的支撑,深挖“海丝”故事的新视角,规划性考量叙事逻辑、故事构架及展品组合;在展示设计方面,不断提升展示的情境叙事性、科技交互性,让展览内容与展陈设计交融。此外,博物馆还可不断尝试“集体策展”“线上策展”,集结国内外各领域有创意有想法的人共同策展,多元释展。通过这些途径,让观众加深对展览的多感官认知和沉浸式体验,进而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博物馆肩负传递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价值和独特魅力、研究诠释好“海丝”文物价值、讲好新时代中国“海丝”故事、传播中国“海丝”声音、展示海洋大国新形象的使命与担当。同时,中国博物馆要更加凝聚全球博物馆的力量,弘扬践行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深入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为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贡献文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