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几万里 风正一帆悬 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博物馆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王龙霄

image.png

image.png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十年伟大实践,“一带一路”倡议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民心相通、增进理解搭起了新的桥梁,为文明对话、开放包容提供了新的舞台。作为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中国博物馆在十年实践中发挥了特殊作用,做出了应有贡献。

有容乃大,促进世界文明交流发展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文化遗产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建设“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长廊,加强中华文物对外交流合作,推出一批具有中国内涵、国际表达、创意融合的对外文物展览,引进一批高水平来华文物展览。2017年5月18日,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成立,在境内外联合举办“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等多个大型系列展览。2019年,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文化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将49个国家的400多件珍贵文物汇聚一堂,凸显了中国与各国文化关联、交融与互鉴。

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各地、各级博物馆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精品展览赴外展出方兴未艾。“重文德之光华:重华宫原状文物展”在希腊雅典卫城博物馆举办,“丝路明珠,数字永恒:数字敦煌成果展”在俄罗斯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秦汉文明展”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东西汇流:13—17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展在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和意大利罗马威尼斯宫国立博物馆举办,“洛阳——丝绸之路上世界大都会:唐代文明展”在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馆远东考古博物馆举办,“直挂云帆:中斯海上丝绸之路”主题文物展在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举办, “华夏瑰宝展”“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图片展”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中国文物展不断“走出去”,成为中华文化的闪亮名片,而且在重要国事访问以及国家重大外交活动中发挥独特作用。

同时,“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吴哥文物与艺术”“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阿富汗古代珍宝巡展”“爱琴遗珍——希腊安提凯希拉岛水下考古文物展”“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永恒之城——古罗马的辉煌”“重生:巴洛克时期的西里西亚——波兰佛罗茨瓦夫国立博物馆馆藏精品展”“伟大草原遗产:珍宝艺术”“邂逅·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等精品外展也不断被引入国内,大大增加了国内民众对丝路沿线国家、文明的了解,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尤其是“阿富汗古代珍宝巡展”,2017年3月,为避免战火的破坏,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珍藏的一批珍宝亮相故宫博物院。按计划,展览结束后这批珍宝将赴美国展出,但美方却临时取消了展览。关键时刻,中国伸出了援手,在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协调下,国内文博机构联手,自2017年9月起,先后在敦煌、成都、郑州、深圳、长沙等地接力巡展,参观总人数高达120多万人次,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好评,彰显了“用文明的力量守护文明”的国际道义,完美诠释了“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

互联融通,展示多元一体文明特征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回望历史长河,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等文化带,正是民族融合、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见证者,沿线博物馆发挥各自文物藏品优势,或联合办展,或东西互进、南北相访,打造了一个个讲述生动故事、承载浓浓家国情怀的精品展览。

2014年11月,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联合主办的“丝绸之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展览集合了44家文博单位的490余件文物珍品,涵盖了与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有密切关系的珍贵文物,年代跨度从战国至明清,全方位展现了丝绸之路上的人情风物、商贸往来、文化交流,反映了丝绸之路的悠久历史和伟大意义。

此后,与“丝绸之路”相关的联合办展、互展巡展蔚然成风。2015年,“赍币往赉 输货转贮——海上丝绸之路精品展”在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举办,展出明晚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金器和外销瓷。展览将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带到了陆上丝绸之路城市,加深了内陆地区对古代沿海贸易文化的了解。2016年,“天马追风——新疆伊犁草原文物和民族风情”展在徐州博物馆举办,展览展出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珍贵文物百余件。而汉代远嫁伊犁乌孙国的解忧公主正是徐州楚王的孙女,展览展出的汉晋文物,让观众可以直观了解汉代内地对乌孙国经济发展、内政外交、文化医疗等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策划“走进西域——新疆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并在全国推介巡展。展览汇聚了新疆境内及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精品文物,展示新疆多姿多彩的文化魅力。2018年,“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在青海省博物馆展出。唐蕃古道是汉藏人民友谊的见证,也是一条文化传播长廊,更是民族交往、贸易往来、宗教传播、维系民族情感与区域联系的纽带。展览生动反映了唐蕃古道的繁荣盛况及其对沿线地区的重要意义。同年,“锦衣罗裙——京城西域传统服装联合展”在哈密博物馆展出,展示了汉、满、维民族服饰这一文化遗产,彰显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衣”脉相融的关系。2019年,“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在首都博物馆开展,展示了青海作为丝绸之路、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重要干线的地位价值、历史渊源,以及青海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多元文化特色。2020年,广东省博物馆和内蒙古博物院结合各自地域文化特色,遴选“大海道——‘南海I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展和“契丹印象——辽代文物精品展”进行交流合作,展现了辽阔祖国文化多元、兼容并包的文化特征。

不同地区文物交流展览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的同时,让观众能更深刻地理解感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进一步推动地区间全方位的交往与合作。

深度挖掘,提升博物馆展览研究水平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建设要注重特色。”“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博物馆建设开辟了新的舞台。在场馆建设、展览设计、学术研究中如何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如何深化丝路研究,保护好、利用好丝路文物,传承好丝路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是新时代中国博物馆的重大课题。

建设新馆,展示“海丝”文化。2014年,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建成开馆,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湾新城,定位以港口文化为主题,集展示、教育、收藏、科研、旅游、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作为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支点,港口博物馆承载“港通天下”的文化内涵,展示了与“一带一路”倡议契合的建馆宗旨,诠释中华民族从农耕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探索步伐和精神溯源。2018年4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馆,国家文物局特划拨22件文物艺术品支持该博物馆。南海博物馆位于琼海潭门千年渔港旁,距离博鳌亚洲论坛会址9公里,建筑设计融合现代美学风格与中国文化元素,取义“丝路逐浪,南海之舟”。馆内展览包含“南海人文历史陈列”“八百年守候——西沙华光礁I号沉船特展”“探海寻踪——中国水下考古与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等,多角度展示了南海人文历史、自然生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及海上丝绸之路。其中,“南海人文历史陈列”荣获201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精品奖。同年5月,位于长沙市望城区的长沙铜官窑博物馆正式开馆,162件(套)从海外征集归国的“黑石号”沉船打捞出水文物首次向公众开放。“黑石号”上满载的中国瓷器,展示了千年前的“中国制造”,为海上丝绸之路保留了珍贵的实物,展示了古代中国与中东各国的直接贸易往来。

这些新场馆的建设,对深化地区文化研究,集中展示“一带一路”历史遗迹、遗物,促进海洋文明传播,展现我国自古以来不仅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的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策办新展,加强资源挖掘。一方面是丝路沿线文化文物口博物馆创新展览。广东省博物馆策划了“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亚洲内海——13至14世纪亚洲东部的陶瓷贸易”等展览。其中,“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依托两艘万历时期的重要沉船“南澳Ⅰ号”和“万历号”的出水文物,结合海洋贸易、航海技术和水下考古的最新研究成果,探寻16世纪晚期至17世纪上半叶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荣获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精品奖。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策划了“合浦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展览以汉代广西北部湾地区“外通内联”为设计主线,通过“跨洋过海”“兼容并蓄”“江海相连”三个部分展现广西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作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前沿门户的地位作用。包头博物馆策划的“边关重镇 丝路明珠——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包头”,以古代草原丝绸之路发展变迁的轨迹为主线,以重要历史遗迹和重点历史事件为依托,以各个历史时期所遗留的大量珍贵文物为线索,展现了包头地区古往今来商贾穿梭、辎重漫道的特色,揭示了各个历史时期包头地区在草原丝绸之路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是行业类、专门类博物馆的助力。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的“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展示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科技成果和现代科技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中国海关博物馆举办的“雄关漫道——丝绸之路上的古关”系统展现了阳关、玉门关、函谷关、嘉峪关等丝绸之路沿线古关的设置与分布、机构与职能等,总结历代政府对“丝绸之路”的政策导向、管理模式。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国桑蚕丝绸文化展”,以“一棵圣树、一只天虫、一缕丝线、一方锦绣、一带一路”为脉络,展示中国灿烂辉煌的桑蚕丝绸文化的历史沉淀,讲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中国故事。

作为中国博物馆主体构成的历史文化类博物馆和行业特色鲜明的专门类博物馆相互补充、共同发力,深挖既有文物资源,深化对馆藏“一带一路”文物的研究、梳理,有力支撑了“一带一路”相关展览,大大提升了展览展示水平,更好讲述“一带一路”故事。

学术研讨,深化丝路内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开展了“新疆博物馆馆藏佉卢文、婆罗迷文、于阗文及龟兹文文书研究项目”、中德国际合作项目“丝路霓裳——中亚东部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后的服饰对话”等,举办了“丝路于阗——文化与艺术的交融”等学术研讨会,为提升历史文化专题展览、创新新疆历史文化宣传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的“茶马古道‘一带一路’研讨会”,孟加拉国、马来西亚、缅甸、越南、沙特阿拉伯、捷克等六国驻华使节和茶马古道沿线文博单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回顾和展望茶马古道的过去与未来,加深彼此文化交流。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承办的“港通天下”国际港口文化论坛,以“历史视野下的港城互动”为主题,探讨世界范围内港口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传播“海丝”文明。

学术研讨发挥博物馆的研究职能,为不同学术背景交流、多学科合作提供了平台,立足博物馆保存的珍贵历史文物,促进“一带一路”研究向更深、更广领域发展。思想的交流又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围绕“一带一路”这一核心,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研究、展示、宣传有了对话的契机和联系的纽带。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专门就“推动对外文物交流合作,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主题接受媒体访问。他表示,国家文物局将重点在联合考古、中外文物展览交流、世界遗产联合申报、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等方面,持续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物交流合作,发挥好文物“金名片”作用,讲好中国文物故事。十年践行,中国博物馆成果斐然,展望未来,中国博物馆必将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担负新的使命,做出新的贡献。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29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