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青铜器有着不同的风格表现,其形制、纹饰等可谓蔚为大观。青铜鼎作为青铜器物中耀眼的瑰宝,是政治和权力的象征,是古代社会“别上下,明贵贱”的重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器型和纹饰以及装饰工艺上均出现了新变化,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大放异彩。
济源市博物馆藏三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鼎,由于残缺破损比较严重,已无法看出其原貌,故委托新乡市博物馆进行保护修复。文章以这三件战国青铜鼎为对象进行简要介绍,展现文物修复过程、修复前后的对比,揭开文物保护修复的神秘“面纱”。
修复前战国青铜鼎(图1-1) 器物盖面及腹部迸裂、破碎、残缺、扭曲变形。鼎盖从上隆处破碎成三部分,腹部有破洞和裂缝。鼎底裂口断碴变形上翘,残存鼎近似椭圆形。另一耳从耳根处整体断掉,其中一足从足根处断掉且下半部分缺失。表面有层状堆积,器物通体锈蚀,两耳多处粉状锈,鼎身部分严重矿化。
修复过程: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对这组青铜器的金相组织、制作工艺、病害及其机理等进行分析,鉴别器物表面污染物、锈蚀物成分及结构。将残鼎放入去离子水浸渍脱盐,用软毛刷、木刻刀清除表面附着泥垢。采用机械方法清除表面硬结物和有害锈。根据残鼎外形特点及残片形状,利用矫形器具和自制工具对残鼎进行矫形,对残缺部位进行补全、焊接(粘接),雕刻花纹进行补配。之后做旧、封护。
修复后蟠虺纹青铜鼎(图1-2) 高41.2厘米,口径36.1厘米,重10.4千克。腹壁圆曲向底部内收,腹部较深。有盖,盖面上隆,中央铸圆形镂空捉手,盖面饰两道宽弘纹分为三区,三区饰蟠虺纹。器身合口、圆唇、平底,口沿下对称附一对微向外撇的长方形曲耳,布满蟠虺纹。鼎身中部以陶索纹隔开,上下饰蟠虺纹,鼎身腹下足与足之间饰有四处蝉纹。短粗蹄足,足中部有二次结合铸造痕迹,用铸接技术浇注完成。
这件青铜鼎出土于济源市邵原镇邵原村商周大墓,该座大墓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器品种丰富、纹饰精细、造型优美,根据随葬器物的组合、鼎内残留的羊、鸡等兽骨和墓葬中出土大量兵器的情况,推测墓主人应为男性,生前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贵族,可能是一位指挥军队作战的将军。根据鼎的使用制度和目的不同,可将鼎分为镬鼎、升鼎、羞鼎三大类。在周代,用于炊具的鼎为镬鼎,贵族在祭祀或宴飨等活动中用来煮肉食。此鼎在发掘出土时盛有兽骨,应为用来盛放或者用来煮熟食的炊器,即镬鼎。
修复前战国青铜鼎(图2-1) 鼎盖上有长20厘米裂缝,底部有长7厘米裂缝,两耳从耳根处残缺,三足残断缺失。下腹部有2.6×1.2厘米破洞,盖有14×3.5厘米的破口,破口周围扭曲变形,一圆钮残缺,部分锈蚀。
修复过程:清除残鼎表面硬结物、疏松的腐蚀产物,部分锈层采用化学去锈。对残鼎盖变形处进行矫形和残缺部位补配、焊接。三足缺失部分采用石膏和硅橡胶翻模法,用锡浇铸完成缺失部分补配。采用矿物颜料进行做旧,使用3%的B72丙酮溶液进行封护。
修复后变形交龙纹青铜鼎(图2-2) 战国早期。高32.4厘米,最大口径37.7厘米,最小口径32.8厘米,腹径39厘米。此鼎为半球形腹,腹壁圆曲内收。有盖,鼎盖略隆起,上饰三环形钮。子母口,口下一对附耳外侈,矮粗蹄足。盖上纹饰由三环钮隔开,分内外两组,饰有变形双叠式交龙纹。腹部有一圈箍线将其分为上下两层,各饰一周变形双叠式交龙纹。
从该鼎双叠式交龙纹组合判断,这种纹饰是采用模印的方法连续压在外范上,以每一个印为一个图像单元重复出现构成带状样式,便于一模多用。这样的制作工艺是以蟠螭纹的出现为标志的,可以说蟠螭纹的出现是青铜器制作工艺的一个重要变革,打破了商周时期比较盛行的轴对称纹饰布局,在青铜器纹饰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修复前战国青铜鼎(图3-1) 鼎盖上一圆钮缺失,另一圆钮带盖体残破,下面形成长方形洞,口沿处有两处缺口,底部有三处孔洞。表面有硬结物,通体锈蚀,口沿处部分矿化。
修复过程:用去离子水清洗鼎表面土垢薄锈,对鼎盖残缺部位采用铜皮画形剪裁后依型锤打,以适应缺失部位的形状进行补全,对缺失的环钮补配、焊接,完成做旧、封护。
修复后变形交龙纹青铜鼎(图3-2) 战国早期。高30.4厘米,口径24.8厘米,腹径27.5厘米。根据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一书中对鼎的分型定式判断,该鼎属于盆鼎。器身似深腹盆,圜底,腹部圆曲,腹部弦纹一周。口微敛,附耳外侈,细长蹄足,耳足分布为五点式。有盖,盖隆起,与器合成扁椭圆形。盖与腹部饰交龙纹。
交龙纹是由两条以上龙的躯干相互交缠、蟠旋的纹饰,春秋战国时期较为流行,在青铜器纹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交龙纹有单体连接式,龙的躯干有规律地朝着一个方向弯曲,每条龙的躯干都是连接的;有的则是多条龙交缠一起,形成双叠式、三叠式、四叠式和多叠式。变形交龙纹属于交龙纹一类,出现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在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并不多见。带盖鼎多出现在春秋中期以后,流行于春秋晚期及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