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具因材质和保存因素,能留存至今的绝大部分是明清家具。明代家具艺术已经发展为高度科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优秀生活艺术,不但为国人所珍视,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也独树一帜,享有盛名。
明代时,海上交通发达,为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郑和七次出使西洋,使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国家的关系变得密切,各地盛产的香料、木材等源源运往中国。这些产于热带的木材具有质地坚硬、强度高、色泽和纹理优美等特点,因而在制作家具时可采用较小断面制作精密的榫卯,并可进行细致的雕饰与线脚加工。
明代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达,商业经济繁荣,使得城市建设得到很大发展。官府、官僚地主和富商大贾竞相建造豪华的府第、园林和住宅,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并根据使用要求配备大批家具。这些家具的类型和样式除满足生活起居外,也和建筑有了更紧密的联系。在厅堂、卧室、书斋中都有特定的家具陈设,出现了成堂配套的组合家具概念。明代还常在建造房屋时,根据建筑的进深、开间和使用要求,设计家具的种类式样和尺寸,可以说住宅和园林的发展,对家具艺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明式家具的特点
中国著名家具专家王世襄先生提出的家具十六品是“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浓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这十六品对于指导我们品鉴明式家具的造型和艺术价值有重要意义。明中叶以来中国江南一带经济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酝酿着重大变化,表现出一种反抗思潮——反对假道学,反对一切虚伪矫饰。在这种情况下,明代家具表现出追求简洁、优美、高度功能性的特色。
床上安围子和立柱,立柱上端支撑床顶,并在顶上安装楣子,这类床叫“架子床”,而正面加门罩、做成月洞门式的,又是架子床中造法比较复杂的一种。此床(图1)门罩用三扇拼成,连同围子及横楣子均用攒门的方法造成四簇云纹,其间再以十字连接,图案十分繁缛。因为它的面积大,图案又是由相同的一组组纹样排比构成的,故引人注目的是规律匀称的整体效果,而没有烦琐的感觉。
床身高束腰,束腰间立短柱,分段嵌装浮雕花鸟纹绦环板。牙子雕草龙及缠枝花纹,横楣子牙条雕云鹤纹。该床是明式家具中形体高大又综合使用了几种雕饰手法的一件,豪华浓丽。
这件官帽椅(图2)尺寸并不小,构件却很细。弯转弧度大,是它的一个特点。搭脑正中削出斜坡,向两旁微微下垂,至尽端又复上翘。靠背板高而且薄,自下端起稍稍前倾,转而向后大大弯出,到上端又向前弯,与搭脑相接。后腿在椅盘以上的延伸部分,弯转完全随着靠背板。如果从椅子的侧面看,宛然看到了人体自臀部至颈项一段的曲线。扶手则自与后腿相交处起,渐向外弯,借以加大座位的空间,至外端向内收后又向外撇,以便就座或站立。前腿在椅盘以上的延伸部分曰“鹅脖”,先向前弯,又后收,与扶手相接。以上几个构件几乎找不到一件是直的。椅盘以下的主要构件没有再出现弧线,但迎面的券口牙子用料窄且线条柔和,仍和上部十分协调。
明式家具构件的弯转多从实用性出发,这是它的可贵之处。不过,为了取得弧度,不惜剖割大料,而又把它造得如此之细巧者却不多见。
插屏是明式屏风中的一种。此件插屏(图3)在两个鼓形座墩上树立柱,立柱前后用站牙抵夹,两副墩柱之间施两道横枨及披水牙子将它们连成一个整体。柱内侧打槽,嵌插可装可卸的独扇屏风。屏座及边框用材粗硕,如果不在所有的绦环板上施加透雕的话,屏风是不会让人觉得玲珑剔透的。
明清之际流行的螭虎纹利用尾部分歧卷转,任何空间都能被它填补得圆满妥帖。在直幅空间中,螭虎可以叠罗汉似的任意叠下去。而在横幅空间中,正中加一个图案化的“寿”字,两旁又可以用螭虎摆出对称而又生动的纹样来。这在黄花梨家具中可以说是最常用的图案题材之一。
明式家具对西方家具近代化的影响
中西方家具都有着悠久的历史。17世纪中期以前,因政治、经济等各种原因,中西方家具极少相互借鉴,它们按照不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发展变迁,自成体系,体现了不同特色。随着各国的交流借鉴增多,明式家具对西方家具近代化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家具按照《曲礼》要求“君子之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次之,居室为后”的次序而造,分为礼制家具和实用家具两大类。礼制家具有屏风、宝座、端几、供桌等,在宗教礼仪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华丽的装饰、庄严的造型与雄伟的宫殿融为一体。而明代居室、斋馆、院舍、亭阁、楼台等处的家具则以实用功能性、美观和经济三者合一为主。
西方家具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4至16世纪)到18世纪,贵族们对于家具的要求也已经超出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具的范畴。家具象征着它们的所有者——贵族的社会权威。如巴洛克家具在浪漫、热情中极具艳丽委婉的造型,表现出抒情效果,其中以法国路易十四(1643年至1715年在位)宫廷的豪奢装饰最具代表。这一时期的西方家具,主要指贵族和宫廷的家具。而平民的家具只不过是有简单坐姿的器具而已,谈不上什么造型。直到十八世纪中期以后,英国著名的工匠汤姆斯·齐本德尔(Chippendale),才从学习中国明式家具的造型入手,把特定上流社会的专用家具,向大众化家具发展。
明式家具对西方家具近代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设计思想上具有科学性。明式家具的座椅靠背座倾100度,按人后背脊柱的弧度呈“S”形,这样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图4),使人坐的时候感到非常舒适。
以上所说的明式家具的设计思想,引起了西方家具设计者的兴趣,并接受了其长处。如英国安妮女王(Queen Anne)时期(1702年至1714年在位)的两件边椅(图5),其结构、造型设计借鉴了中国明式家具根据人体特点设计的座椅背倾角和曲线,并在以后的家具造型中予以充分发扬。
明式家具的朴素、优雅及功能性,影响了18世纪英国家具的发展,特别是影响了英国著名的家具设计师汤姆斯·齐本德尔(Chippendale)的家具设计。近年欧美各国的居室、餐厅中多流行中国明式家具的灯挂椅、圈椅等。主要原因是这些明式家具体积小、造型简练、轻便适用,和西方现代生活所追求的简练明快的格调有相同之处。
明式家具对家具近代化的影响
中国明式家具曾有一段辉煌的历史。在这一时期,中国人的创造力,推动着大众化实用家具的发展,并彰显了木质家具的品位。摒弃了伪装,保留了原有的装饰性和自然木质,为家具近代化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比例 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主要基础。一件好的家具,不仅应有合理的功能尺度和结构,还应有令人视觉愉快的比例。如一张椅子的上部(坐面以上)与下部(坐面以下)的比例、腿与枨子粗细的比例、靠背的宽窄比例等,都应是适度而协调的。明式家具对于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比例问题也处理得比较恰当,以求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获得美观的造型。
线脚 明式家具的线脚丰富多彩,它吸收了中国绘画用线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收取了青铜器、陶瓷等其他工艺美术的线脚,经过匠师融会贯通,用传统技法提炼的特殊线脚,不论是大曲率的受力构件,还是小曲率的装饰线脚、花饰、牙板,大多简洁挺劲,圆润流畅,绝无矫揉造作、妄生圭角、呆滞的弊端。
结构 明式家具使用榫卯结构,很少用胶。大件或沉重的家具可分解装运。这种榫卯结构是非常科学的,它吸收了我国古代建筑大木结构的特点,做法巧妙灵活,牢固耐用。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非常丰富,有夹头榫、燕尾榫、通榫、宗角榫等。这种家具的分解与组合,对近代化的组合家具产生了巨大影响。
装饰 明式家具的装饰与结构是紧密相连的。如牙头、牙条、券口、花饰和雕刻是与整体融汇在一起的,成为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明式家具的装饰没有虚设或单纯的装饰,它的一招一式都与结构有关,绝不以雕饰损害或削弱构件的强度。另外,明式家具采用局部雕镂,点缀在最恰当的部位上,与大面积的素地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家具整体显得简洁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