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 2 月 10 日 8 版)
大运河是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的命脉
天津是因水而生,因河而兴的城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贸易城市、交通枢纽。从金、元时起,由于漕运兴盛促进商业繁荣而发展起来。明代在此设卫建城,进一步奠定了古城的基础。”这是国务院公布天津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的介绍。
围绕城与河才能找到天津城市原点。天津名城保护要聚焦于此做文章,不能让宝贵的历史财富变成历史遗留问题。红桥区是天津城与河的重要枢纽,需重点关注。
不能忘,在推动设立“天津历史文化名城日”过程中,天津文史耆老杨大辛先生曾给我写下这样的话:“古代天津是退海之地,曾多次发生海侵,因此社会发展滞后。根据考古发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天津地区已有若干村落,最早的行政建制则为北宋时期金王朝设立的直沽寨,距今八百多年。明永乐二年即公元1404年,天津设卫筑城。当时筑城选址在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之处,即三岔河口之滨,向东可达海口,有利于海上漕运,从此奠定了天津城市发展之基石。不过回顾历史演变状况,早在天津设卫之前,在今红桥区地带,由于南北运河通航,已是内河漕运的重要码头。无论人口聚落、商贸往来、文化形态,甚至名人效应,均居于领先地位,后来才逐渐转移到海河两岸地区。所以在纪念天津建卫筑城615周年之际,切不可忽略今红桥区地带率先形成天津经济发展纽带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是构建天津名城完整保护体系的核心要务。“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天津,由于对传统城区的破坏,保护格局出现了“重近轻古,重西轻中”的倾向。2010年后,新一轮名城保护规划将老城厢、估衣街、古文化街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现又新增独乐寺、渔阳鼓楼历史文化街区,亡羊补牢犹未晚。下一步还要把大运河摆到更突出位置,把老城区历史风貌的修复工作摆到更重要位置。红桥区是天津城市发祥地,是历史上运河运输的集散地,天津的商业中心,我国近代教育的重镇,是天津大运河文化遗产保存最丰富的区域。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为天津发展提供重大战略机遇。借国家大势,打通运河、海河和渤海湾,充分发挥天津港口优势,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支点。红桥区“三河五岸”的区位优势,是连通大运河沿线和雄安新区水上航线的枢纽,而西沽正处在枢纽的交汇点上。
西沽是天津老城厢、估衣街等历史街区遭到破坏后,中心城区内仅存的,且保存完整的大运河历史聚落。这里有着几百年的运河与城市发展史,有我国近代教育的起源,有近现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理应是红桥区对外展示大运河文化形象之地。
2013年,天津市政府批复的《天津境内京杭大运河保护与发展规划》中,西沽作为重点地区纳入保护范围。遗憾的是,西沽依旧被划为棚户区,遭到大破坏。为此,国家文物局专门致函地方政府“要求对其实施整体保护”。更加遗憾的是,西沽依旧被拆得面目全非。风吹过,燕儿何时归?大运河历史积淀岂是一片废墟?
西沽是红桥区大运河工作的短板,红桥区是天津大运河工作的关键,天津是国家大运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为落实国家大运河战略,天津制定的《天津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天津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中,保护西沽的底线没有退让,困扰西沽保护的主要问题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落实保护也是改革的红利,事关区域发展理念和思路。2021年,十一届天津市委第九轮巡视在给红桥区的反馈意见中就指出:“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历史文化’重要指示要求不够深,保护传承利用存在差距”等问题。明确要求:“持续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
红桥是亲切可爱的,最具生活烟火气。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这样的底气和优质资源。恕我直言,发展不能“转基因”,红桥区要有老城区思维,谋划符合老城区的科学发展模式,通过大运河保护优化文化教育和生态环境,优化产业布局,让天津人在此寻味乡愁,海内外宾朋在此感受天津。
大学生文创赛新增了大运河与城市文化专项。我在主持评审时发现,涉及红桥元素的作品最全面。在大学生眼中,红桥是天津大运河的代名词,比很多“着力打造”更深入人心。
我们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就会如何反哺我们的发展。区域发展没有统筹兼顾老城区保护和民生改善,才把问题一点点托大,“拆”非但解决不了发展问题,还会新增历史欠账。西沽保护要回到天津历史文化名城框架中来,严格落实国家和天津市关于大运河保护的相关政策和规划要求,将整体保护修复西沽与天津大运河博物馆规划建设相统筹。天津名城保护规划应有西沽一席之地,西沽成为天津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地段,不应再是梦。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西沽与估衣街历史文化街区都在红桥区,这两个关键节点事关天津整体工作。红桥区的文物资源太丰富了,如由国内最权威专家宿白、谢辰生、徐苹芳、张忠培、黄景略共同认定的我国甲骨文重要辨识地马家店遗址,如今却也在一片废墟中,苦苦等待……我诚盼着,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早日“活起来”,赋能区域发展,让红桥这颗大运河畔的璀璨明珠,绽放出迷人光辉!
千言万语,无法割舍对城市的依恋!天津不缺乏文化资源,天津发展的大逻辑中历史文化名城不会缺席。增强城市文化自信,知天津、爱天津、护天津,才能建设好天津,让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