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底,最新第八版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中译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与第六版相比,第八版修订幅度相当大,某些章节的结构和内容几乎做了重组,修订过程十分费力而琐碎,因此邀请了几位考古学新锐帮助修订。
新颖之处
第八版是对中国考古学着墨最多的一版。特别醒目的是,在第四章里增添了良渚的专栏。伦福儒在自序中将良渚誉为“极具魅力的个案,是回眸中国早期复杂社会形成的杰出例证”,这是中国考古学跻身国际学术之林的可喜进展。
其他值得一提的新内容依次简介如下:第一章“考古学史”对遗传学、放射性碳断代做了补充。重写了后过程考古学和最新思潮,强调了多样化的过去和原住民考古学,即由美洲和澳洲原住民群体参与的对他们自身考古遗产的研究与管理。该章还特地提到了始于2013年的“上海世界考古论坛”,认为这个论坛已经与“世界考古大会”和“史前史学科联盟”两大国际会议并驾齐驱,成为一处并不由欧洲学者主导的重要会场。该章还增加了“日本考古学史”的专栏。第二章“证据的多样性”将第六版埋藏学的内容被移到了本章,并做了调整。作者反复强调背景(context)分析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要了解和解释考古发现,出土遗存的背景是各种自然和文化信息的主要来源。
第三章“何地”特别介绍了无人机在勘探地表遗迹和制作图像上的功效。第四章“何时”详细介绍了遗传学在断代上的突破。第五章“社会考古学”内容和结构变动较大,将塞维斯的新进化论放在专栏里介绍。这章还特别讨论了“异构”或“平序”(heterarchy)的概念,伦福儒和巴恩用这个术语定义为“一种没有等级的社会组织形式,或以不同方式存在的社会阶序。”他们将性别与儿童、族属、世系等缺乏等级结构的组织形式放在“异构”的标题下讨论。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该术语用来讨论平行的等级制,如古埃及的王权、军权和神权。这个术语为我们研究社会变迁提供了新的视角,即社会复杂化并不仅仅体现在等级和地位的不断分化。比如,电脑并没有等级结构,主要体现在平序的复杂性上。社会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观察。
第六章“环境考古”用“亚马孙和人为的改变”专栏取代了“古代北美的水污染”。第七章“食谱”介绍了从容器中各种残渍来提取酒类和各种食物成分的技术,并介绍了一种提取脂肪的层析法。增加了探讨西亚新月沃地的“农业起源个案”、英国“斯塔卡遗址”的季节性分析、“为巨石阵提供食物”和“古蛋白质组学”等新专栏。第八章“工具与技术”增加了“美国西南部的陶器形制与学习”专栏,这是美国学者帕特里夏·克朗根据霍霍卡姆和明布勒斯陶器生产之间的差异来研究能动性的一个成功案例。该章还介绍了如何从岩相学分析来分析陶器产地和分布的进展。第九章“贸易和交换”删除了“趋势面分析”专栏,添加了“日本的罗马和新波斯玻璃器皿”专栏。该章还补充了史前玉器和黑曜石作为珍贵材料长途交换的内容。第十章“认知考古”增加了两个专栏,分别是“尼安德特人的艺术”和“布罗德盖海岬:奥克尼的仪式中心”,并对哥贝力克土丘的专栏做了补充。第十一章“他们是谁”的专栏用“格劳巴勒人”取代了“林道人”,并新增了“微生物考古”和“理查三世”两个专栏。本章对遗传学在探索古人类世系和现代人种群关系取得的进展上着墨较多,如海德堡人、尼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关系,还有美洲和澳洲土著的起源问题。
第十二章“阐释”部分有两项比较大的补充,一是新技术为社会文化变迁带来的新洞见,特别是分子遗传学和古DNA为古代人口迁移提供的信息。二是强调后过程考古学研究个体、能动性和物质交集的价值。作者提出,就考古学理论而言,过程论和后过程论的争辩大体已经结束,现在的考古学思想以两者有趣而相互交融的方法为特点。第十三、第十四和第十五章的内容基本照旧,第十五章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严峻现状做了许多新的陈述。在“国际保护”一节中,特别介绍和称赞了中国金沙遗址和良渚遗址的保护和展示。
考古学的进展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重大发现,这主要凭借运气和材料的保存几率,另一个就是运用技术方法带来的新突破和新认识。从本版新增的内容来看,技术领域的突破比较醒目,其中分子遗传学成为近年来发展最为显著的亮点。第八版以相当笔墨介绍了付巧妹破译世界最古老现代人基因组的成果,认为对西伯利亚乌斯季-伊希姆股骨的遗传学分析,是迄今论证的具有高质量基因组序列的最古老解剖学现代人。此外,Y染色体数据为欧洲早期农耕人群的扩散提供了一种更清晰的图像。而在欧洲青铜时代初,与库尔干土墩墓相伴,从黑海北部草原迎来了进入中欧的颜纳亚游牧者。
新版的启示
本书自2004年第三版和2015年第六版中译本出版以来,受到了学界的重视和年轻学子的欢迎,对我国考古学的教学和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书有每隔四年进行更新和修订的良好传统,将国际学界最新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的进展和成果纳入编撰的内容之中,使得我们能够体会到这门学科发展的脉搏和亮点。然而,这本代表了国际考古学前沿和发展趋势的教科书在我国大体上被作为参考读物来对待,并没有将其看作是考古专业基础训练的起点。可能不少人认为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与世界各国有别,便把材料和目标的特殊性和民族性也延伸到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上。其实,学术只有是世界的,才是民族的,这可以从长城、故宫、兵马俑、敦煌和良渚等世界遗产得到佐证。
由于我国考古学目前主要采用的仍是文化历史学的范式,考古专业的基本训练和课程还是集中在田野发掘和材料整理上,对于至关重要的材料解释和历史重建并没有系统的方法论训练。而应对材料阐释的技巧构成了有别于考古学材料处理的技能和方法,而这种阐释和历史重建要比我们承认的难度更大。长期以来,我国学界认为考古材料的解释主观性太强,不值得提倡。这是因为,如果缺乏阐释上的技能训练,考古材料的解释就只是一种个人想当然的看法,难以做到科学的历史重建。我们需要了解,考古发掘和发现只是收集研究的基本材料,分类和年代学梳理只是研究的基础工作。材料本身不会告诉我们任何历史故事,需要我们像侦探一样来重建过去。所以,面对考古学历史重建的重任,我们必须重视考古材料的阐释问题,并应该成为我国考古学专业训练亟需加强的一个重要内容。伦福儒说过,考古学最吸引人地方就是邂逅重要发现的兴奋,它给人以难以忘怀的愉悦。但是,这不是考古事业中最重要和最有趣的部分。真正的挑战是把考古材料以一种相互关联和合理方式拼合起来,从中寻找意义并做出解释。这本教材对于考古学如何从材料收集,通过分析,做出理论的阐释,提供了非常全面和详细的介绍。
近年来,我国高校考古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视野虽然有了很大的扩充,但是其主线似乎仍沿着某种传统的惯性而持续。这种传统训练的弊端可以在许多年轻学子的论文上表现出来,比如理论思维的薄弱导致明显缺乏问题意识,考古学文化仍被视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概念,方法上仍侧重类型学分析,无论是器物还是科技方法都忽视背景信息的整合以提炼更多的信息,或就事论事试图用单一方法或技术解决所有问题,在解释上也没有实证的训练和逻辑推理的支持,结论表现为想当然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个人表述。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虚心聆听美国考古学家路易斯·宾福德在36年前对中国考古学提出的略显尖锐的批评,即中国的史前综合性探索还没有同全球更好地结合起来,大多数的研究被缺乏理论能力和研究技巧的状况所束缚。英国考古学家伊恩·霍德则指出,考古学家对理论不感兴趣主要是缺乏实证主义训练所造成的。
为了进一步缩短学科的差距,我国高校考古专业课程应该从本科开始训练学生基本的理论和方法能力,努力做到理论思考的前瞻性和指导性、研究设计的缜密性、发掘采样的目的性、分析手段的严密性、信息提炼的目的性和科学阐释的整合性。无论是史前考古学还是历史考古学都应当去探索和解决许多科学前沿问题,努力在理论方法上有所创新,并在解决特殊科学问题中获得重大进展,这样中国考古学才能对世界考古学产生重大影响并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第八版中译本的出版能够为我国考古学的努力方向提供一个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