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基提能 树立标识 争创一流 奋力谱写文博强省建设新篇章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杨建武

微信截图_20230228152002.png

上山考古遗址公园

微信截图_20230228152012.png

上山遗址发掘现场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进一步推动浙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文博强省”目标。为加快开启文博强省建设新征程,浙江省委、省政府于2022年12月8日高规格召开了全省文物工作会议。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作出批示,浙江省省长王浩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就全面加强新时代文物工作打造文博强省作出了全面部署。同时,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文物局签订了《关于加强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从8个方面的15个具体项目,争取到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此外,浙江省委、省政府还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文物工作打造文博强省的意见》《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两个纲领性文件。目前,全省上下正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推进文博强省建设任务,努力推动浙江朝着文博强省目标迈进。

打造文博强省,本质上就是要打造践行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的省域典范。真正的文博强省应具备以下内涵:

一是保护能力强。思想上,能全面树立起“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不可替代宝贵资源的突出价值,全社会对文物都怀有敬畏之心、尊崇之心、珍爱之心。机制上,严格落实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构建最严格、最完善的文物保护管理机制,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落实好“保护第一”原则。实践中,全面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形成严密精细的文物安全长效保护体系,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手段,系统保护各类历史文化遗产。

二是管理水平高。加强管理的关键之关键,是全面落实文物保护管理责任,切实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管理新格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能全面履行文物保护主体责任,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的要求,切实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把文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放在心上、抓在手中。相关部门同心同德,同唱一首歌、同下一盘棋,在队伍建设、财政投入、政策支持等方面为文物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文物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辱使命、尽心履职,全面提升素质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强化部门协同和科技创新,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方式、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文物保护管理,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实现精细化、精准化的文物保护管理。社会组织、企业、机构和个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构建多方参与、多元投资的有效机制,形成“文物保护、人人有责”“人人都是文保员”文物保护工作新格局。

三是价值挖掘深。这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对文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文物工作的基础。做到深入挖掘好、研究好、阐释好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时代价值,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精神品格等方面的契合性、相容性揭示出来,为推进“两个结合”、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支撑。既能全面深入地研究阐释,对文物资源及其背后蕴含的内涵价值进行全方位、深层次、体系化、立体化的研究,把文物蕴涵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讲清楚、说明白。又能生动有趣地传播,借助现代网络科技,推动文物资源价值的全媒体、融媒体传播,把文物资源的历史之重、文化之深、科技之妙、艺术之美以直观生动、鲜明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并通过科技赋能让文物触手可及,从而有效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

四是利用成效佳。就是要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好赋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更好助力文明交流互鉴。于浙江省而言,文物工作必须在省域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有所作为、展现担当。做到在“富脑袋”上有贡献,切实用好文物保护与考古成果,拓展文物资源利用深度广度,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让更多人从历史文化遗产中找到“文化认同感”“文化归属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做到在“富口袋”上有作为,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推动文物保护利用的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有效破除影响文物活化利用的体制机制障碍,统筹协调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的关系,以文物资源活化利用为切入口,推出更多“出圈”又“出彩”的优秀文化旅游产品,让广大人民群众依托文化遗产,实现富起来的愿望,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是发展活力足,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活起来”是一个目标性要求,也是过程性要求。树立“让文物活起来”的导向,在守好文物安全底线的基础上,想尽千方百计让文物“说话”,让文物走进当代生活,进入寻常百姓家,发挥凝聚民族之魂、增强国人骨气底气的作用。形成“让文物活起来”的风尚,在创新、创意上下功夫,让文物影像动起来、让博物馆展陈走出去、让博物馆文创产品“潮”起来,让参观文化遗址、文博展览成为一种生活新潮流、新时尚。练就“让文物活起来”的本领,全面改革创新推动文物资源活化利用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浙江的科技优势、市场优势,唤醒更多沉睡的文物,推动更多文物元素融入生活、融入产业。善于运用“文物+科技”“文物+创意”手段,创新多样化展示途径,让观众得到更多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打造一批“叫好又叫座”“好看又好卖”的文创产品。

浙江素称“文物之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史前文明到近现代,浙江文化弦歌不绝。考古证实,浙江是百万年人类史起源地之一,是一万年文化史的重要起源地,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历史上出现过数次文化繁荣发展的高峰,宋韵文化、阳明文化、和合文化、黄帝文化、大禹文化、南孔文化、吴越文化及浙学等优秀传统文化余韵绵长、影响深远;文物资源不仅数量众多、特色鲜明,而且年代跨度长、种类齐全,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1处、已登记备案博物馆420座,是名副其实的文物资源大省。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的高要求,对标党中央赋予文物工作的新使命,对标人民群众对文物事业赋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浙江文物事业发展水平较文博强省还有很大差距。为此,浙江打造文博强省的任务还很艰巨,亟需以逢山开路的担当、一往无前的劲头、扎实有效的举措,对症下药,精准发力,补齐短板;更要对标国家所需、浙江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方位推动浙江省文物领域实现制度重构、流程再造、系统重塑,形成高原之中有高峰的文物事业发展新局面。总的来说,就是要全面落实全省文物工作会议重要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文物工作打造文博强省的意见》,清单化分解落实各项目标任务,着力抓好以下三方面任务。

一是大力实施文博强省建设十大工程。2022年,省文物局根据省领导关于“提出一揽子‘文博强省’建设方案”的重要批示精神,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文博强省建设十大工程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通过实施文物“除险保安”工程,努力实现国有博物馆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率100%、国有博物馆和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建档率和“一点一策”机制执行率100%、文物安全隐患整改措施落实率100%、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覆盖率100%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设备设备覆盖率显著提升、培育护宝志愿者不少于1万名、文物火灾事故数量下降50%以上、重大文物法人违法案件数量下降30%以上、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盗窃盗掘案件总数下降30%以上的目标。通过实施文明探源实证工程,使浙江考古在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中国文化起源、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陶瓷文明起源与交流、浙江历史发展脉络等重大问题上取得关键性成果,形成一批具有辨识度的浙江文化标识,构建起考古学框架下的浙江古代大历史,全面展示浙江历史文化深厚内涵和独特价值,深入揭示浙江考古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通过实施世界文化遗产之窗建设工程,聚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浙江段)、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遗产地的集群效应,把杭州打造成独具魅力的世界文化遗产群落城市,形成具有浙江气派和国际影响力的对外展示窗口。引入前期程序重点支持和培育已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符合国家核心利益的预备项目,确保1-2项优先进入国家文物局正式提名序列。对省内具备世界文化遗产潜在价值的项目开展缺口领域研究,重点围绕考古遗址、工业遗产、儒家文明、乡镇民居等类别,培育2个以上项目增补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通过实施“百城千馆”建设提升工程,构建形成“大馆建强、中馆建优、小馆建密、微馆建活”的博物馆矩阵,5年内创成世界一流博物馆2家,国家等级博物馆总数达100家、A级景区博物馆总数达100家。新建博物馆200家以上,总数600家以上,乡村博物馆总数达1000家。实现每10万人(常住人口)拥有一座博物馆。推出陈列展览超12000个,社会教育活动超6.5万场次,接待观众量超3.5亿人次,陈列展览国家级精品奖项目3个以上,陈列展览省级精品奖项目50个以上。制定省级行业标准3个以上,开展5家博物馆文创国家试点,推出文创产品超10000种,形成20个以上自主知识产权文创品牌。通过实施“文物+”融合发展工程,全面推动文物与旅游、文创、互联网、城乡建设等融合发展,有效推动文物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现代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资源,力争到2027年率先形成文物资源与当代经济社会互促共进、相融共生的良好局面,探索走出一条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物资源的新路子。通过实施“浙里文物”数字化改革工程,全面构建以“125X”为主要内容的全省文物数字化综合应用体系,1即建设1个“浙里文物”应用,2即构建形成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文物数字化治理体系和普惠共享、优质便捷的文博数字化服务体系,5即围绕文物事业管理、文物安全管护、文物保护修复、文物考古研究、文物活化利用5个重点领域,X即打造一批“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文物数字化应用场景,构建全省文博应用超市,同步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通过数字化杠杆全面撬动文物工作重点领域体制机制、业务流程、工作体系的系统性重塑,率先形成高效善治的文物数字科技创新高地。通过实施文物基因解码传播工程,全面推进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解读,推出浙江文物价值研究著作50部以上,着力打造形成一批凸显浙江文脉、浙江元素的文物研究标志性成果。深入实施浙江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充分发挥省内外媒体矩阵的作用,聚焦特色文物资源,全方位传播弘扬浙江优秀传统文化,推出浙江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50部以上,全面提升浙江作为“文物之邦”文博强省的知名度、美誉度。通过实施文物科技创新工程,实现全省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跃升,文物领域授权专利新增60项,文物行业标准新增20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新增2项以上,省部级奖项新增2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新增1家,联合国内顶尖科研机构争取文物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目标。通过实施革命文物守护弘扬工程,实现打造“一库一中心”革命文物理论研究格局,建成1个革命文物专家智库和1个协同研究中心,推出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形成一批革命文物标识;梳理一批浙江特色的革命文物资源,开展浙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革命文物资源专项调查,凸显浙江在全国革命文物资源格局中的独特地位;实施一批革命文物保护项目,立足闽浙赣、浙东两大国家级革命文物保护片区,推动实施一批革命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形成动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储备库;打造一批革命文物展示利用典范,争创10家以上革命历史主题国家等级博物馆纪念馆,打造浙江特色的红色精品展馆20个、精品展陈50个,打造“红动浙江”革命文物活化利用区域品牌的目标。通过实施文物国际交流合作工程,实现实施国际文物保护考古援外和联合攻关项目5个以上,每年推出文物外展精品10个以上,建成重量级文物国际合作基地5个,培育国际文化遗产领域知名专家5人,构建“平起平坐、平等对话、平分秋色”的浙江文物国际合作新格局,打造中国文物国际表达的“重要窗口”的目标。

二是奋力争创世界一流文博机构。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实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计划”“建成一批世界一流考古机构、考古专业和考古实验室”。为此,浙江研究提出了文博机构“双一流”创建计划,明确了争创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和博物馆至少各1家以上的目标。目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中国丝绸博物馆,以“对标世界一流、展现中国特色、突出浙江内涵”为标准,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创建计划。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计划以建设浙江考古与文物保护基地为主抓手,着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考古标本库房、科技考古实验室、物质文化基因库、考古工作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系统,大力培养一批业务精专、富于创新的世界一流考古专业技术人才,培育3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顶尖的研究团队,争取在世界文明起源、稻作农业起源、海洋开发利用和陶瓷研究等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全面提升浙江考古在世界考古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率先建成世界一流考古机构。浙江省博物馆计划抢抓之江新馆建设重大契机,对标世界一流,全方位推进现代化场馆建设、国际型人才队伍培育、国际性研究成果打造、特色藏品体系构建、精品展陈策划等工作,全面提升现代化、数字化、国际化水平,打造具有浙江风范、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计划以全面整合发展杭州馆、安吉馆联动创新发展,努力攻坚世界一流学术成果、科教服务、标杆品牌,进一步提升在全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的影响力,努力打造成为展现浙江风貌、传承生态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场馆,跻身世界博物馆先进行列。中国丝绸博物馆计划充分发挥“全链条、研究型、国际化、时尚范”特色,通过打造一流收藏、一流展览、一流传播、一流科研、一流团队、一流管理,成为空间环境优美、公共服务优良、展览展示优质、馆藏体系完善、学术研究深入、文物活化利用有作为、国际国内影响力强的代表中国特色、引领行业发展的全国首批世界一流博物馆。同时,省内具备相当实力的国家等级博物馆、“中字号”博物馆和特色专题博物馆,也正朝着世界一流或国内精品博物馆的目标努力,在全省上下已形成争创一流、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三是努力打造一批中华文明浙江标识。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在2023年推选公布一批反映中华文明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标识的部署,浙江提出实施中华文明浙江标识行动,并以此作为浙江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一项重要举措,写入了2023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在2月中旬召开的全省文物工作培训会上,浙江省文物局对这项工作也进行了专题部署,要求全省各地各单位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会,以志在必得、力争多得的决心,力争实现至少2家列入国家名录的目标。一方面,着力推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管理实现新突破,打造世界文化遗产浙江标识。国家文物局计划在2023年更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浙江确保要在已列入项目不调出的基础上,力争上山文化遗址群列入其中,推动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列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同时,要大力提升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良渚古城遗址、大运河(浙江段)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努力把良渚打造成为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典范和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并支持杭州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群落城市。另一方面,着力推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取得新成果,打造“文明之源耀浙江”品牌。深入实施浙江考古“启明星”计划,持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着力点亮上山、河姆渡、良渚等三颗“启明星”,特别是要高规格举办好良渚论坛和河姆渡遗址发现50周年纪念活动等系列活动。深化浙江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研究,构建浙江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夯实浙江作为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发源地的证据。深化丝、瓷、茶、漆及吴越文化、瓯越文化等浙江特色文化考古研究,成就更多文化之源、全国之最、世界之最。加强海洋考古,推进海洋文明溯源演变研究。深入推进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完成宋代文物资源专项调查,深化南宋临安城——宋六陵、瓷窑址以及石刻造像考古研究。同时,浙江省文物局正在积极争取将文博强县(市、区)创建列入省级创建示范项目计划,并在宁波市海曙区、龙游县先开展创建试点,通过创成一批文博强县(市、区),逐步实现打造文博强省的目标。

(作者系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42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