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建筑最精美、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它综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建筑学、美学、哲学、景观学、丧葬祭祀、宗教、民俗等文化要素,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日前,《清东陵文物保护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并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予以公布。该《规划》是做好清东陵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基础规划,是作为清东陵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律性指导文件。
清东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前执行的是1991年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理论与历史名城规划研究所编制,1992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复,2003年进一步修编的《清东陵总体规划(2000年-2020年)》。2011年,国家和河北省、市文物部门考虑到规划已进入中远期阶段,遗产地环境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较20年前都已发生较大变化,原规划实施效果待重新评估;同时,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要求也更加成熟和完善。因此,清东陵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从宏观策略到具体措施,都需在原规划基础上,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最新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依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的标准,由清东陵文管处启动本次《规划》编制工作。相较之前,此次《规划》的性质更加明确、内容更加客观可操作、广度和深度更丰满、区划管理更加细化精准并将实现数字化创新运用。
据了解,文物本体、附属文物、历史环境均为《规划》保护对象。《规划》目标即为实现清东陵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真实、完整地保护清东陵及周边同时期的密切关联的相关重要历史遗迹的全部有形物和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实现合理利用,创造条件展示其文化价值与内涵,谋求文物保护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关系。《规划》将坚持依法保护清东陵,着眼长期有效保护,合理适度的展示利用,注重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规划》涉及总范围为80平方公里,其中主陵区76平方公里,北面沿昌瑞山主峰分水岭(明长城遗址)为界向东至马兰关,向南至烟墩山东山脚沿象山、天台山分水岭,向西至黄花山分水岭与古长城交界,还包括4平方公里陪葬区和马兰峪公主陵周边区域。《规划》分为近(2022年至2025年)、中(2026年至2030年)、远(2031年至2035年)三个阶段。
《规划》明确提出保护区划统一管理规定:保护区划的管理措施作为《规划》及清东陵地区城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执行;保护区划、管理规定和展示利用功能等方面的变更必须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的规定程序办理;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清东陵保护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依法管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保护配套工程和其他建设工程执行相应的报批程序;管理体制须执行有关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与实际保护需要不适宜的,根据实际逐步进行调整。
《规划》实施后,对清东陵的保护管理工作将带来哪些变化?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规划》由总体规划调整为专项保护规划,凸显保护管理。《规划》对清东陵陵区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边界以及陵寝、墓葬的名称都作出梳理和规范,分区分级管理精细,更加有利于清东陵的保护和管理。目前,清东陵陵区范围内有22个行政村,2万多居民,陵区内村庄众多,既是保护区又是居民区,如何处理好民生、稳定与保护、发展之间的关系?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在保护区保护是基础,要严格依法管理,严格规范居民生产生活行为,严格禁止破坏文物,使区域居民自觉养成保护文物的习惯。其次,项目经营能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但审批与建设需要严格管控,让保护与发展不发生矛盾冲突。文物既是保护对象,又是财富资源,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与文物保护交织在一起,息息相关。《规划》在最大限度上保障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让群众参与到保护中来,群防群治,在保护中谋发展。使文物保护与民生、发展相得益彰,从而实现和谐稳定,这也是这次《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保护区划中,保护范围增加了一般保护区,进一步加强文物本体及紧邻周边的保护。建设控制地带从原有的两级增加为三级,保护的同时兼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实现合理利用。再比如,科学精准调整保护范围内地类,采用清东陵——世界文化遗产地“2.4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为基础图版,在此基础上按文物保护实际要求适当增补,以满足文物安全距离、满足文物保护设施建设、避免造成社会问题为标准。
《规划》公布后,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及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保护清东陵文物本体及环境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