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颂
浙江文物标识度与展品遴选
董淑燕
“越颂”展的主题是浙江文物的交流和传播。越地独特的文明印记和文化符号,在中国历史和文物图景上构建了重要的一环,不仅在浙江当地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宝藏,更是流布全国甚至远及世界各地,印下深浅不同的标识。展览采用类型学和历史叙述逻辑相结合的框架,以文物传播动因和途径为主线进行梳理,选取全国各地遗址和墓葬中出土、来自四十家考古文博机构收藏的共计148件(组)具有代表性的浙江元素文物共同展出,还原不同历史时期浙江文物的传播和交流,构建中国文物地图中的浙江脉络,解读更丰富和广阔的浙江地域文化,展现越人精神的蓬勃生命力。
“越颂”展共分为五单元十类器物。第一单元“信仰·征战”,展示良渚文化玉琮所代表的信仰体系从史前至宋代的多元传承,和春秋战国越王剑所代表的越地铸剑工艺和越人逆境图强的文化品格。第二单元“技术·进奉”,展示东汉晚期在浙江上虞越窑首先创烧成功的成熟青瓷,和晚唐吴越时期越窑青瓷工艺史上最负盛名的秘色瓷器。第三单元“永充供养”,展示在吴越崇佛背景下,金铜阿育王塔和《宝箧印经》等雕版印刷制品的流行和传播。第四单元“商品·贸易”,展示在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兴盛的背景下,宋代湖州镜、温州漆器、宋元龙泉窑瓷器在全国及海外的风靡和流通。第五单元“湖山佳处”,以浙江地理和文化标识的西湖作为展览的尾声。
“越颂”展围绕浙江文物交流和传播的主题,在文本展示和器物遴选上,着重抓住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更注重标识性器物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生命力
展览的题目是“越颂”,“越”代指浙江,“颂”是展览意图传达的浙江文化的精神。展览选取的十类器物,一部分起源于浙江,例如越窑青瓷。瓷器是中国重要的文明基因和文化标识,浙江是瓷器的原产地,但浙江青瓷在中国乃至世界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不止步于起源。展览更加重视的是这类器物在浙江的地域条件和文化积累之下,达到技术的高峰和生产的繁荣,并且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传递出去,甚至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续下来,可以是器物本身,也可以是器物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例如第一类器物琮,是所有十类器物中表现内容最丰富的:玉琮在新石器时代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达到顶峰,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传播到全国各地,又在战国秦汉时期作为黄琮礼地的六器之一出现在祭祀活动中;而且琮形器的改制品或仿制品贯穿了整个古代历史文化时期,并在宋代复古之风的影响下作为一种仿古的瓷器器型,出现了各种材质。
琮的这种跨越时间、空间、材质的多元传承,表明这类带有浙江本土文化印记的器物以及器物背后的浙江地区的人,是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它所包涵的意义更加丰富和多层次。这是“越颂”展的初衷,也是浙江文物辨识度的最重要的体现。
通过考古发掘出土器物展示地域特色和扩展途径
科学考古发掘出土器物能最有效地反映文物传播和交流的路径。“越颂”展涉及的文物器类和时间跨度相对宽广。十类器物中除了越王剑、阿育王塔和温州漆器,由于器类性质和保存条件限制的原因,数量相对有限,其余几类器物数量和选择面皆较为广泛。除去少量湖州镜由于镜铭附带了丰富的产品信息,及书画作品的特殊性,展品超过95%来自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并以此来展示地域特色和交流扩展途径。例如龙泉窑瓷器,是宋元时期商品贸易的大宗,各地发掘的出土的龙泉瓷器数量巨大,在展品选择上,首先展示浙江当地出土的从北宋至元代各个时期的代表性器物,如龙泉当地北宋纪年墓出土的代表龙泉青瓷制作技艺走向成熟的淡青釉五管瓶、松阳窖藏出土的南宋粉青釉凤耳瓶、青田窖藏出土的元代豆青釉葫芦瓶及浙江省博物馆独具匠心的镇馆之宝舟形砚滴等。
其次关于龙泉瓷器的传播,选取了三个代表性考古发掘地点,一是位于南宋潼川府路腹心地带的今四川遂宁金鱼村窖藏出土的龙泉瓷器,代表内陆长江沿线西传贸易路线的高峰;二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窖藏出土的龙泉瓷器,这是中原通往漠北的交通要道和商贸交易的重要场所,作为草原丝绸之路东端的重要起点之一,进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第三是江苏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出土的数以吨计的元代中晚期精美龙泉窑青瓷器中的代表器物,遗址作为外销瓷仓储地和海运重要中转地,填补了元代海外贸易相关遗存的空白。这三个重要的节点从不同的时期和传播途径,以少量的文物展现最大视野的文物传播和交流。
“湖山镌永——杭州西湖历代摩崖题刻拓本展”策展心得
魏祝挺
近日,由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指导,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西泠印社主办,至微堂协办的“湖山镌永——杭州西湖历代摩崖题刻拓本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西湖美术馆开展。
杭州西湖,自唐宋以来被白居易、苏东坡等文人发现其景观价值,逐渐成为中国著名文化景观。沿湖诸山,奇石遍布,历代文人题咏殆遍。现存最早的题刻为唐天宝六年(747)作品,距今已有近1300年的历史。源少良、卢元辅、萧悦、沈辽、郑獬、王廷老、苏颂、苏轼、徐兢、贾似道、周伯琦、方豪、孙克弘、洪珠、康熙帝、乾隆帝、钱泳、赵之琛、吴大澂、吴昌硕等历代文人,游赏题咏,最终形成了上千处的西湖摩崖题刻景观。
西湖摩崖题刻,是一千多年杭州西湖景观发展史的实物见证。最早的唐代题刻主要集中在天竺寺、定山风水洞等地,五代吴越题刻主要以造像记为主,宋代题刻主要集中在飞来峰、南屏山、烟霞岭等地,元代的题刻多为造像记,明代题刻则以大字榜书为主,清代时更由康熙、乾隆两帝题刻西湖十景、龙井八景等景观,最终奠定了后世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格局。
宋代西湖游览题名,相比唐五代时期,在数量和分布上大大增加,记载了宋代文人对西湖景观的探索和新发现,是本次展示的重点。如杭州知州苏轼在大麦岭题名中记录,“同游天竺,过麦岭”,走的是一条从凤凰山杭州州治,经南屏山,过大麦岭,到达飞来峰天竺寺和灵隐寺的游览路线。这条路线贯穿西湖南山和北山,既可一览西湖之胜,又可遍历灵竺之幽,最后于寺院中投宿,完成充实的一日之旅。
本次展览策划长达两年。从2021年之初,访石团队就开始踏查杭州西湖的每一处摩崖题刻。从吴山、凤凰山、将台山、慈云岭、玉皇山、南屏山、大麦岭、风篁岭、南高峰、石屋岭、烟霞岭、飞来峰、宝石山、栖霞岭、孤山到定山,每一处都详细记录,一一确认摩崖题刻现状。并对比《咸淳临安志》《武林金石录》《武林石刻记》《武林访碑录》《两浙金石志》等方志和金石志资料,确认题刻的历代沿革和考证。
在确认西湖摩崖题刻现状的同时,策划团队还在博物馆库房中查询馆藏老拓片。1929年至1937年期间,丁仁、王福庵、叶为铭为首的西泠印社学人,以“古物保管委员会浙江分会”的名义,寻访并制作了数百件西湖摩崖题刻和碑刻拓片,为后世留下了现存最完整的一套拓本资料。其中的钱镠慈云岭开路记、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神道碑、苏轼智果院题名、韩世忠翠微亭题名、孙隆烟霞洞诗刻、董其昌永明塔碑等后世不存的摩崖和碑刻,拓本有幸得以传世。1949年后,王福庵等将这批珍藏拓本捐赠给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由浙博保管至今,成了本次展览的主要展品来源。馆藏不足的部分,则由其他合作主办方的藏品和新拓品补齐。
展览面积共1200平方米,分城内诸山、南山、飞来峰、北山和定山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中再细分出32处景点,共计展出摩崖题刻拓片208件。每处景点内展示多则十余件,少则一件题刻拓片,依时代排序,反映每一处的景观生成历史。
所有的拓片几乎均未托裱。尤其是百年前的旧拓本,也不允许托裱而改变现状。这就为展示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因为拓片摊开后难以悬挂。最后采用的办法是,柜内展品用亚克力条压边,柜外展品用亚克力条压边后再用亚克力板覆盖保护。其中有四件作品柜外展品的尺寸在三米以上,专门订制巨幅玻璃覆盖保护。
配合展品的说明牌上,写有题刻的名称、年代、藏品来源、实地位置、释文、考证等详细的内容。释文和考证,是一般金石碑拓展尽量回避的,一方面是因为展签容纳不下太多文字,一方面是因为释文繁琐,而考证容易出硬伤。策展团队将展签尺寸放大,展示部分篆书题刻、漫漶程度较高题刻的释文,并为每一件展品进行了考证和书法评论。这也是建立在本展览长达两年的策展调研,以及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基础上的。
展览同时绘制各片区现存摩崖题刻分布图,分景点介绍,方便观众在观展之余进行寻访和游览。展厅的放映室内,播放一部时长十分钟的策展手记纪录片,跟拍了这两年的实地调查探访、策展思考、学术探讨、库房调查、拓片制作等全部进程。展览同步出版同名图录一部,收录所有展品的同时,附有五篇为本次展览所撰的学术论文。希望能够通过本次展览,展示西湖摩崖题刻的历史和现状,分析西湖景观的生成和变迁,丰富当代杭州文化旅游的新视角和新路线。
跨文化交流中地域文化的传播与表达
——以浙江省博物馆“南宋人的一天”
对外交流云展览为例
胡慧媚
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浙江省博物馆承办的“南宋人的一天”对外文化交流云展览自2022年11月起陆续在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海牙中国文化中心、巴基斯坦中国文化中心、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爱尔兰中国文化中心、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上线。展览聚焦南宋时期临安城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以游玩体验的视角切入,带领外国观众感受南宋时期精致开放的文化环境和南宋人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美学。
南宋时期的临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贸易繁荣、商铺林立,南宋人的生活图景令人神往。展览打破常规展览分几个独立单元的模式,沿着十二时辰的时间脉络,以从早到晚的时序为线索,展现梳妆、朝食、泛舟、抚琴、品茶、蹴鞠、宴饮、看戏、购物、赏灯、焚香、睡梦等生活内容。同时汇聚来自浙江省内九家博物馆的66件(组)宋代生活器具类数字文物,并通过视频、音频、动画、图像对比等辅助展示,拓展至南宋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与人文景观,生动有趣地传播宋韵文化。
作为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南宋人的一天”云展览立项之初的观众定位便是西方观众。由于不同国家民族间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实践存在差异,异质文化之间存有天然的思维隔膜与知识壁垒,因此展览需采用易于被西方观众接受的表达方式与表现形式,并基于展览内涵进行解码转译,编写有利于展览内容跨文化传播的展览语言。同时,作为一个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展览担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不能一味迎合而失去本色。基于以上认识,展览在策划与执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展览语言追求通俗易懂
展览语言是展览信息有效传播的重要载体,包括切入的角度与表达用语的选择。因此需要针对目标观众的文化背景来确定展览文本的基调,即深浅程度。基于对目标受众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水平的预估与不同地区社会生活共性的考量,展览首先将目光聚焦在娱乐生活上,用令人轻松愉悦的内容展示南宋文化中最令人向往的部分。在编写展览文本时,尽量避免需要二次说明的术语并尽可能贴近生活。
除展览语言通俗易懂外,展览对文物的选择与阐释原则也保证生活化大于学术性。展出的数字文物充满生活气息,这些历史文物最初都是古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它们有生活的温度,有具体的摆放空间、使用者和用途。因此在编写文物说明时,淡化了器形描述、工艺技术等信息,重点告诉观众它是做什么用的,当时是什么人在用它。
为了让这些信息更加生动具体,展览还以动画的形式展现文物结构、演绎文物使用过程,比如展示香炉的内部结构并演示其飘出青烟,给茶盏斟上茶并与盏组合在一起等,尽可能直观地整合与呈现文物承载的信息。
展览内容体现中西对望
南宋文化给今天的城市与生活都留下深深的印记,“南宋人的一天”云展览为观众开启一段亲切的“穿越之旅”。为引发观众的兴趣,展览首先通过一个短视频带观众“入境”,并在第一幕向观众提问:“假如给你一艘时间飞船你想回到哪个时代?”随后是一张从21世纪穿越至13世纪的时空船票穿梭于三维动画模拟的南宋临安城的画面,船票从城市的上空出发,飘过街市,越过人群,穿过建筑,再回到城市上空,最后定格为云展览的启动页。
启动页上的先导片引导观众在参观前初步了解南宋的时代背景,快速进入到展览的语境中。先导片在展现南宋人生活风貌的同时融入了中西关联对比的元素,比如相同历史时期两地风物的关联与比较,罗列东西方文明中与“12”有关的文化元素等。作为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体现中西对望是展览的努力方向之一,希望以此拉近与外国观众之间的距离。除了先导片外,场景导语与延伸短视频也加入了对比元素,比如蹴鞠与足球、点茶中的茶百戏与咖啡拉花,这些关联点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超越时空的“默契”。
古今相照是展览为拉近与观众距离的另一个努力方向。在“西湖泛舟”部分,展览将南宋画家所绘的西湖十景图与当代摄影大师拍摄的西湖十景置于同一画框中,观众可以通过滑动中轴线进行对比与欣赏;延伸短视频里,展示了今天仍能品尝到的各种南宋美食以及由南宋流传至今的灯彩与戏曲。在凝望与回眸中带观众领略宋韵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
展览设计凸显中国元素
作为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南宋人的一天”云展览的视觉呈现体现了浓郁的中国风,既展现复古典雅的气韵,又传递与当代审美相碰撞的灵动。本展览针对设定的十二个生活场景,选择了十二幅宋画,并以宋画为蓝本,通过动态化创作进行情境再现,将十二个生活场景融合成一幅有声的动态“生活长卷”。观众打开长卷,便进入到展览营造的中国文化场域中。
虽然目标受众是国外观众,但每种语言版本的展览启动页上,展览标题设计均以中文为主体,并搭配多语言外文翻译,着重体现汉字的书法艺术。“南宋人的一天”六个字集自宋末元初浙江著名文人赵孟頫的书法作品,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较高水平。
“十二时辰”是本次展览贯穿始终的逻辑主线,因此对主页面上代表十二时辰的汉字进行了突出醒目的设计,使其成为串联展览的点与线,以及代表展览主线的文化符号。同时为了利于信息传播,旁边也标注了与24小时计时法对应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