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文物的研究阐释工作,让历史走出来、文物活起来,就要更多讲解员、翻译员和传播员,通过大众传媒手段把考古的名词、术语传播给公众,为公众了解考古工作架起一座桥梁,这也是新闻媒体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近年来,依托互联网和移动直播的技术手段,四川三星堆和陕西石峁遗址、西汉霸陵等考古项目通过移动直播的形式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也让遥远不易接近的考古现场和大遗址一步步贴近观众。
一
公众考古的媒体传播具有“偏”“冷”“生”“硬”的不利因素。
“偏”指的是传播的题材专业性强,观众容易产生距离感;“冷”指的是传播的受众范围面窄,信息传播封闭、冷门,不容易出圈;“生”指的是传播的内容生僻复杂,不容转换成为通俗语言,也不好阐释和发挥;“硬”指的是传播的文案僵硬死板,观众不容易直接读懂和理解。
具体到公众考古媒体传播的实践中来看,史前考古的题材尤其是涉及旧石器、古人类方面的内容,就不太容易给观众讲明白。这类报道如果直接给观众讲遗址的地层关系、讲石器类型、讲文化分期,观众可能知道它很重要,但不容易看得懂,因为考古发现固然重要,但是无法和他们建立一种联系。这种报道更多地就要从细节出发,或者从更宏观的意义层面出发。比如通过石器的加工痕迹,说明古人类和我们现代人一样,主要都是右撇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拉近公众与考古成果之间的距离,这就是一种翻译和阐释的技巧。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要注意适度转换考古专业术语,注重表达和传播的准确性。
公众考古既要传播的准确、专业、科学,还要让观众都感兴趣、看得懂;既要专业性又要通俗性,两方面相结合,才能做好考古成果的阐释和传播。
二
借助4G、5G+互联网技术和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普及,公众可以更便捷地通过新媒体移动端,获取最新的图文和视频信息。以微博、微信和各类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应用程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阵地。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短视频、移动直播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实现快速高效的信息传播。新媒体移动直播与考古、文博领域相融合,产生一批具有传播力、影响力的“爆款”传播产品,也为公众考古的传播带来新机遇。
除中央级媒体以外,四川、河南、陕西等省级主流媒体也非常重视考古与文物相关的全媒体报道。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组建全媒体传播团队,专门进行考古与文物相关的视频新闻和直播报道。
2020年3月6日,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联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大型全媒体直播《云游兵马俑 探秘兵马俑一号坑秦国军队》。3月19日、3月20日又推出两场“云”游兵马俑系列直播“兵马俑出土兵器首次展示”“兵马俑绿面俑首次直播”。直播展示平时难得一见的绿面俑、错金兵器等珍贵文物,通过专家讲解使观众得以近距离地看到文物的细节。这几次直播被《人民日报》、央视网、国际在线陕西频道、国际视频通讯社频道、柬埔寨东盟头条新闻网、柬埔寨柬中时报等多家中外媒体参与直播或转载。三场直播累计综合传播量超过7102万次。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推出移动直播“石峁文化考古新发现 探秘4000年前史前石城和贵族墓葬”,通过考古探秘式的直播,为移动端网友展示石峁遗址和寨山遗址的发掘与保护、高等级墓葬的清理与提取,还特别介绍科技考古的应用和贡献。这次直播同样在网络上引发传播热潮,有近百万网友在线观看,《人民日报》微博、人民网微博、央视新闻App、央视新闻微博、澎湃新闻等央级媒体以及市县融媒全网同步发布,多名历史博主也积极转发。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超6000万人次。
2021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通报汉文帝霸陵的考古研究成果,确认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推出全媒体直播节目,通过考古发掘现场配合三维模拟动画等展示方式,多角度呈现此次考古新发现。大量考古发掘全程不同节点的视频资料也以小片的形式进入到直播中,让直播中展示的材料准备更加全面充分,直播展现汉文帝霸陵的求证过程,也体现考古工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该直播节目同时也在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引发爆款刷屏效应,相关微博话题“汉文帝霸陵被发现”位列当日热搜榜首位,阅读量达4.5亿,全网总阅读量已近17亿。
三
从1998年考古工作者与媒体首次尝试通过卫星信号电视直播法门寺地宫,到2015年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的电视、网络直播,再到近两年中央、地方主流媒体对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包括博物馆展览的全媒体移动直播,公众考古移动直播从内容、技术、呈现方式、传播渠道等各个方面已经逐渐走向成熟,移动直播的优势也已经体现出来。
第一,移动直播的传播形式具有原生态的特性,能够让直播人员在现场第一时间把考古现场最原生态的视频、音频通过互联网技术传播到每一个用户的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直播的内容传播具有即时性,考古发掘现场往往是动态的、未知的,随着发掘工作的进行往往惊喜不断。移动直播能够将考古现场直接传播给观众,省去编辑制作时间。最能够保证传播的及时和迅速。第三,移动直播的操作上具有灵活性,它并不需要操作人员具有专业的媒体从业背景。技术手段上只需要一台功能正常的智能手机,以及稳定的移动网络信号,就可以通过相应的APP进行直播,操作方便灵活。第四,移动直播实现与观众的互动性。通过提问、评论、弹幕,甚至是点赞等形式,实现与观众的实时交流,增加传播的互动性,极大地提高公众的参与感。移动直播从自身的特点上,很大程度地弥补以往公众考古传播“生、冷、偏、硬”的缺陷与不足,配合AR、VR技术,以及“云直播”“慢直播”等不同的移动直播方式,让公众可以通过更多途径深入了解甚至参与到考古的相关实践中。
随着近年来公众考古移动直播越来越多的涌现,很多中央级媒体、省市级媒体,甚至很多自媒体也加入考古文博类直播的队伍中。更多媒体的参与,一方面带来公众所喜闻乐见内容,带来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更大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存在很多风险和不足,在直播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首先,移动直播流程相对简单,普遍缺少编辑环节的管控,现场存在不可控因素,如果没有应急预案,就容易带来传播风险。其次,移动直播高度依赖网络信号的覆盖及传输的稳定性。一些田野考古现场及遗址类博物馆由于坐落于城市郊区,信号差,所以很难进行实时直播,只能依赖信号稳定成本更高的SNG卫星信号实现推流直播,或者提前录制成“假直播”在新媒体端直接播放。第三,移动直播容易对现场造成潜在的干扰,直播技术滥用容易破坏现场管理秩序。比如2021年,汉文帝霸陵考古项目公布,一批自媒体也带着直播设备,带着无人机、自拍杆试图靠近发掘现场,造成对正常考古工作的干扰。
考古的移动直播还应该避免出现低级错误的情况,如一些直播参与人员出现过直接用手触碰文物的情况;同样,个别工作人员不注重安全防护,深坑里不戴安全帽的情况也时有出现。此类不专业的细节问题必须引起重视,注意避免。
另外,直播现场是瞬息万变的,直播参与人员要做好应对现场出现突发状况情况的准备和预案,防范出现播出失误和隐患。总之,媒体移动直播要注重直播内容策划,完善直播流程;优化传播手段,构建融媒矩阵;强化主流价值引领,避免低级失误与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