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善也;祥,福也。“福”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祈求和表现形式,“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福建省是全国唯一以“福”命名的省份,“福”文化在福建有着深厚底蕴和历史传承。新春之际,福建博物院与天津博物馆精选近200件(套)以吉祥为主题的文物,联合故宫博物院、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共同打造“福安常乐——中国古代吉祥文物展”,展览通过“福、禄、寿、喜、财”五个部分对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和福建“福”文化中内核的研读,解码传统“福”文化,引导人们不仅要继承传统“福”文化的精髓,更要勤修私德,要祈福、求福,也要造福,以期把“福”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展期为1月17日至4月16日。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古已有之。祈福禳灾、趋吉避祸,代表着社会对和谐、安宁、团圆、美满、奋进的追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它们凝聚成了福、禄、寿、喜、财等吉祥符号。以此为主题进行的艺术创作,在文物上表现得极为丰富多样,并通过时间的积淀传承久远,直至今天。每当欢庆时节,我们更能深切体会它们所带来的富丽与典雅,并感受到对生活充满热爱、对生命充满敬畏的人民精神世界中的祥和美好,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人间烟火气息。
福,是吉祥意义最丰富、最集中的代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最翘首企盼的便是福。其概念非常宽泛,民众对幸福观念和价值的判断标准也各有不同,但对幸福的追求却能够通过集体认可的载体来体现。
禄,即俸禄、俸给。又引申为官职、爵位。其也代表了人们所向往并努力追求的一种吉利祥瑞。
长寿是人生的企盼,是生命力的象征。自古以来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追求长生不老,表现出对生命长存的渴望。中华民族对“寿”的重视和近乎崇拜的态度,不仅源于对生命的珍视,还深刻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长幼尊卑的观念,以及长生即富有经验和智慧的认知。
人生中可“喜”之事众多,尤以获得美好姻缘和昌盛子嗣为人们所渴望。它不但是人类生存的命脉,也是古代社会秩序、伦理道德的基础。在我国传统的吉祥文化中充满着对婚姻喜庆吉利、和谐长久、早生贵子的祈祝,表达出人们对生命繁荣的盛赞。
“财,人所宝也。”生意兴隆,日进斗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渴望在自己的努力和神灵的护佑下得到富足安稳的生活,在满怀憧憬的吉祥意境中获得财富的希冀。
吉祥的信仰和意识,鼓励人们积极面对人生,追寻幸福的生活,在维系社会规范、实现人生理想等方面都提供了向上的动力,也使吉祥文化在古代社会成为积极正面的主流之一。今天,人们依旧期盼社会祥和稳定,并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相结合,为此而不懈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