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博物馆中的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文博系统的图书馆事业要实现跨越性发展,应创新管理发展理念,推进文化传承持续融合发展。本文拟以探索研究“博物馆中的图书馆”进行可持续性、专业性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为切入点,就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在此方面建设的成效,以及对“馆中之馆”建设的未来展望等进行分析与探讨。
创新建设知识资源共享体系
目前,在政府相关职能机构的统一规划与组织协调下,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通过项目推进知识资源共享体系建设,并取得显著进展。
2022年1月21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正式揭牌“候鸟”人才工作站,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文化事业发展”,在促进博物馆发展和推进海南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候鸟人才资源共享聚集模式,以“合作与共赢”为目标及途径的“智囊团”模式,通过馆内外有效信息沟通,起到一定示范推广成效。同时,作为文博行业文化知识人才的精神“粮草库”——“博物馆中的图书馆”也得到充实丰富。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实施馆内人才轮岗,馆际间交流学习,不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并初步设立由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馆内人才储备组建的“知识人才库”。作为“知识人才库”的学术委员会,与“博物馆中的图书馆”信息资料库建设进行融合发展,将不同专业及领域的信息反馈与资源共享相结合,灵活创新探索“双库联盟”共发展模式。
依托成功入选“2021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主题旅游项目以“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战略为中心,以南海文化为发力点,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南海人文历史、自然生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及海上丝绸之路等。自2018年4月26日开馆以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办了“南海鲸灵——馆藏鲸类标本展”“南海自然生态陈列”等原创展览以及国内外引进主题展20余个,活态呈现中国渔民在南海耕海牧渔的历史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展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与旅游吸引力。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世界研学旅游组织合作认证基地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是文化和生态旅游相融合的旅游新热点,吸引观众160余万人次,已成为海南旅游新名片。
近年来,为进一步传播博物馆文化,充分利用展览项目内容优势,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根据相关展览项目内容进行了文物图录撰写、出版与收藏、采取赠予式馆藏文献传递模式,加强单位间交流合作与宣传推广。目前,博物馆通过灵活创探与高校间、公共图书馆间进行馆藏资料互赠借鉴的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博物馆中的图书馆”图书资料阅读推广的公共职能。
总体上讲,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知识资源共享体系创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优势项目亦具特色,在其知识资源共享体系创新建设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通过开展知识资源共建共享的代表性项目,成功连接国内外专家学者,“聚智聚注”将丰富的知识与优质的资源呈现给广大观众,使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渗透式发展”改善了因其自身性质而决定的馆藏图书资料范围及服务对象的发展局限性。
“馆馆相融共赢”“馆馆合璧发展”的模式成为颇具特色的优势项目,使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在文化事业领域成为日渐闪耀的新星,同时对于“博物馆中的图书馆”来说,“双馆共融发展”的示范推广及进一步开放发展为其提供了前进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未来创融展望
为进一步提升公众文化品质活动,作为连接博物馆与社会大众的资源纽带和信息桥梁的“博物馆中的图书馆”,支撑并承担着博物馆“文以载道”的社会使命。因此,“博物馆中的图书馆”应从其不同学科领域多重维度视角下,整合博物馆内部资源。既要有“广面综合性”,也要有“纵深专业性”,二者为博物馆读者观众提供广泛的选择与支持,真正做到“让图书资料活起来”。
文旅资源跨界共享,打造区域性全域博物馆,需进一步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落实创新学习型组织建设,还需有“以人为本”的管理思维,建立“书香博物馆研究宣传团队”,及时在专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进行馆藏图书的信息更新与推广。通过“晾晒式”周期滚动推广,开放交流互动评价环节,从而大大提升图书资料的重复利用率和资源信息有效获取率。根据博物馆展厅的文物展陈内容,对图书信息资料资源进行契合“二次加工”的信息推广,在公共开放区域向游客与观众陈列随展专题信息资料,以及该馆所获得的领域成果报道资料等,助推对外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持续能动价值。
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博物馆不仅要有专业的学习型组织和团队建设,熟练掌握现代网络技术,还要充分发挥智慧化博物馆平台作用,激活“潜力数据”,对信息资源使用率进行灵活动态监控,通过与平台及时有效联结,进一步提升博物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的信息资源利用率,让新时代的科技信息与数据成果服务好每一位受众。
“博物馆中的图书馆”,也被称为公共电子阅览室,通过信息数据技术板块与销售板块深度联动合作,对博物馆游客信息进行细分,从而及时总结在销售系统中提取偏好性数据情况,统筹公共展示区域的图书信息资料的宣传投入与销售安排。
不同于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博物馆中的图书馆因受规模和受众等限制,往往并没有专属的学会或协会。随着博物馆社会影响力的发展,越来越有必要创新统筹建设学习型组织“书香博物馆联盟”。
除了专业的学术性馆际交流,文博行业的图书馆也可设置馆际间“书香博物馆联盟”学术交流委员会,形成图书信息资料互赠互借的资源共享模式。“书香博物馆联盟”资源共享推广平台,不仅是馆际间馆藏图书资料信息的检索秘钥通道,还可以共同开展图书信息资料推介活动。这种资源共享模式,进一步延展了“馆中之馆”的馆藏范围,既提升了图书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加强了馆际间的交流合作,又消除了馆藏资源信息闭塞的壁垒;而通过图书信息资料共享,合理配置预算项目资金编制,进一步科学合理地使用公共图书信息资源,实地征集的地方文献、单位年鉴资料、工具书等,通过“书香博物馆联盟”资源共享模式,也进一步充分发挥其效用与价值。
此外,为全方位了解博物馆各部门的界面内容工作和不同专业领域的需求,图书管理员可以全程主持或参与编制博物馆的年鉴审核、编辑工作,更好地为文博从业者提供优质服务。
为公众提供创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新时代赋予博物馆的价值所在。创新设立特色“馆中之馆”,积极探索创新推进与融合发展之路,切实营造让受众满意的集广度、深度与舒适度紧密结合的学术氛围和阅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