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铜器中的兔形器和纹饰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杨曙明

20230131102.jpg

青铜器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兔子是人类最早驯化的野生动物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商周时代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青铜器中出现了大量的鸟兽形象和纹饰,兔形的文字、形象和纹饰也开始出现。

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上出现有兔形文字或族徽,如妇好墓出土的26件青铜器上有“司兔母”的铭文(图一),台北故宫收藏的商代“子兔泉”觚上也有兔形铭文(图二)。虽然商代铭文中有兔形的文字或族徽,但是青铜器中目前还没有发现兔形纹饰和器形。

西周时期,兔形的器物和纹饰逐渐出现,如湖北省随州市叶家山曾侯墓出土的西周早期兔钮铜盉(图三)、洛阳博物馆收藏的兔纹铜觯、山西曲沃县晋国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兔尊、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青铜立兔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戈己双兔耳簋和青铜双兔车軎等。

洛阳博物馆收藏的西周早期兔纹铜觯(图四),1972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北窑铁二中,通高13厘米、口径6.9-8.2厘米、底径7.2厘米,腹径最宽处8.5厘米。器型瘦高,呈椭圆形,侈口,束颈,鼓腹,圈足。颈部的8只小兔子作半蹲踞姿势,长耳斜竖,短尾翘起,阴刻圆眼,中间点睛,嘴巴微张,似吃草状。这些兔子或相对而视,或相向追逐,生动形象,妙趣横生。这种写实性的兔纹形象,在商周青铜器中较为罕见。

晋国博物馆收藏的4件青铜兔尊,1992年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这4件青铜兔尊分为两种款式,第一种为兔形敞口长颈尊(图五),器物通高29厘米、长31厘米、宽18厘米、口径18.2厘米,整个兔尊造型独特,形象生动逼真,兔作匍匐静卧状,双目前视,两耳向后并拢,四腿蜷曲。兔尊腹部中空,与背上突起的喇叭形长颈相通,尊口粗硕,为圆角长方形,足下有一低矮的长方形底座。第二种为兔形尊(图六),出土3件,除无敞口长颈外,形制和纹饰与第一种基本相同,唯大小相次。兔形尊甲长20.1厘米、宽7.2厘米、高10.9厘米,兔形尊乙长20厘米、宽8厘米、高11厘米,兔形尊丙长36.6厘米、宽13厘米、高20厘米。3件兔形尊背上均开长方形口,口上有环钮器盖;兔身两侧饰三层依次凸起的圆形纹饰,由里向外依次是涡纹、四目相间的斜角雷纹和勾连雷纹。这4件兔尊为晋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之作,采用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躯体各个部位肌理凹凸分明,器盖或大敞口设计与兔身浑然一体,中空的腹部可以盛放祭祀用酒,完美实现了实用性和装饰性的和谐统一。

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兔形立尊(图七),是目前所知唯一一件立兔形尊。兔子通高13.5厘米、重0.6公斤,三瓣豁嘴,四瓣蹄足,两耳上举,短尾下伏。全身虽素面无纹饰,但整体造型十分灵动写实。尊背上还有一只伏卧的小兔作为器盖的钮,虽然形体很小,但鼻眼清晰,相当传神。它与立兔相结合,好似表现一只原本安安静静伏卧在草丛中休憩的小兔,突然被惊醒,当即站起身来四下观望,并随时准备逃跑的场景,艺术构思十分精妙。兔尊颈上铸有2行13字铭文,标明它是当时一位名叫典的贵族,因为周王命令小臣丰赏赐给他一件较正弓的用具,为了纪念这件事情而制作的。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戈己双兔耳簋(图八)为清宫旧藏,器物通高15.9厘米、宽25.8厘米,簋体呈圆形,腹部两侧有双耳。簋耳上部装饰为兔首,兔首两耳向后并拢,双目圆睁,显得非常灵动有神。簋耳下部的小珥演化为兔足,整个簋耳的造型将一只弯腰弓背的兔子活灵活现地融进了青铜器当中,青铜簋内底铸有铭文“戈己”二字。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铜双兔车軎(图九),器物通高8.8厘米、宽15.6厘米,两只兔子反向卧于軎筒之上,臀部相连。双兔造型基本一致,相互对称,均为俯首屈腿,圆目长耳,圆腹中空,外饰云纹。车軎是古代车上的重要部件,位于两个车轮的外侧,用于固定车轮,将軎套于轴的最外端,防止轮子脱落。青铜双兔车軎铸造精良,造型生动活泼,兔的形象写实,在西周车饰中较为少见。

汉代之后青铜器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青铜器中兔子的形象和纹饰发现较少,目前见到的有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西汉立兔杖首、咸阳博物院收藏的青铜兔、观复博物馆收藏的青铜错金兔符、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汉代兔形青铜水盂、清代青铜兔首等。而在隋唐时代,月宫主题的青铜镜和十二生肖青铜镜流行,兔形纹饰在青铜镜中也大量出现。

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西汉立兔杖首(图一〇),1956年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通高10.7厘米。兔立于圆形座上,仰首挺胸,大眼凸睛,尖嘴豁唇,长耳竖立,短尾上卷,前腿直立,后腿半蹲,作观望状,并以短阴线表示体毛及鬓须。其下有圆銎,应系杖首。杖多用竹、木制成,容易腐朽,因此出土时杖身未存,只见杖首。这种饰以动物形象杖首的手杖应为权杖,为古滇王国贵族权力等级的象征。

咸阳博物院收藏的汉代青铜兔(图一一),长1.8厘米。兔子呈伏卧状,两前足前伸,两后腿弯曲,健壮的体型,翘起的臀部,长长的耳朵,圆睁的眼睛,似乎在密切地观察周围的动静,一旦有危险就立刻逃走。这只青铜兔子虽然在材质上没有玉质兔子精致漂亮,但古代工匠们依然将它铸造的生动形象、憨态可掬。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兔形青铜水盂(图一二),195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出土,器物通高5厘米、长15厘米,水盂为文房用品,是研墨时向砚内注水的砚滴。中国古代的砚滴多取与水有关的动物形象,此砚滴为扁圆形,青铜兔呈伏卧状,圆目突出,双耳贴后,兔嘴前伸为注水的砚滴。青铜兔刻画有健壮的四肢,后腿弯曲,前肢向前伸出,正好托住注水的砚滴。整体造型小巧雅致,为汉代文房珍品。

观复博物馆收藏的青铜错金兔符(图一三),为一剖两半,两面均有错金篆文,是罕见的早期青铜兔符实物。青铜符在古代军事上较为常见,大多为虎符,兔符则较为少见。这件兔符长8厘米、宽2.5厘米、高2.9厘米,为三国至晋代间器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唐代“大吉”月宫镜(图一四),为八瓣菱花形,有一圈弦纹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中央为龟钮,镜钮上方左侧为腾空奔月的嫦娥,右侧为枝繁叶茂的桂树;镜钮下方有一潭池水,左侧是持杵捣药的玉兔,右侧是作跳跃状的蟾蜍。外区饰蝴蝶、花朵及云纹。整个镜面纹饰突出了月宫的主题,构图十分新颖。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清代青铜兔首(图一五),是北京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原十二生肖铜像之一,曾流失海外。兔首铜像为写实风格造型,既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也融合了西方造型艺术的特点。铜像铸工精细,绒毛等细微之处皆一凿一凿锻打而成,身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清晰逼真。铸造兽首材料为当时清廷精炼的红铜,内含诸多贵重金属,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风雨而不锈蚀,堪称一绝。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38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