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发展新征程
携手步入新时代
——太原市博物馆发展新模式
太原东据太行,西依吕梁,汾河水贯穿南北,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古都悠久历史的窗口,太原市博物馆锐意进取,走出了一条基层文博单位促进文化自信,推动新时代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路子,并荣获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国家文物局第三批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山西省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山西省第二批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太原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太原市双拥先进单位、太原市退役军人服务站、太原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太原市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太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太原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新时代文化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不忘初心,筑牢文化阵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导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太原市博物馆将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放在文化建设工作的首位,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提高政治觉悟,完善相关制度,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贯穿到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之中。
太原市博物馆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发展战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视察山西时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文博行业在推进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党建学习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太原市博物馆党支部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题学习会、主题党日等活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理论、新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力促“三会一课”制度落到实处,做到常学常新、常思常悟、常研常得。同时坚持每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确保党风廉政教育常态化,时刻警示党员干部做到自省自律。通过牢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高干部职工的向心凝聚力,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构建文明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新时代下太原市博物馆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干部队伍基础。
精益求精,探索业务新高度
太原市博物馆积极开办高质量展览,寻求资源共享,探索博物馆走进校园新方向,为弘扬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于2021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对外开放,作为太原市博物馆基本陈列,是全面阐释太原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锦绣太原城”辉煌历史的大型陈列。成功举办的“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晋人风华——山西名家书画选粹展”“我为青山主——傅山专题展”等展览,为民众提供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多样的学习途径,彰显了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公众社会教育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此外,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太原市博物馆与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百年薪火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文献·家风主题展”,与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晋祠——中国祠庙园林之典范”展,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联合举办“王者之器——明代藩王用瓷”展,与山西博物院联合举办“大汉楚王——汉代楚国文物精品展”,与大同博物馆联合举办“万木有灵——非洲雕塑艺术展”,为国内外观众献上一场场文化盛宴。
2022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教育部的重要文件精神,有效促进博物馆公众社会教育和学校课堂对接,太原市博物馆向全市中、小学发出邀请函,与太原市实验小学等十余所学校完成“馆校共建、共创共赢”协议签订,“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系列活动”相继走进太原市第三实验中学等学校,让文物活起来,让孩子们感受厚重的晋阳历史文化,为他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特别的文化熏陶。
文化惠民,博物馆走进千万家
为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太原市博物馆积极探索,守正创新凝聚力量,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扎实开展文明部室、文明窗口、服务明星创建活动,提高服务水平,涵养职业操守。坚持以“弘扬传统文化,讲好太原故事”为基本宗旨,近年来共接待观众60余万人次,对外讲解千余批次。
积极创新社教活动新模式,举办“凝心启智大学堂”“锦绣太原研学课堂”等线上线下社教活动200余场,充分发挥了博物馆“城市会客厅”和“第二课堂”职能。多角度展示千年锦绣太原的文化底蕴。馆内线下活动小而精、小而美,线上活动广而深、广而博,线上线下齐发力,极大增强了民众的文化自信,点燃了历史文化的烟火气。通过文物三维数字化、沉浸式交互展示、数字追踪、LED触摸屏、墙壁趣味文化交互投影、建筑投影、纱幕投影、冰屏投影等的应用,在各项展览中,将新技术中的“新”和文物中的“古”完美融合,为观众奉上一场场独具特色的文化大餐,让更多人在古今对话中敬畏历史、敬畏文化。
积极“出圈”,树立文博新形象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太原市博物馆积极“发声”,运用媒体力量,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古老太原历史。“抟土成金——馆藏明清瓷器展”“盛世华荣——邵仲节牡丹主题画展”开展以来,30余家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百年薪火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文献·家风主题展”等展览开放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法新社、太原卫视、太原日报等海内外媒体宣传报道千余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网红展品“心塞女俑”于2022年5月19日登上微博热搜,排名第六,浏览量超2亿次。
锐意进取,拥抱文博新技术
党的二十大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太原市博物馆顺应数字化发展新要求,推动新兴技术在博物馆内的运用,进一步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太原市博物馆利用三维扫描、近景摄影测量、高清摄影等高保真无损的测绘与摄影技术手段将馆藏珍贵文物进行数字化分析处理,完成了377件(套)馆藏珍贵文物多维度、体系化、专业化的数字化保护工作。运用新技术将文物数字化既顺应了新时代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要求,也提高了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水平,为藏品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馆内走廊运用互动投影展示技术,以视听语言和人屏交互为主导,通过视觉体验——墙壁交互动画、地面特效交互展示北齐市井人文场景,脚下“步步生莲”,耳边不时传来清脆的驼铃声,让观者感受北齐时代的精神面貌。步入展厅,有特色的戴庄金代砖墓以沉浸式的方式展示墙壁建筑动画、地面交互投影、冰屏视觉展示、纱幕视觉等,通过现代数字化技术,交互投影表现金代戏剧文化,展示古代生活和市井文化以及当时的艺术品位,让观者身临其境。
此外,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体现其“第二课堂”的作用,太原市博物馆将连廊部分开辟为社教活动区域。社教区设置LED触摸屏,通过馆藏精品文物及太原八景等具体信息的数字化处理,让观众寓教于乐,在沉浸式、触摸式学习体验中了解文物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悠久历史文化,在趣味互动中增强其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使博物馆为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新时代下,作为基层文博单位,太原市博物馆将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积极推进高质量陈列展览,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将其融入博物馆的日常工作之中,真正落实好博物馆的基本职能,立足文物保护,发掘文物价值,多手段完善陈列展览,努力用心服务公众,为创新文化事业发展道路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