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葫芦是日常生活常见的植物之一,亦是中国传统吉祥符号。葫芦谐音“福禄”,又因其果实具备形体优美、色黄如金、结实累累、粒籽繁多、藤蔓延绵的特点,被视作富贵长寿、降瑞除邪、保佑子孙的吉祥之物。葫芦的形象在传统艺术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作为装饰纹样;另一种是作为器物造型。针葫芦则是一种兼顾实用与装饰功能的传统女红工具,上窄下宽呈葫芦样,故名“针葫芦”。
针葫芦又叫针扎、针囊,这种储针容器的名字最早见于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针氈”,例如《高昌义和四年(617年)六月缺名随葬衣物疏》:“……针百枚针氈系七色各一两”。据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黑维强考证,“针氈”就是针扎。
针葫芦分外套与内核两部分。外套下端开口,使用时将针平插在内核上,拉紧内核上方的带子,使其收于外套之中。通常挂在女子腋下纽扣上或者腰间,随用随取,灵活方便。民间有童谣这样描写:“针葫芦,怪不赖,挂在奶奶裤腰带,走一走,晃三晃。”澳大利亚摄影师海达·莫理循曾于1933年至1946年在中国拍摄到一种十分小巧精致的蝉形针葫芦。
针葫芦虽小,制作工艺却颇为讲究。平时裁衣剩下的碎布块这时派上了用场,心灵手巧的妇女往往会选一块鲜艳的布头用来做针葫芦外套的面,用各色丝线绣上花草、虫鸟等各种喜庆有趣的纹样。为了塑型,面料还需在背面衬一层袼褙。
制作内核各家有各家的办法。最朴素的做法是在内核中填上暄软的棉花,有时还在里面放进朱砂和香料。用头发填充的针葫芦是最称手的,头发中含有油脂可起到润滑针尖的作用,使得针在缝纫时更加顺畅、省力,而且久用不锈。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寓意,象征誓言和守护,塞入头发的针葫芦也常用作定情物和陪嫁品。相恋的男女双方各剪下一缕头发放在针葫芦里,象征着两个人青丝到白发长相随;作为娘家陪送嫁妆的针葫芦,内核放的是父母的头发,意为父母时时陪伴、保护着掌上明珠。
在姑娘灵巧的双手之下,针葫芦幻化出千般模样、万般形态,有多子的石榴、活泼的猴子、调皮的娃娃等,无所不有,异彩纷呈。
针葫芦也是乞巧节里的重要道具之一。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第一个隆重仪式是“迎巧”,在中原地区,未婚的女子要聚在一起制作“巧娘”(织女)。姑娘们将柳条绑扎成人形,再用木头削出头部,画上五官,穿起漂亮的衣服。夜幕降临时,供奉巧娘娘的香案上除了瓜果梨桃、花卉点心,一定不能少了姑娘们平时的绣品,各色绣品代表着姑娘们乞求智巧和姻缘的诚意,其中又以针葫芦为重。
《礼记·内则》载:“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以共(供)衣服。”旧时女子自幼便跟随长辈学习针线活,缝织补绣,一生不辍。小巧精美的针葫芦代表着古代女性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是精巧技艺的展示,也是美好愿景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