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广主编、齐鲁书社近期出版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遗产全记录》,是一部由国内有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为社会公众精心打造的关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遗产的高品质读物。该书从每项遗产个案实际出发,以述论结合、图文互动的方式,客观介绍其主要内容、基本面貌,揭示它们的文化内涵、特色、价值和意义,使其内在价值与呈现形式实现了有机统一。
每次申遗成功,背后都饱含着各方持之以恒的努力,离不开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精心筹备和周密组织,离不开遗产研究专家的鼎力支持,离不开一代代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与坚守。为了使申报项目符合有关申报标准,申遗工作必定要及早筹划、周密部署、精心准备,有些项目甚至耗费数年时间才申报成功。如本书提到的“澳门历史城区”这一文化遗产项目,自2001年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就开始着手申遗工作,起草了“澳门历史建筑群”申报文本,并定于7月23日为“澳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启动日”,当地文化部门也同步开展“全澳文化遗产推广计划”。2002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通过了“澳门历史建筑群”的申遗文本。2003年6月,由40多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会议,“澳门历史建筑群”被列为中国2005年世界遗产申报首选项目。2004年9月,负责世界文化遗产评估工作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派遣地区专家赴澳门实地考察;12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应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要求提交了申报文本补充件,把申报项目由原来的“澳门历史建筑群”更改为“澳门历史城区”,由原来的12处建筑物进一步充实拓展为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通过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成一片的历史街区。2005年2月,申报项目顺利通过世界遗产专家组的技术评估,7月15日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并被正式命名为“澳门历史城区”。从2001年到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这一申遗项目以其丰富的遗产内容为依托,以坚定的决心为支撑,依靠全民族之力,迈着铿锵有力的脚步,经过五个年头的不懈努力,历经中途名称变更、遗迹增补等种种变故,最终申遗成功,可谓历尽艰难而最终不负家国、不负人民。
又如“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这一横跨东亚和中亚的超大型文化线路遗产项目,东西跨距达5000公里,是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境内代表性历史文化遗存和环境景观要素的集合。这一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项目涉及面广、内容复杂、要求高,是前所未有的开创性项目,历经了1998年至2005年的“酝酿”、2006年至2011年的“启动与推进”、2012年至2014年的“深入推进”三个阶段。中国和中亚有关国家为保护丝绸之路遗产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展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最终在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古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功告成,成为世界上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范例。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更高要求、更大目标的起点;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世界遗产大都已经成为热门旅游景点,申遗成功意味着其知名度和经济价值的进一步提升。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过度开发几乎是这些遗产无从逃避的宿命,有的甚至把它们与经济效益挂钩,将遗产周边环境搞得乌烟瘴气,背离了《世界遗产名录》设立的初衷。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遗产保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申遗成功仅仅是迈出保护的第一步;如何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关系,如何做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为兼顾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努力找到传承、保护和开发的平衡点,我国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正在做出努力。如书中提到的西递、宏村作为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于2000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黟县人民政府即在黄山市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要求,及时成立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领导机构,在西递、宏村建立了遗产管理委员会,形成了县、镇、村、民间组织四级保护的管理网络。黟县人民政府还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对西递、宏村的古民居进行了修缮,有效保护了一些濒临倒塌但是居民无力承担维修费用的古建筑。再如洛阳龙门石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管理部门就对龙门石窟逐步建立、健全记录档案,运用测绘、摄影、拓片和文字记录等考古手段,完成了对龙门石窟窟龛的建档工作。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龙门石窟启动数字化工程,主要采用了三维激光扫描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逐步扫描了龙门东、西两山的所有洞窟,完成了部分洞窟大场景扫描和虚拟展示工作,不仅将其用于石窟研究和保护等专业技术工作,而且用它对石窟进行了数字化复原,还制作了数字化电影向广大游客进行展示。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方辉在给本书的推荐语中说道:“于海广教授及其团队都是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专业人士,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并擅长将学术研究成果大众化、普及化。”于海广教授率领的作者团队,为将本书打造成精品、提高本书内容的附加值,殚精竭虑、精益求精,付出良多。首先,在正文各篇篇名的确定上花心思。作者没有采用习惯上只用遗产名称作为篇名的做法,而是用主、副标题相结合,把遗产名称作为副标题,而主标题则根据该项遗产最突出的特征或最突出的意义,用尽量生动、形象的词语加以提炼和概括。如苏州古典园林,主标题为“山水诗话园中景 居住观赏两相宜”;庐山文化景观,主标题为“六大宗教集聚地 奇秀险雄汇名山”……可谓画龙点睛,生动传神。其次,在图片的选择上费心血。本书所有图片都为作者和出版社编辑精心挑选,原汁原味的新老照片,比照关联,内涵丰富,画质清晰,印制精美,美轮美奂。其中有多处展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如五台山文化景观中出现的一组图片,将20世纪初和21世纪初五台山菩萨顶山门前台阶的变化进行了鲜明对比;再如云冈石窟中的一组图片,将搬迁前的云冈石窟及云冈村与经过环境治理后的云冈石窟全貌进行关联对照,充分体现国家在保护和改善云冈石窟周边环境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良好效果。最后,在内容的架构上耗心力。本书在介绍每项遗产时,并不单单介绍它的基本面貌,还包括各项遗产的产生时代、发展过程、现存状况、保护开发以及特色、价值和意义之所在,尽量从个案的实际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其独到之处,突出其价值点或闪光点,引领读者直抵遗产的核心内容,让读者切实感受和认识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的巨大价值和意义,并发自内心地为之骄傲和自豪。
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是非常珍贵的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在长久历史发展中所积淀下来的文化精粹。它们反映了世界自然地理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成为大家了解文明、感受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全记录》,对于呈现中国智慧、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增进人类文明互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