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承载着家与国的历史记忆,是一座城市亘古不变的精神载体。在郑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一处处厚重的遗址遗存、一件件珍贵文物遗产,穿越历史时空,精彩串联起这座古都静静流淌的千年文脉。十年磨一剑,郑州市文物事业取得蓬勃发展,一举成为全国文博业界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这十年——
●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保遗工程、考古前置等多项文物领域重大改革,多个国家部委给予肯定和推广。考古前置改革做法列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五部委《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等战略性文件。
●从“中国首届考古学大会”到“中国考古·郑州论坛”,从“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到第九届中国“博博会”等十多项全国、国际性文博行业盛会在郑州成功举办。
●全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9个项目中郑州占5个;先后入选“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4项、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3项,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总数从十年前10项增加到现在15项,全国城市排名第一。
●世界文化遗产增加到2处12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十年前39处增加到现在83处,各类文物古迹和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和规模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全域博物馆总数从十年前23家增加到现在110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10家;新建开放的生态遗址文化公园达到50处。“两带一心”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党的十八大以来,郑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文物工作方针,守正创新,勇于担当,砥砺奋进,紧紧围绕国家“文化强国”“国之大者”、河南省委省政府“十大战略”行动“省之要者”、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市之重者”大局,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注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注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按照工作有标杆、落实有标准、突破有标志,深化文物领域创新改革,坚持文物保护利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增进人民福祉的理念,切实让文物保护赋能经济发展、生态建设、民生改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着力构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核心示范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积极为加快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统筹规划科学保护
“十三五”是新时代文物事业全面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郑州市着眼实际,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制度创新,突出精准施策,加强挖掘阐释文物遗产蕴含的核心价值,推动文物工作积极融入社会、融入生态、融入民生。郑州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方案》《郑州市博物馆事业发展扶持办法》等十多个刚性文件,对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了有力政策保证。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郑州市是黄河流域中下游分界线重要节点城市,站位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全局,先后编制《郑州市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郑州市全域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总体规划》等多个规划,全面加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与展示,深化解决文物事业发展不平衡等矛盾问题,推动区域性文物资源整合和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统筹推进文物工作与经济协调发展,积极构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先行示范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核心示范区,在河南全域发挥着重要引领示范作用。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等重大考古项目列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项目。
郑州市围绕确立的“华夏之根、黄河之魂、天地之中、文明之源”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战略地位,积极谋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研究出台了《郑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文化博物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高起点规划构建沿黄文化带、环嵩山文化带、中心城区文化板块构成的“两带一心”城市文化总体格局。沿黄文化带重点打造以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黄河国家博物馆、西山遗址、河洛古国、青台遗址、汉霸二王城、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和中原考古研究展示中心为支撑的沿黄生态文化带新格局。环嵩山文化带主要打造以新密新砦、新密古城寨、登封王城岗阳城遗址为代表的农业文明国家文明起源展示区,“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展示区和巩义三彩陶瓷、宋陵、石窟寺、康百万庄园为支撑的唐宋明清历史文化展示区。中心城区文化板块主要打造以商代王城遗址保护、郑州第二砂轮厂旧址活化利用和二七纪念塔、二七纪念堂等重要遗址为支撑的中心城区文化核心区,充分发挥古都郑州在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主线主脉中的特色优势,不断提升黄河文化的全球吸引力、辐射力和感召力。
率先推行“生态保遗”模式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古今辉映。俯瞰古都郑州,一边是古老而厚重的文化遗址,一边是现代而时尚的国家中心城市,二者如何和谐共生?
郑州市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国保单位83处、省保单位147处,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为让这些丰富的历史遗存遗址“活”起来、亮起来、响起来,2017年,郑州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生态保遗”模式,创造性提出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建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的古遗址、古城址保护利用新模式,开启了文物遗产遗存保护展示与生态建设、人民群众社会文化活动空间、推进城市建设发展相结合的先河,得到多个国家部委肯定。
截至目前,全市新建开放生态遗址公园总数达到50处。其中,郑韩故城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大河村遗址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挂牌。近几年,郑州市实施“生态保遗工程”,使得生态遗址公园逐渐呈现出城市突出的文化建设新亮点,有效改变了以往古遗址、古城址保护形式单一、文化内涵展示不足、观赏效果不佳、群众获得感不强的“地下气象万千,地上毫无生机”的被动局面。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介绍,郑州市实施的生态保遗项目选址依托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涵丰富,独具特色,项目设计与建设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规划、群众生活、后期管理等多重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遗址生态文化公园传承文化、服务社会、优化环境、带动发展的积极作用。如今,这些考古遗址公园不仅成了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激发和增强广大市民文化自信的文化地标,强化了整个城市的历史纵深感和文化高品位,形成了文物保护增强、居民环境改善、周边土地增值、城市品位提升等文物保护成果多方受益、共享共赢的新局面。郑州市越来越多遗址生态文化公园相继建成开放,让广大市民休闲游乐、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领略古都郑州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受辉煌灿烂的黄河文明。
全力打造“博物馆之城”
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
为解决城市博物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市民文化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历史文化展示不足、功能发挥、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近年来,郑州市先后出台了《郑州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郑州市博物馆事业发展扶持办法》《郑州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试行)》《郑州市非国有博物馆设立申报指导手册》等多个配套性文件,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建设博物馆100家以上,在航空港区苑陵故城、惠济区大运河文化片区、中牟绿博园片区、高新区双湖片区等地打造了四个博物馆聚落,全面构建了中原文化对外展示的“新窗口”和城市“会客厅”。
目前,郑州市基本形成“主体多元、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馆体系,全市博物馆总数达到110家,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10家,其中郑州博物馆新馆、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等一批国有骨干博物馆和中原金融博物馆、中国粮食博物馆等一批专题性行业博物馆已建成对外开放。黄河博物馆新馆、中国天文博物院、二砂工业遗产博物馆、北伐战争纪念馆、南水北调博物馆、青台遗址博物馆、大河村仰韶文化博物馆等一批专题博物馆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天成博物馆、郑州华彩艺术博物馆等一批非国有博物馆,由5家备案博物馆组成的大信博物馆聚落和16家专题性行业博物馆已建成运营。全市博物馆每年举办各类主题宣传社教活动500多场次,推出各类主题展览650多个,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40周年之际,2022年9月上旬,郑州市成功承办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博博会”)。本届“博博会”紧扣“新时代的博物馆:创新·发展·传承”主题,创新“4+4+100”模式(4大展览展示、4项配套活动、100个小时直播),通过“云上”体验,“云下”全国437家博物馆、208家企业参展参与,10万余人次预约参观、5.5亿网络点击关注,规模前所未有,创出历史新高,打造了一场“永不落幕”的博博盛会,国家文物局、国际博物馆协会执委会、中国博协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给予高度评价。郑州展区串联历史轴线,突出不断代的中原文明脉络,凸显中原文化标识,有效展示了郑州深厚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博事业发展成就,全面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中原文明和“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天地之中·郑州”的主题形象。国家文物局、中国博协分别向郑州市委、市政府发感谢信给予肯定。
强力实施考古前置改革
考古发现不仅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探索未知,揭示本源,而且能够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在人类文明体系中的特殊贡献。
如何处理好城市建设与文物考古的矛盾问题,更好服务城市建设发展需要,进一步破解建设项目落地难、开工慢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2017年9月,郑州市政府决定将国有土地开发建设中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实施前置改革。《关于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改革的通知》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将建设用地“先出让,后考古”的传统做法改为“先考古,后出让”模式,变过去被动跟进为提前主动完成,在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前,提前实施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和完成审批手续,真正实现“净地”挂牌出让,更好地促进了文物保护和城市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互利共赢。通过再造文物考古调查勘探流程,疏通制约项目落地开工的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优化投资环境,不断把“放管服”改革引向纵深。
郑州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施考古前置改革这一创新做法,既从源头上实现了文物保护利用,又在战略层面配合了城市发展,得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充分肯定,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经济参考报、新华社等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2018年9月,河南省政府将郑州市考古前置改革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同年10月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吸纳了郑州考古前置改革经验。2019年3月,国家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在郑州召开全国首届土地出让考古前置工作研讨会进行推广。2020年8月,郑州市考古前置改革经验被河南省自贸办、河南省深改办列入“河南省自贸区2020年最佳实践案例”;同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就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时,专门讲到考古前置改革。2022年7月,国家文物局等五部委联合印发《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再次将“考古前置”纳入其中在全国推广。
加强文物保护科技创新
文化兴、城市兴。文化是一个地方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留住文化根脉,就守住了民族之魂。
郑州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六大遗址片区之一,是全国典型的为数不多的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在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之后,2014年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再次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文物已成为跨国度、跨地区、跨文明交流的“主角”,承载文明精髓,提升国家形象,增进不同文明和地区的交流沟通及相互理解。多年来,郑州市注重加强文物课题研究,不断加强阐释文物内涵价值和基础研究,先后研究编制《郑州大遗址片区保护利用战略规划》《少林寺塔林一期保护维修方案》等20多个重要遗址保护规划方案。成立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联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开展《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彩陶整理与研究》《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研究——裴李岗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等研究课题20多项,先后立项研究课题、委托重大研究课题以及联合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科研项目200多个,选派优秀专家参与罗马尼亚、埃及文物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和国家“中华文明走出去”工程,促进了郑州文物考古的国际文明交流互鉴。先后成功举办“中国首届考古学大会”“中国考古·郑州论坛”“亚太地区都城遗址与历史城市保护研讨会”等十多个系列大型国际学术会议,进一步提升了郑州文物保护与科研创新工作影响力。
近年来,郑州市文物考古积极探索中华文明进程,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随着荥阳汪沟遗址、青台遗址及郑州西南郊区的黄岗寺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等一系列仰韶文化城址取得重大发现,一个具有早期城市群性质的大型聚落集团面貌逐渐清晰,充分证明了5300多年前的中原地区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早期农业文明形态。2021年5月7日,郑州市发布重大考古成果:巩义双槐树遗址发现5300多年前“河洛古国”,实证了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河洛地区是当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明中心,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史料,被业界专家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2022年9月16日,国家文物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聚焦中国早期文明、早期国家研究的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四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郑州商都书院街商代墓地作为河南省郑州市唯一入选的四项重要考古成果之一。此次发现的墓葬区主墓是郑州商城遗址目前发现的陪葬品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等级最高的贵族墓葬,是郑州商代王都近年来最具标志性的重要考古新发现,独特呈现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内涵,对于读懂中国古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围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郑州市在全面评估“十三五”文物事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编制《郑州市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出20多项重大举措,统筹推进十多项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逐步落地。聚集“华夏之根、黄河之魂、天地之中、文明之源”,叫响“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文旅主品牌,打造“山·河·祖·国”文化标识,充分展示华夏文明、黄河文化的主地标城市特征。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行动部署,以郑州为中心,围绕“两带一心”城市历史文化布局,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华文明主题乐园,打造“穿越中华文明5000年”的沉浸式体验场景,加快推进黄河、大运河、魏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博物馆新馆、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商代王城遗址保护、“河洛古国”遗址保护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积极构建“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中华文明全景式集中展示体系,以文塑城、以文化人,全面把郑州打造成以“炎黄子孙的寻根之地、中华文化的朝圣之地、中华文明的体验之地、国学教育的实践之地”为支撑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不断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美誉度。
(撰稿:李生刚 张贺君 赵鹏 图片:王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