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宣言》
冯亦同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举世震惊,九州同悼,雪松纪年,寒梅怒放。
亘古浩劫,文明罹难,百年悲叹,警钟鸣响。
积贫积弱,山河蒙羞,内忧外患,国破家亡。
民族觉醒,独立解放,改革振兴,国运日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八十五载,青史昭彰,生生不息,山高水长。
二零二二,国家公祭,中外人士,齐聚广场。
白花致哀,庄严肃穆,丹忱抒写,和平诗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家国情怀培养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每年重要时间节点都会组织主题爱国主义教育,还针对进馆观众占比最高的青少年群体开展了“紫金草和平讲堂”“紫金草国际和平夏令营”“紫金草研学课堂”“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行前一课”等主题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国家公祭仪式现场,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已成为仪式的固定“动作”,每年根据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周年数量递增一名学生,这一活动已成为通过爱国文艺作品培养青少年家国情怀的典范。
内容力透纸背:240字从历史说到和平未来
创作背景 《和平宣言》的作者冯亦同出生于南京大屠杀发生后的1941年。抗战爆发前,冯亦同的父母从南京回到扬州老家,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他的父亲创办学校,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冯亦同的祖父死在侵华日军对苏北地区的扫荡期间,祖屋被日本兵焚毁,年迈的祖父在逃难中病故。后来父亲也因病去世,没能等到南京解放,母亲一人将冯亦同和兄姊们抚育长大。冯亦同18岁考入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毕业后辗转进入南京市文联作家协会工作,成为一名作家、诗人。1937年12月发生在南京的人间悲剧,是南京最惨痛的城市记忆,也是冯亦同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
《和平宣言》凝聚了南京人民对历史的铭记及对和平的珍视。早在2002年,冯亦同受到时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的邀请,创作《南京和平宣言》。朱成山说世界上二战灾难城市都有《和平宣言》,南京作为历史灾难的发生地,也应该有自己的《和平宣言》。2002~2007年间,冯亦同先后创作了五版《南京和平宣言》。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已经73岁的冯亦同再次受到有关方面约稿,请他创作四百字之内的《和平宣言》,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创作过程 2014年国庆假期,冯亦同两次来到纪念馆。看着自发而至、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冯亦同认为这就是“和平宣言”,是观众写成的缅怀遇难同胞、声讨侵略者的“和平宣言”。从纪念馆回家途中,他心里已经打起了“腹稿”。这一次,他用诗歌来表达他的心情。诗经是周代的民歌,用诗经体句式,更适合表达宣言的内容,质朴、简洁、古雅、凝重,既能彰显南京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特色,也契合国家公祭仪式这样庄重的场合。冯亦同几乎一气呵成写下400字初稿,分“忆城史 记国殇”“思教训 图振兴”“祈和平 创未来”三个篇章。
宣言通篇既要考虑韵律和节奏,也要考虑内涵和气势,希望能向世界展现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与卓越智慧。冯亦同从《礼记》《周易》中分别选取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地之大德曰生”两句经典为主干,写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16字。稿件交出后,经过了五次修改,最终定稿240字《和平宣言》。
形式反复强化:青少年接力宣读薪火相传
2014年至2020年,百年名校南京市第一中学的学生代表连续7年在国家公祭仪式上宣读《和平宣言》。一届又一届学生毕业了,这所学校年复一年培养优秀学生出色完成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朗诵任务。
自参加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朗诵后,一中组织成立了和平朗诵社团,以高二学生为主体,高一学生辅助,用“老带新”的方式,把大家凝聚起来。经过多年现场朗诵实践,一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朗诵经验:每年邀请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专家与学生们座谈交流,让大家学习了解这段历史;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历史相关纪录片;邀请往年参加过国家公祭仪式朗诵的学生登台分享经验;组织学生到纪念馆参观,感受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惨烈,体会和平的可贵,准确把握朗诵时的情绪;邀请一中校友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副院长董蓓和江苏省演艺集团演员张路等专业人士进行现场朗诵指导。在这样的经验总结和日常强化训练中,学生们对《和平宣言》有了铭记于心的认识。
2021年开始,南京中华中学的学生加入到《和平宣言》朗诵团队中。中华中学组织学习南京大屠杀历史专题,集中学习《公祭读本》,由语文老师和历史老师逐字逐句解读宣言的含义,传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要义,带领学生们到纪念馆实地参观体验,并邀请专业老师现场指导朗诵。
“这是学生们人生中珍贵的一课,”中华中学周立新书记表示,“我们在中学教育中注重育人标准,注重一个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培养,如果学生们仅仅学习好,而不了解、不关心自己生长的城市过去的历史,不能及时了解世界潮流,读书有何用?”
参与者仪式感强:国家公祭仪式令人终生难忘
参与2019年领诵的南京一中学生崔自鑫出生于2002年12月13日,他在2018年和2019年国家公祭仪式现场宣读《和平宣言》。他表示,站在现场仿佛回到了1937年,看到同胞被侵华日军屠杀,内心充满悲愤,朗诵时真情流露,到最后已经泪流满面。
2020年南京一中参与朗诵的83名学生中,有两名同学的亲人正是1937年浩劫的亲历者。2005年出生的刘弈轩从小听爷爷和爸爸讲述太爷爷的故事,参加公祭仪式现场《和平宣言》朗诵活动加深了他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他表示:“我的祖祖辈辈都是南京人。作为南京人的孩子,对日军在南京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感到悲愤;对被日军杀害的30万同胞,感到心痛。我生在和平年代,更要保有爱国之心,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另一位同学朱星宇在参加国家公祭仪式时,听到解放军军乐团演奏《公祭献曲》,仪仗队抬出公祭花圈走过铺满级配石的广场,感觉有一种凝聚力在静默中生长。想到祖辈的经历,想到国家遭受的苦难,深感作为后辈有责任铭记传承这段记忆。
2021年《和平宣言》四名领诵同学之一的夏雯静,家住在纪念馆附近,小时候父母就常带她到纪念馆参观。她说,这里曾是一片充满苦难的大地,在这里长大的孩子,应该铭记历史,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
范围传播力广:辐射海外侨胞子女
自2017年起,每年12月13日前后,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阿根廷、安哥拉、缅甸等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数百个海外侨团响应南京市侨联和纪念馆倡议,与南京同频,在居住国同步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并举办“人类的浩劫——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身在匈牙利的海外华侨马文俊家里有三个孩子,他十分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学习汉语。不仅鼓励孩子参加海外侨团的各项活动,还让孩子到社区华人举办的活动中当小小汉语主持人。通过海外同步悼念活动,马文俊让自己的孩子参与朗诵《和平宣言》,加深孩子对祖国历史的了解,让孩子明白,自己无论生活在哪里,根永远在中国,身体里跳动的永远是中国心。
许多海外华侨的子女从出生开始就“入地随俗”,以住地语言为第一语言,很多孩子已经不会说汉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激发这些身体里流淌着华人血液的青少年的家国情怀?以中国各级侨联为抓手,以海外侨团为纽带,通过国家公祭日同步悼念活动,加入宣读《和平宣言》环节,将汉语学习与家国情怀培养融汇合一,不失为一种可行性较高的办法。
在国家公祭仪式上宣读《和平宣言》,是青少年的使命担当。这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种鞭策。它就像接力棒一样,让历史的钟声与和平的种子在一代代青少年中传承延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