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烧烤炉和烧烤食品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夏志峰

微信截图_20230116162551.png微信截图_20230116162544.png


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汉代的烧烤炉实物和图像在南北方广大区域内都有出土,就器型而言,常见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的烧烤炉,就质地而言,可见到陶、瓷、铁、铜等不同材质。

河南济源汉墓出土过两件汉烧烤炉,其一为釉陶烧烤炉(图1),炉身呈长方槽状,两侧和炉底均有长条形镂孔,炉口处有两条矩形板条,一置4只蝉,一置5只蝉。其二为灰陶烧烤炉(图2),造型与前者近似,炉口的两条矩形板条上一置3只小鸟,一置4条鱼。这两炉上放置的烧烤食品形似烤串,但并未串连成串。河南洛阳金谷园汉墓出土过一件方形铁烤炉,炉身呈方鼎状,下有四扁足,底部和四壁均有长条状镂孔,出土时炉内还有木炭痕迹;洛阳烧沟汉墓也出土过形近的铁烤炉;广州南越王墓出土过3件铜烧烤炉,其中长方形1件,方形2件,虽然造型不同,但形态有相似之处:皆有宽平且内折的口沿,其内侧有数目不等的立柱支撑宽沿,四角微翘,平底微圜,下立四足;浙江安吉出土过与之形态相似的青瓷圆形烤炉;陕西西安出土的汉“弘农宫”铜方炉,体呈长方槽形,两侧和底部有条形镂孔,下有长方形承盘;陕西兴平茂陵出土的“阳信家炉”体呈圆形,其下有三足,炉壁亦有方条形镂孔。

除常见的造型外,还有少量异形的烤炉。河南南阳安居新村汉画像石墓出土的褐釉陶烤炉,一端呈长方形,一端呈半圆形,炉底有九个圆孔,炉壁一周有八个圆孔;山东临淄出土的西汉早期长方形铜烤炉,其长边两侧壁和底部有长条形镂孔,下接灰斗和风道。不同之处在于口上加一呈穹窿状隆起的盖,盖中央留一椭圆形烟孔;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战国至西汉早期铜烤炉形与此器相近,唯盖呈平板形,中央留圆形烟孔,平板四角和中间有八个镂孔。这些不同的形制应与不同的炙法有关。

在汉画像石和汉代绘画上也可看到烧烤炉的形象。江苏铜山所出庖厨画像石上的烤炉呈圈足簋形;河北蔚县汉墓所出陶灶上绘画的烤炉呈三足鼎形;陕西绥德所出画像石门上的烤炉呈高圈足豆形。这些不同造型的烤炉形象表明,汉代的烧烤炉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从各地出土的烤炉实物看,多数器型偏小,高在10~20厘米之间,长方形烤炉长20厘米左右,宽15~20厘米上下;方形和圆形的烤炉边长或直径20厘米左右。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长方形烤炉和西安出土的“弘农宫”炉要比常见烤炉的形制大出一倍以上,算是烤炉中的大件物品。

汉代烧烤所用的钎子有竹、木、铁三种。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曾出土过烤鱼的竹烤钎,即《齐民要术》所说的“竹丳”;宁夏中卫常乐汉墓出土的烤肉串实物应是以当地出产的红柳木为烤钎;广州南越王墓有两个烤炉上放置十数支铁钎,应是文献上所记载的“铁丳”,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三:“铁丳,谓以签贯肉炙之者也”。广州南越王墓还出土过Y形铁叉和三齿铁叉,多地汉墓出土的陶灶上印有Y形叉图案,江苏铜山庖厨画像石上的烤肉者手持Y形叉,河南洛阳烧沟汉墓壁画中的烤肉者也持着Y形长叉,甘肃嘉峪关魏晋壁画上也可见到串着肉块的Y形和三齿叉。这类叉应即《齐民要术》所说的“两岐簇”。

汉代的烧烤食品有昆虫、野生小动物和饲养动物。蝉、鸟雀(如麻雀、鹌鹑之类)和鱼类水产品,因体内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可以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且廉价易得,故成为汉代烧烤食品的主要种类,其中又以炙鱼最为常见。《国语·楚语上》:“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史记·吴太伯世家》:“使专诸置匕首於炙鱼之中”,《东观汉记》卷一:“帝率邓禹等击王郎、横野将军刘奉,大破之,还过邓禹营,禹进食炙鱼,帝大餐㗖”。可见炙鱼是所有阶层都可消费的烧烤食品。

汉代上层社会的烧烤食品种类就丰富多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遣册记录了牛炙、牛胁炙、牛乘炙、犬胁炙、犬肝炙、豕炙、鹿炙、鸡炙等多种烧烤食品;湖南沅陵吴阳墓也出土了遣册“美食方”,中有“狗干炙方”“鹨脩炙方”等几种烧烤食品。有研究者根据现有的资料以为汉代无炙羊,但据《晋书·王尼传》:“与尼炙羊饮酒,醉饱而去”,知汉代也应有炙羊。根据中山大学地质系对南越王墓出土动物遗骸的鉴定结果,作为烧烤食材的动物有黄牛、猪、山羊、鸡、禾花雀、竹鼠、水鱼、花龟、黄鱼、广东鲂、虾、青蚶、河蚬、鲤鱼等近20种,数量上以海产贝类为最多。

在烧烤之前,还要对食材进行调味。据《齐民要术》的记载,当时调味佐料有葱、姜、蒜、橘皮、胡芹、椒、盐和䪥,《玉篇》:“䪥,荤菜也,俗作薤”,薤即野蒜、野韭。还有人工加工的佐料如瓜葅、酸瓜、葅笋、醋、大豆酢、细作酢、鱼酱汁、豉汁和酒。也有在烧烤中调味者,山东诸城凉台东汉孙琮墓出土的庖厨图画像石记录了烧烤全过程,画面共有9人为烤串忙碌,其中切生肉块者3人,传送生肉块者1人,串生肉串者2人,烤肉串者1人,传送烤熟肉串者1人,还有1人蹲在炉边似也在烤串,画面上并无调味的环节,可能是烧烤中加入调料。晋司马彪《续汉书》:“天竺国出石蜜、胡椒、黑盐。”汉时这些调味佐料可能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无须事先炮制,烧烤过程中洒在烤肉表面即可。

烧烤的木炭有桑炭和栎炭两种。张家山汉简《奏谳书》:“臣有诊炙肉具,桑炭甚美,铁卢甚磬。”桑树的分布地域并不广,产量有限,更多的应是栎炭。栎树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且坚固耐腐蚀,持久耐烧火温高。据中国林业科学院的检测报告,湖北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木炭正是栎炭。

汉代的烧烤应是从前代继承而来,并非域外传入。汉贾谊《新书·匈奴》:“匈奴之使至者,若大降者也,大众之所聚也,上必有所召赐食焉,饭物故四五,盛美胾  炙肉,具醯醢方数尺于前,令一人坐此,胡人欲观者固百数,在旁得赐者之喜也,且笑且饭,味皆所嗜。”可见匈奴是没有这些烧烤食品的。湖北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铜烤盘,上为圜底铜盘,下承浅盘状三足铜炉,底部分布大小不等的长条形镂孔,出土时盘内有鲫鱼骨,炉内有十几块木炭,炉底有烟炱痕迹,显系烧烤器具。江西靖安春秋墓出土的“徐王义楚”炉盘、河南新郑郑公大墓出土的“王子婴次”燎炉、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镂空矩尺纹铜俎,可能都是当时的烧烤器具。《诗经·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灸之”;又《楚茨》“执爨踖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这些古老的歌谣表明,烧烤在中国至少有三千年历史了。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61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