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展厅中有一组别致的“百年家书”:一帧用英文书写的明信片以及一封铅笔写的“家书”。明信片封面为一女话务员的圆形金边头像,下面是“恭贺新禧”四个金色隶书,封底为梅花的花瓶图案,下方为“上海大东书局精印”文字,内页为用英文书写的“MY SWEET HEART Miss lee”,落款为“CHENG BING”;书信则是在普通的白纸上用铅笔书写的竖行行书。
在烽烟弥漫的革命年代,先烈们写给家人的每一封书信都弥足珍贵。字里行间无论是家长里短还是豪情壮志,都是他们彼时内心的真情流露,也是留给后人追忆的精神寄语。而这组文物背后的故事总能让观者对其主人——红军烈士陈毅安夫妇的那份铁血柔情感慨万分。向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无偿捐献这些家书和明信片、并向大家讲述这些书信来历的便是烈士陈毅安的遗腹子陈晃明。
陈毅安(1905-1930),湖南湘阴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秋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27年9月,随部队参加秋收起义后上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连长、营长,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累立战功,在黄洋界保卫战中大显身手。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在长沙战役中任前敌总指挥。8月7日凌晨,在掩护军团机关转移时壮烈牺牲,时年25岁。
早在1921年,陈毅安与女学生李志强相识并相恋,两人表露情意从互通书信到结为伉俪,持续近十年。除了中文书信,陈毅安还给妻子写过一张英文贺年卡。这些信寄托了青年恋人相濡以沫的情感,也记述了陈毅安投身革命的心路历程。
其中有一封这样说道:“现在我进了学校,老实不客气对你不起了,也已经同别人又发生恋爱了,这个人不是我一个人喜欢同她恋爱,世界上的人恐怕没有不钟情于她,这个人,就是列宁主义。”陈毅安把列宁主义当作自己的恋人,等于是把这种信仰当作了一生的伴侣去追求。即便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血雨腥风中,陈毅安也坚守着这份信念和理想:“思前想后,除了我们努力革命,再找不出别的出路,把一切旧势力铲除,建设我们新的社会,这个时候才能实现我们真正的恋爱。”在弹雨横飞的战斗岁月中,陈毅安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天天跑路,钱也没有用,衣也没有穿,但是精神非常的愉快,较之从前过优美生活的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的压迫。”
最令人动容的是,陈毅安还写了一封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信”。这是陈毅安牺牲一年后,战友按照他生前的嘱托,辗转从上海寄出的。因为陈毅安曾与妻子李志强有过约定:“如果我哪天不在人世了,我就会托人给你寄一封不写任何字的信去,你见了这封信,就不要再等我了。”
陈毅安壮烈牺牲的消息,李志强当时并不知道。直到7年后的1937年,国共两党宣布合作后,李志强写信给延安八路军总指挥部询问情况,收到了彭德怀的回信:“同志为革命奔走,素著功绩,不幸在1930年已阵亡,为民族解放中一大损失。”李志强孤身一人,在战乱的年岁中侍奉长辈,抚养儿子,克服种种艰辛困苦继续生活。1934年她离开湖南湘阴界头铺镇,到长沙考入湖南省长途电话局,依靠微薄的薪水养活年幼的儿子和年迈的母亲,直至将陈晃明抚育成人。
自1922年起,到最后诀别的“无字书”,八年间陈毅安一共给妻子写了54封家书。这些家书寄托了一对爱侣的款款深情,承载着战火的记忆,印刻着沉甸甸的革命信念。
1955年新年来临之际,迁居北京的李志强翻出当年陈毅安最早寄给她的那帧贺年明信片。目睹着熟悉的字体,李志强仿佛又见到了年轻俊朗的恋人,于是提笔在明信片上做了注释:“1922年元旦,毅安送我的贺年拜片,谁知我也好似拜片上的女士一样,我也学成了一位为人民服务的话务员,此片是三十年前的纪念品,真可贵也。”
2021年清明时节,江西卫视《社会传真》栏目邀请陈晃明教授及其儿子陈正烈将军等人,以讲述红色家书的方式纪念共和国第九烈士陈毅安先辈,聆听陈晃明讲述父母的“红色家书”故事:“90年前,我年龄尚小,母亲李志强就收到了这样一封无字信。顿时,原本盼望丈夫消息的满心期待变成了夺眶而出的汹涌泪水。他们生前就约定了,父亲说过,牺牲了我会告诉你一声,就是无字信表示我已经不在人间了。收到这封无字书信的时候,我母亲就放声大哭,知道他为革命已经牺牲了。”
这张无字书信和几十封家书从此成为母亲李志强一生守护的挚爱。1983年3月,李志强因病去世。1990年,陈晃明遵循母亲生前的遗嘱,千里迢迢把父亲的忠骨和母亲的骨灰合葬在了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在儿子陈晃明的心里,父亲陈毅安是一个浪漫的人,也是一个风趣的人,更是一个忠于信仰的革命战士。
陈晃明先后把父亲写给母亲的贺年卡和54封书信复印集寄给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保存。陈毅安和李志强革命爱情的见证物,就这样永远存放在了他为之战斗过、流血过的革命摇篮井冈山。不久前,陈晃明教授也因病辞世。所幸的是,观众可以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看到陈毅安等革命英烈生活、战斗的痕迹和亲笔手写的文字,在英烈后人深情的讲述中感受历史的壮烈与温情,伟大人物的精神依然在传承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