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历史文物时代价值
——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让文物活起来
鄂尔多斯地区人类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保留下了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文物古迹和文物精品。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加强各项业务工作力度,近年来各项文博工作呈现百花齐放、突飞猛进的态势。
承上启下、兼容并蓄——鄂尔多斯市博物院概况
1963年,鄂尔多斯地区第一个文物事业管理机构——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建立。1981年,第一个古代史通史陈列——鄂尔多斯文物陈列完成。1983年1月,鄂尔多斯博物馆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鄂尔多斯地区博物馆事业正式起步。1989年10月,鄂尔多斯首座博物馆——鄂尔多斯博物馆竣工,并正式向社会开放,后改名为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2012年,鄂尔多斯博物馆、青铜器博物馆、革命历史博物馆、考古研究院的成立,开启了鄂尔多斯文博事业的新纪元。这些文博机构都是鄂尔多斯市博物院的前身和基础。2021年5月,在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领导下,文博机构优化重组,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应运而生,至此开启鄂尔多斯文博事业“三馆一院”的新格局。
鄂尔多斯市博物院由位于康巴什区的鄂尔多斯博物馆、位于铁西区的青铜器博物馆和位于东胜区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共同组成。其中,鄂尔多斯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青铜器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以保护、传承鄂尔多斯地区历史文化为目标,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服务于一身。总占地面积逾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是内蒙古地区综合面积最大的地市级博物馆,在文物收藏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科学研究、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平台作用。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广泛开展与大专院校、各级科研单位的合作办展、联合调查、共同研究、人才培养和文创开发等工作。先后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浙江大学、内蒙古社科院、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鄂尔多斯市委党校、鄂尔多斯学研究会、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校区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展相关研究、共建工作。
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优秀单位、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并相继获得全国文化系统先进个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个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先进集体、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科普基地;连续5年被鄂尔多斯市文化局评定为“年度实绩考核突出单位”。
此外,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在新媒体、社会教育方面不断获得殊荣。快手短视频“6500年前的豪宅”获得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普短视频作品,为自治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唯一获奖作品;2021年5月,《远古有豪宅——阳湾遗址》《“指尖艺术”变身鄂尔多斯青铜器》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全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优秀案例”;2021年11月,文博社教案例《走进蒙古包,学做草原客》荣获全国“2021年度优秀文博社教案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博物院积极推动和打造“两个文化”“三个品牌”,使之成为博物院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和品牌标志:“两个文化”即“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三个品牌”即“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历代壁画文化”“红色革命文化”。
引进来、走出去,展览让文物活起来
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近年来主办了“农耕、游牧·碰撞、交融——鄂尔多斯古代史展”“鄂尔多斯古生物展”“百年光影·见证鄂尔多斯——城市记忆珍藏展”“游牧与守望——鄂尔多斯古代石上艺术特展”“不忘初心 精忠理财——鄂尔多斯财政历史陈列展”等基本陈列。在深耕基本陈列的同时,博物院深挖地区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引进多个优秀展览,成为汇集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平台和对外宣传鄂尔多斯地方历史文化的蓬勃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引进全国各地精品临展近百个,包括“礼乐之邦——河南夏商周文物展”“金色中国——中国古代金器大展”“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瀚海珍衣——西域服饰的记忆”“文化瑰宝 影叙千秋——唐山皮影艺术展”“绚彩中华——中国苗族服饰展”“瓷国明珠——福建德化瓷展”“文房玉 闺阁金——明清江南地区时尚生活展”“技夺天工 艺韵流芳——海南黎族传统工艺展”“大唐雅宋——唐宋圆雕玉器专题展”“永远跟党走——百年党史剪纸展”“古蜀探秘——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菁华展”等。同时,注重引进展览的策划,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接触到展览文化内核。如举办“文化瑰宝 影叙千秋——唐山皮影艺术展”时邀请皮影艺人,上演正宗的唐山皮影戏;举办“永远跟党走——百年党史剪纸展”时,邀请非遗传承人与观众一起进行剪纸活动……引进题材丰富、灵活多样的展览,不断丰富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和服务内容,提高观众观赏兴趣的同时,拉近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此外,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还成功推出“丹青遗韵 妙手生花——北方草原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黄河几字弯里的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展”“黄河几字弯孕育的青铜文明——鄂尔多斯青铜器的文化风采”3个对外交流展览,从不同侧面展示鄂尔多斯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展览推出以来,共巡展45站,不仅加强了地区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精神、提高地方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流动窗口。2020年,鄂尔多斯市博物院深入挖掘内蒙古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推出“黄河从草原上流过——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展”。展览引起极大社会反响,并入选2021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黄河几字弯里孕育的青铜文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文化风采”成功入选2022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打造百姓课堂,传播优秀文化
鄂尔多斯市博物院积极发挥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依托鄂尔多斯敦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形式多样、层次丰富、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为载体,努力打造百姓终身学习与学生益智探索的文化场所,成为传播优秀文化的大课堂。“博知学堂”向青少年传递历史、人文和地理等知识,使他们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历史文化精髓;“我们的节日”增加公众对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传承和热爱;“小讲解员培训”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对家乡文化的了解与热爱;“专家专题讲坛”邀请专家学者,给社会大众带来多角度的文化享受;“馆校共建”与各大中小学校“牵手”,推动历史文化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志愿者工作吸收社会力量,不断创新志愿服务方式方法……
2012年11月启动“流动博物馆”项目以来,鄂尔多斯悠久的历史发展脉络,多彩的民俗文化和精品文物先后走出“深闺”,以展板、仿制文物和现场体验的形式走到群众身边。多年来,博物院致力于将展览送到苏木乡镇、送到百姓家门口,“流动博物馆”的身影不仅遍布鄂尔多斯市的每一个旗区,还深入到学校、社区、养老院、军营等。同时还积极加深与学校的合作,强化博物馆“第二课堂”作用,开展“宣教大课堂”活动。通过“流动博物馆”“宣教大课堂”等项目,成功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出博物馆,为群众搭建一个流动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让更多的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扩大了地方文化的辐射力,让博物馆真正融入百姓,走进社会。
学术引领,成果丰硕
坚持学术引领,推动开展黄河文化、地方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学术研究,讲好鄂尔多斯故事,将学术成果有效转化,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是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建院以来坚持的宗旨之一。
多年来,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致力于学术研究工作,陆续出版了《农耕 游牧·碰撞 交融——鄂尔多斯通史陈列》《竞技·游戏——历史上的北方少数民族体育》《北方草原古代壁画珍品》《北方草原古代壁画艺术保护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鄂尔多斯史海凭栏》《鄂尔多斯长城》《鄂尔多斯文博人——鄂尔多斯文博事业发展历程回顾》《鄂尔多斯文博事业出版五十五周年》《回望元朝——内蒙古元代丝绸之路文物图珍》《郡王府历史沿革与建筑形态》《草原丝路史话——鄂尔多斯汉代墓室臻品图像》《黄河从草原上流过——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内蒙古黄河历史文化丛书》等。在各级期刊、杂志、媒体上发表各类业务研究文章近千篇。
秉承“科研型博物馆”的学术理念,先后承担各级涉及社会科学、历史、文物、考古、博物馆等领域的学术研究课题和项目。近年来,先后完成“鄂尔多斯红色百年”“鄂尔多斯历史文化”“黄河几字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典故”“农耕交错 胡汉交融 多元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的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历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鄂尔多斯黄河几字弯历史、文化、民俗调查”“鄂尔多斯古代壁画及木构彩绘调查”等课题项目,召开“北方草原古代壁画艺术保护与研究国际研讨会”。学术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让博物馆成为真正的“思想库”,发挥理论研究、传播知识、弘扬主旋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
借力全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
借助新媒体表达方式,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让陈列展览、文物从博物馆走出来,跃然成为手机、电脑屏幕上的鲜活形象。在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设有“农耕游牧 碰撞交融——鄂尔多斯古代史陈列”“丹青遗韵 妙手生花——北方草原古代壁画精品展”“黄河从草原上流过——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内蒙古社会主义建设二十年特展”“丝路万里 金鉴千秋——东西方古代铜镜艺术展”“茗冠古今 茶香万里——闽北茶文化展”7个数字展馆。同时,采用新媒体、融媒体、自媒体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展示手段,在快手、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官方服务号。针对不同人群陆续上线“线上虚拟展览”“微信听展览”“宅家看风景”“云游博物馆”“文物故事”“红色革命故事”“小讲解员·科普”“指尖上的三维文物”等,用当前科技手段进行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极大地补充了实体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设计实施的“互联网+中华文明——智慧博物馆进社区(学校)”项目,是智慧博物馆建设创新性项目,有效地将文物保护利用、博物馆的展示研究交流、宣传教育体验等与外界进行链接,并通过社区、学校等开展特色的宣传教育实践,实现一般教育的再深入。鄂尔多斯市博物院通过新媒体,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将丰厚的文物与历史信息浓缩于方寸屏幕之间,让展览、文物焕发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打造明星文物,树立文化品牌
文物是博物馆运行的核心,用历史见证的实物载体讲述沧桑过往是实现博物馆价值的重要途径。在厚重历史的积淀下,鄂尔多斯市博物院收藏有大量的实体文物,其中不乏独具特色的精品文物。以文物构筑起博物馆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实现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职责,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不断在创新中寻求突破,脚踏实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藏品丰富、类型多样,现有藏品34435件(套),涵盖古生物化石、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艺术珍品等门类。珍贵文物共1376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19件(套),二级文物346件(套),三级文物911件(套),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些价值非凡的文物实体是历史的凝结,是历史的诉者,更是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有力见证。
1.“河套人”头盖骨是鄂尔多斯地区发现的最早人类遗存。国家一级文物。属于距今14万至7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智人遗存。长10.4厘米,宽10.2厘米,重64克。这件头盖骨化石为1956年乌审旗萨拉乌苏河流域发现,同时还发现了一段人类股骨。“河套人”的体质特征接近于现代人,在人类的进化史上属于晚期智人阶段,地质年代应该属于更新世晚期。到目前为止,“河套人”文化遗址共发现人类化石、石器300多件。“河套人”是目前亚洲发现最早的晚期智人化石之一。其发现成为破解中国现代人起源之谜的关键,对中国现代人何时起源这一问题提供了更加充分翔实的证据,对考古学界和体质人类学界及旧石器晚期文化类型特征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2.“喇叭口尖底瓶”是距今5000年鄂尔多斯史前文明的见证。国家一级文物。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青达门乡出土。高72厘米,口径20厘米,腹径26.2厘米 ,重4150克。陶瓶是新石器时代海生不浪文化古人类使用的汲水和取水生活器具。陶瓶口为喇叭口形态,束颈,弧肩,亚腰,尖底。在瓶身上装饰有细密而规整的纹饰。
由于这种器物的整体形态与商代甲骨文中的“酉”字十分接近,因此考古学界也把它称为“酉瓶”。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字,绝大多数都是象形文字,因此,这件器物的形态与甲骨文“酉”字的关系可以证明我国成熟象形文字形成的时间,至少在仰韶文化晚期阶段,即5500年以前。由此可见,鄂尔多斯地区的古代先民,以其聪明和智慧,对中国文字的产生及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3.金冠饰。国家一级文物。内蒙古准格尔旗布尔陶亥乡西沟畔村墓葬出土。由头饰、耳坠、项饰组成的一整套饰件。冠饰采用镶嵌、抽丝、锤揲、焊接、包金等工艺,将松石、白玉、海贝、黄金等装扮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根据冠饰多为形态较小的金片特征,研究可能是缝缀在冠状衬物上。结合金冠饰的造型工艺以及伴出的器物,考古学界判断它应为西汉初期活动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匈奴贵族所有,考虑到它极可能是女性饰物的特点,也可视为我国发现的唯一一件早期北方民族的“凤冠”。这套装饰的主流风格应来自中原文化的影响,但其中的鹿形等动物纹饰则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文化的特征,而琉璃珠、琥珀珠等是盛产于中亚地区的物品,嵌蚌、镶嵌绿松石、包金边以及周边的联珠纹工艺等,却又是波斯以及地中海古希腊、罗马等西方古文明特有的风格。因此,金冠饰既有中原文化特色,又具中亚艺术风格,是多种文化融于一身的艺术结晶,更是研究西汉初期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以及整个欧亚草原地区东西文化交流的极好物证。
4.虎豕咬斗纹金饰牌。一组两块,国家一级文物。1979年出土于准格尔旗西沟畔墓地。饰牌平面呈长方形,长13厘米,宽10厘米,厚0.3厘米,重300克左右。饰牌正面采用浅浮雕工艺制成老虎与野猪互相咬斗的图案:猛虎在下,野猪在上,两兽缠斗正酣。从搏斗的动物纹观察,它们具有浓厚的草原文化特征,是欧亚草原游牧部族颇为流行的做法。与此同时,更加珍贵的是在饰牌背面錾刻有规整的文字,又彰显出强烈的中原文化特征。从錾刻的“一斤五两四朱少半”“故寺豕虎三” “一斤二两廿朱少半”铭文来看,它们具有浓厚的秦文化风格,应是秦人錾刻而成。“豕虎”应为动物名,及野猪、猛虎;“故寺”应为制作器物的官府;“三”字为编号。因此,可以判断这两件金饰牌的制造与秦国有关,或者就是在秦代制造的,继而通过不同民族交往、交流,通过贸易、战争、通婚等,输入到中国北方游牧人群中来。根据饰牌的造型、规格及墓葬中与之伴出的其他随葬品特别是金银等贵制品推测,这两件金饰牌的使用者应该是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活动在鄂尔多斯东部地区的游牧部落首领,它极有可能是匈奴部族某一位白羊王所有。金饰牌质地为黄金打造,用料珍贵,做工精良,采用浅浮雕的艺术形式设计图案,具有强烈的草原文化风格,也带有浓郁的中原农耕文化因素,是战国晚期中国多民族融合,农业与牧业文化交流互鉴精品之作,为展现2000多年前不同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物证。
5.黑釉剔花牡丹鹿纹瓶。国家一级文物。1986年在伊金霍洛旗白圪针村一处窖藏内出土。这件黑釉瓷器是西夏时期的精品瓷器,口径8.4厘米、底径9.7厘米、高40.2厘米。瓷瓶小口,斜肩,腹微鼓,底部内凹,器身大部施黑釉,在腹部剔有牡丹花纹和几何图案,近底部刻划一只奔跑的梅花鹿,作回头吐云雾状。这件瓷瓶主题花卉纹和鹿纹代表了瓷器主人富贵、福禄连绵的美好愿望。瓷器主体纹饰与次纹饰层次分明、疏密有序,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更显西夏瓷的硬朗、古朴、自然、神秘之美。根据这件瓷瓶的造型、纹饰以及制作工艺特点判断,应是西夏时期灵武窑的作品,是西夏时期北方党项部族在鄂尔多斯活动、以鄂尔多斯为腹地蓄力发展的重要物证,也是彰显西夏强盛文化的艺术精品。
6.荷叶形玉杯。国家一级文物,长9.05厘米、宽7.2厘米、高3.8厘米、口径7.15厘米,重0.085千克。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出土。莲花瓣形敞口,浅腹,圜底,上饰有莲花脉络纹饰,有一兽形耳,连接口沿和底部并延伸至玉杯的另一侧。采用浅浮雕和镂空的雕刻技法,器身圆润有光泽,使整个器物看起来浑然一体,一气呵成,装饰华丽,雕琢极为精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玉杯当属宫廷珍贵的玉雕艺术品,是元代玉器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它白玉质地,器身圆润有光泽,装饰华丽,构思精巧。整体为圆雕荷叶组成,大片弧状边缘卷拢荷叶为杯体。叶萃卷曲成环形杯把,花果相接,好似淡雅幽香扑面而来,有如诗云:“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洒香清厮酿。”
今后,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将努力干事创业,在历史、文化、考古、博物馆等方面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业务提升工作,开创鄂尔多斯文博事业新局面。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认真、细致、准确地研究鄂尔多斯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树立、弘扬和宣传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以“多元一体”理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理论武装头脑,来编写、出版、传播历史知识,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贡献力量。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我们要认真做好考古调查、考古发掘和考古研究工作,尤其加强对“两个文化”“三个品牌”的研究和阐释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而不断努力。
鄂尔多斯市博物院是鄂尔多斯不可替代的城市名片和窗口,是鄂尔多斯故事的讲述者,是鄂尔多斯的文化会客厅。新时代下,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本地特色历史、文化、文物优势,继往开来,砥砺奋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为鄂尔多斯文博事业的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