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具有悠久的古代建筑教研传统,北大工学院建筑系曾培养出一批知名古建筑专家,如于倬云、杜先洲、臧尔忠等,1952年院系调整,北大建筑系并入清华,此后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宿白等先生在北大考古专业讲授的中国古代建筑课程,延续了北大古建的学术血脉。
1998年,为培养国家亟需的文物研究与保护人才,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大学联合办学,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增设考古学(文物建筑)专业方向。1999年,北大文物建筑专业方向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自2000年开始,隔年招生,至今共招收本科生12届。经过20余年的发展,北大文物建筑专业方向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学生培养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教研团队以本科教学为核心,建立并实践了一套融合建筑学、考古学的全新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筑考古学的学科理念已在北大生根、发芽、结果。文物建筑专业方向至今已有10届上百名本科生毕业,他们大部分选择在文化遗产领域深造或就业,很多已成长为文物事业的青年骨干,在科研、教学、管理和实践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时值北大考古百年回顾之际,谨将文物建筑专业方向20余年的发展历程简述如下:
专业创设
1998年,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大学联合办学,在考古系设立了文物建筑方向。此举改变了国家文物局以往与建筑院校合作培养古建筑人才的先例,开创了新局面,使文物建筑的教学和研究纳入历史学、考古学的框架,为建筑考古学的发展,为培养具有多学科素养和史学研究能力的文物建筑人才,奠定了基础。专业创设阶段,时任考古系领导李伯谦、高崇文、赵朝洪、孙华等先生皆给予了大力支持,宿白、傅熹年等先生也就专业定位、专业发展给予了宝贵建议。
教师团队与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创设之初,北大考古系尚无文物建筑方向的专职教师,考古系聘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徐伯安教授指导文物建筑专业发展,徐伯安亲自拟定了文物建筑专业的初始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融合了历史、考古和建筑学的有关课程,其特点是,以历史考古课程为底蕴,以建筑学课程为基础,以文物建筑相关课程为特色,强调培养学生兼具建筑设计和建筑历史研究的综合能力。
初始阶段,教学主要由外聘教师承担,清华大学林贤光、周宏智、王贵祥,北京建筑大学王其明、南舜熏等教授,以及古建专家刘全义等老师参与课程教学。同时,自1999年,北大考古系开始持续招收古代建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以培养专职教师队伍,其中,博士研究生徐怡涛(99博)、李志荣(00博)、庞玥(01博),皆在博士阶段参与了文物建筑专业方向的教学工作。
20余年间,伴随专业发展,文物建筑专业方向的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教师徐怡涛、李志荣,皆具有建筑学本科和建筑史硕士的学科背景,进入北大师从宿白先生,2003、2004年先后留校任教。自2012至2020年,专业又陆续引进一批青年教师,张剑葳、彭明浩、王书林(研究系列)、俞莉娜,他们的本科均毕业于北大文物建筑专业方向,硕博则毕业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或国内外知名建筑院系。另外,2011年,李志荣转赴浙江大学任教,2011至2016年间,方拥教授自北大建筑中心调任本专业从事教研工作至退休。
随着专职教师队伍的成长,外聘教师和专职教师的教学分工日渐清晰,外聘教师主要讲授建筑学板块相关课程,如建筑初步、美术、建筑设计(一至四)等。专职教师则主要讲授文物建筑板块相关课程,如文物建筑导论、中国建筑史(上、下)、中国传统建筑构造、田野实习、保护规划等。另外,本科教学计划中涉及考古、文保、博物馆、文化遗产等课程,由学院相关专业教师讲授。
文物建筑专业方向的发展,离不开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各届领导和各专业教师的支持,离不开大批外聘教师的贡献。先后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大城环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房地产职工大学等单位的近30位老师,参与到本专业的本科教学之中。另外,2004至2009年间,故宫博物院晋宏逵、中国文物学会郭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张之平、沈阳等先生,曾受聘为校外研究生导师。外聘教师为北大文物建筑专业的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使本专业在专职教师长期不足的情况下,仍能较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完成教研任务。
通过校内外老师的共同努力,文物建筑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明确了建筑设计等建筑学课程与文物建筑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明确了通过建筑设计教学所培养的建筑认知能力,在文物建筑价值认知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基于这一认知,专职教师与建筑初步、建筑设计课程教师一起,制定教学计划,优化设计题目和教学方法,发展出文化遗产地建筑设计的理念,使建筑学的教学有机融入了建筑考古的学科体系。
二、完善了文物建筑板块的本科课程体系,形成了由文物建筑导论、中国建筑史、中国传统建筑构造、文化遗产踏查测绘实习和保护规划等5门课程共同构成的,以田野实习教学为枢纽,以培养文物建筑价值科学认知能力为目标,贯穿四年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
三、结合高校优势,明确了本科阶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认知能力、专业兴趣和研究潜力为主要方向,使学生在文化遗产领域具备多方面发展的潜力,扭转了专业初期单纯强调培养古建筑修缮人才的局限性。
科研与社会服务
北大文物建筑教研室现有教师5人,其中教授1人(徐怡涛),长聘副教授1人(张剑葳),助理教授2人(彭明浩、俞莉娜),副研究馆员1人(王书林),全体教师均主持有国家级科研课题,涵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社科基金的青年、面上、绝学、后期资助及国社科重大。同时,教师团队还累计承担了数十项建筑考古遗址复原、保护规划、文物建筑测绘评估等横向课题。
教师团队始终强调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教学、学术与社会服务的共生互促模式。一方面,科研工作提升了教师团队的学术能力,在建筑精细断代与形制时空框架建构、宋金元明时期木构建筑的新发现、建筑考古遗址复原、金属建筑、石窟寺营造、仿木构砖室墓、城市史、东亚建筑交流互鉴、古建筑文化及社会史、测绘及数字化等方向,均取得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历年累计已出版专著或研究报告6部,论文100余篇。另一方面,科研工作聚集了专业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使专业教学在经济上、学术上均获得了源源不绝的动力。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工作,认识到专业的价值及自身的价值,由此增强了专业认同度,提升了学习兴趣,优化了学习效果。
教师团队还针对如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南宋大内遗址保护、石窟寺人才建设等文化遗产领域重要问题建言献策,积极参与国务院参事室、国家文物局委托的政策研究、标准研究,在文化遗产领域的顶层设计上,亦有一定建树。
2019年,在时任院长孙庆伟教授和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赵辉先生的支持下,北大文物建筑专业首倡的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经中国考古学会批准成立,专委会秘书处设在北大,由文物建筑教研室具体承担。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北大成为中国建筑考古学的学术重镇,为我国建筑考古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切实贡献。
教学奖励
文物建筑专业方向自成立以来,教学工作不断得到学生、院系、学校乃至教育部的认可,相关任课教师荣获了多项重要奖励和荣誉,如,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徐怡涛2006)、北京大学教学卓越奖(徐怡涛2019),2017至2018年,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中国建筑的科学认知:北大文物建筑田野记录与价值发现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徐怡涛、杭侃、孙华、王书林、张剑葳),分别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外,“清官式大木作”虚拟仿真教学课件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张剑葳等2019)、国家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张剑葳等2020),文化遗产踏查与测绘实习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徐怡涛等2021)。以上奖励,充分肯定了文物建筑专业方向的教学成效,肯定了专业的发展道路。
总结与展望
20余年来,在不断克服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学科交融难度大等困难后,北大文物建筑专业方向逐步形成了本、硕、博全覆盖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构了学术目标一致,年龄层次合理的教师团队,提出“以建筑见证文明”的学科目标。在专业教学中,始终以树德立人为中心,重视田野教学和科研实践,强调发挥学术所能响应社会需求,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的共生互促模式,为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北大文物建筑团队将继续坚持还原历史、见证价值的学术目标,深耕田野,广泛实践,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推动中国建筑考古学的发展,见证更多文明价值,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