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讲解模式 传播红色基因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姚香 李平

创新讲解模式 传播红色基因

——以山西博物院情景式讲解实践为例

近年来,山西博物院在摸清革命文物家底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内涵价值,探索展示利用新途径,创新讲解模式和传播手段,不断提升红色基因传承能力。有序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价值核心观相结合,更好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2021年7月,策划举办了“初心映三晋 百年铸辉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展览以革命文物、档案文献、珍贵照片为主,辅以纪录片、电子视频、图版、文版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四个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100年波澜壮阔、百折不挠、艰苦求索的伟大历程。这既是我们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加强革命文物展示利用、扩大红色文化传播,提升红色基因传承能力的有益尝试。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革命文物,离开了本来的历史语境,对于青年一代而言是有一定距离感的。简单的讲解形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博物馆观众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同样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也得不到有效发挥。鉴于此,我们在观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当下观众群体的文化需求、知识结构、心理认知和审美接受等因素,尝试创新讲解模式,以革命文物作为实物教材,通过“舞台情景剧”的形式,力图“活化”革命文物,以多元手段解读、阐释文物背后的历史、人物、故事、精神和价值,讲好红色故事,将观众带回“真实的历史时空”,传播红色文化精神。

通过对馆藏“高君宇致石评梅的十余通信件”“尹灵芝做军鞋留下的锥子和剪刀”“地下党员刘鑫使用过的收音机”三组珍贵革命文物深入研究,策划创作了三幕舞台情景剧:“家书里的初心——山西第一位共产党人高君宇的故事”“党的女儿尹灵芝”“地下党员的秘密武器”,通过小文物、小舞台讲述大历史,再现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抗战中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夕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史实片段和山西籍共产党人为了革命理想不怕牺牲的壮烈事迹。

“家书里的初心”以中国共产党先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山西第一位共产党人高君宇1921至1923年前后写给石评梅的十余通珍贵信件为线索,通过“讲解+情景再现”的艺术表现形式,再现了他指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创办、复刊山西早期思想启蒙报纸《平民周刊》的故事。石评梅、高君宇,一个是誉满京华的女诗人,一个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的早期传播者。书信往来,字里行间透露出这对革命青年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逐步坚定。两颗青春的心在革命的道路上,相互鼓励、相互支持,逐渐萌发爱情,谱写出一段革命的青春赞歌,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初心和浪漫主义情怀。

“党的女儿尹灵芝”是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寿阳县的革命烈士,牺牲时年仅17岁。她从小在父亲尹尔恭的影响下,积极投身于抗日活动。14岁成为村妇女救国会副主任,组织群众挖地道,为八路军侦察敌情,慰问护理伤病员,动员青年参加解放军。我们聚焦尹灵芝发动组织妇女为八路军战士做军鞋支持抗战的真实事迹,以“讲解+舞剧”的艺术形式,展现抗日战争时期广大女性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挽救民族危亡作出的牺牲和贡献。她们虽为女儿身,却巾帼不让须眉,以坚韧、勇气和才能,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坚强后盾,擎起了抗日救国的“半边天”。

“地下党员的秘密武器”讲述太原市进山中学一名普通的地下党员刘鑫,巧妙地利用一台收音机获取党组织安排他在民众中开展党的秘密工作和配合太原解放的相关任务。通过“讲解+角色扮演”的艺术形式,反映在中国共产党艰苦漫长的斗争历程中,以刘鑫为代表的地下党员,为夺取革命胜利,在一条没有硝烟的战线上默默地发挥巨大的作用。

这三组《红色文物讲述山西共产党人的故事》展演项目具有鲜明的博物馆文化特色,是新时代“博物馆+”理念的有益探索与实践。讲解员结合自身的业务能力、才艺,担任故事讲述人,并参与舞台表演,将博物馆讲解服务与剧场演出有效融合,利用PPT、视频、音乐等辅助技术,展演兼具研究性和表现力,艺术烘托渲染,革命文物承载的红色故事与精神。该项目在2021年清明节期间正式启动,由于展演形式新颖,故事感人,艺术感染力强,一经推出就引发学校、社区、各机关单位团体的热烈关注。展演预约不断,展演项目组一行20人走出博物馆,走进学校、社区、军营,在公共场所和群体中进行展演,革命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广泛地激发了公众的爱国情怀,受到社会公众、媒体等多方面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为了扩大革命文物与红色精神的宣传力度,展演剧目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其他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据初步统计,线上线下活动受众人数约25500人,更多观众从博物馆的宣教活动中感悟、领会、认识到革命文物蕴含的革命精神、红色基因。

博物馆展览与讲解阐释的实质是文物内涵的发掘与文物所具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阐释。博物馆的讲解工作在陈列展览的基础上突出科学品质,深入挖掘文物、标本的丰富内涵,凸显新时代博物馆的鲜明个性,展现博物馆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感染力。相较于传统的博物馆讲解、教育活动,此次沉浸式舞台展演项目具有多方面特色与创新:一是“打破”和“重组”。展演革命故事“打破”传统讲解模式,将博物馆讲解、革命文物、红色故事、舞台艺术进行“重组”,形成更符合新时代博物馆观众感官、审美、心理的形式,通过准确把握革命文物的内涵,用艺术表演传递故事与情感,引导观众解读文物背后创作心境,更有利于红色精神的传播。二是开放的“沉浸式”舞台,强化观众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通过历史真实的情节与细节,尽可能还原红色故事的发生场景,消弭时空距离,使观众身临其境,加之演职人员的艺术感染力,情节高潮处走到观众中间,观众在“共境”中达到“共情”,在聆听与欣赏中潜移默化,感受文物背后蕴含着的革命精神。情景剧以“小舞台”展现“大事件”的特征特点,被多个地区和文艺团体选用,大量新的“红色”情景剧创作推出,一些原有的情景剧也被再次翻排,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和支持。三是实现了博物馆与观众的双向认知和提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要满足公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关键在于创新博物馆理念、提升展览形式、拓展讲解服务模式、深化博物馆教育,实现“让文物活起来”,更好地传播博物馆文化。情景剧展演对讲解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创新形式的“展演”,“演员”与观众的多元感官都被调动起来,讲解员在自编、自导、自排、自演的实践中达到业务能力、学习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四史”和革命精神达到真学、真懂、真传承。观众通过“情景剧”沉浸式的艺术欣赏,完成一次体验、了解、感动、感悟、认知和学习。

经过前期的实践检验,我们认为《红色文物讲述山西共产党人的故事》展演是一种符合新时代观众文化服务需求、审美需求、心理接受的讲解模式,突破了传统的“讲述、解惑”,是传统讲解模式的极大拓展和创新。我们可遴选更多、更具代表性的革命文物,深入发掘背后的故事与精神价值,通过“讲解+情景剧”式的展演,向更多的公众群体传播。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革命文物是生动的党史教材,革命历史因重温而历久弥新。运用好革命文物,就能激活发展的正能量。《共产党宣言》的中译本,散发着“真理的味道”;《可爱的中国》手稿书写着初心使命,“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北京香山示意图,见证新中国的奠基,勉励我们“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革命文物“会说话”,感染人、教育人,彰显了党在百年岁月中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革命文物故事展演形式寓教于乐,感染力强,易于学习,具有广泛的推广宣传价值和意义,是有利于博物馆“活化”革命文物、宣传革命精神、传播红色基因的好做法,并可以进行深化和拓展的。

我们应继续深化、提升红色文物讲述革命故事展演系列,策划创作更多的红色故事舞台剧,让观众在语言艺术和情景再现的“沉浸式”氛围中,感受革命文物所蕴含的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更好地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让革命文物焕发光彩,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从革命文物中汲取养分,积蓄新征程上的信心和斗志。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43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