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化展示正以迅猛的势头成为博物馆工作崭新的生长点。从数字化辅陈到线上展览,由虚拟参观到沉浸互动,博物馆传播的场景和手段推陈出新,信息交互的量级不断提升。如何利用这一发展机遇科学地规划和实施数字化展示,是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要课题。依据场景的不同,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可分为线下和线上两种形态,前者以现场空间中的即时参观为主要方式,后者以虚拟网络中的随时浏览为特点。目前线上展示成为多数博物馆数字化传播的首选,但其质量仍较为粗放。解决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博物馆业界对实体和虚拟展示不同的传播模式进行更细致和深入的探讨。
基于网络特性的线上展示策划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博物馆展览在本质上都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其主要目标都是以实物为基础对受众进行实证性的知识传播。然而知识的载体、传播的场景、传播对象接收信息的方式各有差别,也导致了两种展示方式在形态上不可互相复制。
虚拟与现实
对于数字展而言,大容量、长期化、可成长的内容建设是展览策划中应当充分考虑的问题。2021年,上海博物馆推出“赶上春——江南文化数字专题”,遴选了近500件/套藏品精心组织,多维度、立体化地展示江南文化的历史、面貌与精神。这一展示的规模对于实体展示来说具有难以达到的操作困难,而对于线上展示而言,则恰恰可以利用其数据的丰富性达成充分的解读效果。作为2020年上海博物馆线下展览“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的姐妹展,该展充分利用了虚拟空间的可扩展性,扩充丰富了展示的内容,并以不同的视角切入主题,与实体展览突出江南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人文精神的展示思路互为补充,拓宽了这一主题展示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该展示在架构上利用官网原有典藏数据库进行二次开发,设置专题库和基础库,可根据专题研究和展示需求不断扩容,形成了“可生长”的文化产品。
显性与隐性
从信息形态来看,博物馆展品的信息往往具有多维性,既有“一目了然”的显性信息,也有可见范围之外的隐性信息。
线上展览的信息传播过程是将附着于实体上的知识剥离并重组,通过数字转码在虚拟的状态下以文字、图像、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介质的形式输出。虽然相比实体展示缺乏了直观性,但线上展示显然更适合全面地反映出展品的深层信息和隐性信息。2015年,上海博物馆网站推出的文物介绍专栏《每月一珍》,集中针对单体文物进行深度阐述和介绍,基于对展示对象的充分研究,尽可能地穷尽各维度的信息,进行全景式的展示。在内容构成上,涉及展品的流传经历、时代背景、使用方式、制作技法、文化背景、历史意义、美学特点等各方面,容量大,角度多,务求全面细致地传播信息。同时在介绍中坚持科学严谨的专业态度,对一些未有定论的问题以开放式的并列展示面向观众,不做灌输式的单向教育。让观众不仅看到博物馆的“博大”,更体会到博物馆的“精深”。
观看与阅读
博物馆展示是由“展览—参观”这个交互过程构成的完整信息交流活动,末端信息接收方式也是影响传播模式的重要参照。
在线上展示中,观众基本是以静态的阅读行为来完成交流的,交流的介质包括文字、图像、音像等。它们既比单纯的实物更丰富,也更具备可理解的“语义”,使观众在线上的参观行为更类似一种“对话”。在没有空间限定的网页上,可以更灵活的架构进行叙事,是线上展示策划中非常重要的特征。
以2017年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为例。线下展览采用了单向的线性叙事路线,这是历史类展示中最为经典的展线设计,充分地表达了人类200万年发展的“历史”主题。但由于空间局限,该展的“世界”主题却无法同时直观地并列展现。在配套的线上展示中,策展人在首页采用了数字地图+展览版块双入口叙事架构,在数字地图上为每一件展品标定了地理坐标,使观众能够概览到展品地理分布的“全球化”状态,同时又可以随意地在各个时代的版块间“出古入今”,同时感受到“历史”和“世界”的意义。
基于观众体验的线上展示实施
内容为王,更大的容量、更深的层次、更灵活的架构,这是博物馆线上展示策划的主要特点。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亦需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和观众的使用体验进行更为精细的调整。
信息的条理化
正如实体展示中静默的实物会令观众苦于信息的不完整,线上展示的信息过载也会带来理解的困惑。面对海量的信息,观众往往无法明确找到清晰的逻辑。这就需要合理地选择展示的方式。准确的信息分类和更多的信息关联,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示的逻辑。
2018年上海博物馆推出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数字专题中,引入数字人文的展示方法,基于大数据搜集和分析来组织和呈现信息,以一种“可阅读”的方式传播给观众,使他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流中准确领会到策展方意图。在董其昌生平专题中,以可视化列表的形式将董氏82年的人生经历逐年开列,并汇集其纪年作品数据形成曲线相参照,详细地展现了董氏求学、仕宦和艺术创作的历程,反映了个人经历与其艺术的关系。同时在这张年表中容纳了董氏所生活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文化艺术事件,试图以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考察社会环境和文化思潮对董其昌艺术理念及创作的影响。这张年表还罗列了同时期欧洲历史与文艺的重大事件,将中国艺术史置于整个世界艺术史的框架中予以观照,比较同一时代不同文明间社会制度、文化走向与艺术发展的不同理念和方式,希望观众由比较中发现中国艺术乃至文化的独特性及其在世界历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信息的直观化
专业信息的直观化,关键在于能够根据信息内容的特点,准确地选择表现形式,将叙事多媒体化。如表现墓葬、遗址、遗迹,可选用三维动画的形式,表现器物的源流、制作,则可选用亲历者的叙述、工艺流程的视频等。但多媒体形式的选用要遵循适度的原则,尽量整合在整体的叙事之中而不失流畅。
《每月一珍》栏目在表现形式上,每个专题都力求图文并茂,将专业的论述可视化、通俗化以帮助理解,如运用了文物的X光透视图、三维扫描模型等说明器物的制作特点,运用同类器物的细节类比等解释其发展渊源等。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综合传播的优势,使文物动起来、透明起来,调动观众的多感官接收信息,充分认知。而上述的这些多媒体形式,都是在全文中以链接弹出窗口的形式出现,可隐可现,并不影响全文阅读的流畅度。
信息的可利用
互联网的一大特色是平等表达和交流的便利,在线上展示中善于利用这一特点,能够有效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
在“大英博物馆百物展”的线上专题中,为了契合策展方“多元化”讲述的初衷,特别开设了评论版块,邀请观众对展览进行讨论。而在收到的各种评论中,也确实表现出观众对于展览主题、展品选择、知识诠释的个性化思考,由中国观众发出了对于世界历史的“中国声音”。这种注重观众反馈,在设计时即设置相应反馈机制的做法,对一些话题型、前沿型的展览应当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此外,注重情境再造,为观众设定“虚拟参与”的机会、“心理沉浸”的氛围,使观众融入展览叙事,通过一系列活动完成观展,也是线上展示中经常应用的方式。2017年上海博物馆推出的“遗我双鲤鱼——明代文人书札展”数字专题,在展品详情页采用了问题导向和互动架构,让观众把观看一件书札看作是一个游戏,看信和读信的过程就犹如一次通关。他们既可尝试辨认手写的书法,也可对未加标点的书札进行句读, 还可以听取书信的“朗读”,甚至可以按照古代信札的书写格式,选取由明代笺纸组成的背景样式,写一封信或一张便条:发一封电邮,折一个纸飞机,转发微博或微信。整个观展的过程中观众化身为写信人或读信人,在角色的参与中愉快地完成了知识接收的目标。
综上所述,就博物馆的未来传播形态来说,线上展与线下展将以虚与实的双向发展成为互为依存的博物馆参观方式,而或许可作为元宇宙中某一文化点的线上虚拟展示,其发展空间则会更为广阔和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