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契苾明墓出土的两件绿釉陶俑赏析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王亚庆

微信截图_20230116105500.png

1975年在陕西省咸阳市古渡乡药王洞村发现了唐代少数民族将领契苾明墓,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彩绘俑、带釉俑,造型包括男女俑、动物俑等,现挑选两件介绍,以飨读者。

绿釉高髻女俑  高32.5厘米,宽8厘米,通体施绿釉。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乌黑浓密的发髻,头发从四周向上梳起,在顶部形成高耸的发髻,再从中间分开,犹如两座突起的山峰,又似两把竖立的小刀,故称“双刀髻”,其设计极为夸张大胆,高高耸立的双刀髻应为假发造型。女俑呈站立状,双手置于腹部。柳眉凤眼,鼻梁高挺,朱红点唇,嘴角微微上翘,似乎露出一丝腼腆甜美的微笑,神态自若。细长披巾绕脖子一周,一端后甩下垂背部。身穿圆领窄袖连衣及地长裙,腰带轻飘于胸前,线条清晰流畅。此俑造型传神,形象超凡脱俗,端庄俊俏,面部圆润丰满,身材高挑修长,比例均称,发型、衣着时尚,是唐代青春健康、温婉秀美少女的典型形象,展现了唐代社会开放自信、乐观向上的社会风尚和女性追求个性,展现自我的精神状态。

武则天时期,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人们生活富足安逸,陶俑艺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身份较高的贵族妇女一改隋以前发髻简单、低平的样式而向上高耸,做出种种不同的造型。史料记载:“唐初,宫中梳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上行下效,成为风尚。有大臣曾进谏唐太宗下令禁止,唐太宗询问近臣令狐德棻,妇女发髻加高是什么原因 ,令狐德棻回答说,头在上部,地位重要,高大些也可以理解,唐太宗认为有道理。从此以后发髻不受任何法令限制,逐渐更加多样化。到武则天时期,更加流行假发高髻,显得蓬蓬松松。这件绿釉女俑的发髻就是这种假发高髻,是当时最流行的一种发髻,是唐代时尚女子的真实写照,今天依然让人叹为观止。晚唐以后,妇女发髻效法吐蕃,流行锥髻,即发髻如一棒锥,侧向一边,远不及盛唐女性发髻向上利落美观。

绿釉胡人俑  通体绿釉,站立于踏板之上,头戴翻边“山形”帽,身着紧身翻领窄袖过膝长袍,腰系黑色带子,脚蹬高腰靴。眉骨突出,眉毛浓而宽,眉头上翘,鼻梁高挺,眼窝深陷,双目圆睁,炯炯有神,嘴唇上部有八字胡须,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一脸黑色浓密的络腮胡子,这种面部形象和服装是当时西北少数民族,如高昌、回鹘,也就是今天我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区人或者西域,即波斯诸国人的形象特征。这件俑身穿的服饰与当时中原汉族的宽袍大袖有着显著的不同,因此称为胡服,他们的面部形态也同汉族差别较大,被称为胡人。俑双臂弯曲半举起,双手握拳,神情凝重,似乎正在紧紧抓住马或骆驼的缰绳,准备启程。

经过唐初的贞观之治,到了高宗、武则天时期,唐帝国国力达到全盛。首都长安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规模和繁荣程度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长安城内有众多来自西域的胡人、胡商,唐王朝以宽广的胸襟,吸引着中外人士,形成了各民族大融合的壮观场面。

往事越千年,今天,当我们静静观赏这件绿釉胡人俑,闭目遐想1300多年前的盛唐时期,那些身穿色彩斑斓胡服的胡人风尘仆仆地跋涉了漫长的沙漠路,来到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将西域的特产、音乐、舞蹈等传入内地,奉献给大唐中土,甚至连他们所穿的胡服都曾在长安流行,贵族好为胡服,妇女也不例外。同时胡人又西出长安,穿越沙漠,将中原地区的丝织品、瓷器运往西方。这件绿釉胡人俑不仅是丝绸之路上经济文化交流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强大的融合活力的体现。

契苾明为唐代初年著名少数民族将领契苾何力的长子,契苾明家族原来是铁勒族契苾部人,属于西北的少数民族,唐初归顺,契苾为复姓。契苾明在武则天时期担任左鹰扬卫大将军,骁勇善战,多次讨伐吐蕃等,战功卓著,为唐代政治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母亲及妻子都被赐姓武氏。可惜46岁英年早逝,被追封为凉州刺史,咸阳墓地应是武则天御赐,距离乾陵不远,也算是对他的最高礼遇。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2.30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