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理念共识 激发创新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届文化遗产研究青年学者论坛”侧记
11月19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故宫学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届文化遗产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线上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文书、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兼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施劲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论坛聚焦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邀请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杜伦大学等17个单位的40余名专家和青年学者进行演讲和学术研讨。通过深入而富有建设性的交流研讨,进一步拓展了文化遗产研究的高度与深度。
高文书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培养人文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层级的研究型人才为目标。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视走科教融合的办学道路,抓好学科建设,注重学科平台和学术品牌的打造,注重开门办学四方面工作。
赵国英指出,自2010年故宫博物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新时代校馆合作的典范。未来双方将为把合作推向纵深继续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施劲松强调,文化遗产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更多的青年学者投身于这项事业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方向的教学和研究,相信在中国历史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高水平专业资源的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文化遗产研究青年人才培养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好成绩。
在专家主旨发言环节,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原司长李文儒以“文化遗产研究的价值观问题”为题,认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建设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的,以此订立、确立承传文化遗产的理念与方法,就是让文化遗产实现博物馆化。博物馆化是博物馆的文化价值、文化观念、文化传播。从文化遗产的民主到文化遗产服务于民主文化的建设,才是遗产价值转化的核心问题。
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吕成龙在题为“元代青花瓷研究概述”的主旨发言中谈到,目前关于元代瓷器的文献记载很少,传世品也比较少。认识元代青花瓷要了解其发生发展的过程、目前国内外收藏情况以及对其认识的过程。一定要多研究真品,总结出元代青花瓷在造型、纹饰、胎釉和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对于鉴定和欣赏元代青花瓷尤为重要。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在“宋代书画研究中的材质和款印问题”中以《富春山居图》为典型案例,认为在保证真迹的前提下,古代书画里的文字材料,如题跋、款字等都属于第一手材料。同时古籍中的记载内容是否得当,必须要与一系列相关的图像和文本进行核对,有时还需要通过一定的运算方可确定其可信度。因为,经过检验的文献,才能够去使用。
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馆员黄雪寅以“文旅融合下博物馆展览策略研究”为题谈到,文化是博物馆的“核心”,制定文旅融合下博物馆发展战略是挖掘历史底蕴和人文资源重要的抓手。而博物馆人是藏品本体的守护者、藏品内涵的挖掘者、藏品信息的传播者、时尚艺术的引领者,要阐释好藏品与游客等多重关系,才能为民众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消费,这种消费对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进一步活化非常重要。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宋向光通过“无形文化遗产对中国博物馆工作的影响”阐释了从文化的视角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工作的关系以及对博物馆工作的影响。他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特性和价值的认识应该更为深入,更为拓展,甚至可以换一个视角和层位来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工作、博物馆发展的关系,其实也促使我们深刻地思考博物馆自身价值观,博物馆自身发展的目标和战略。”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院长陈煜在“宋元题材展览概述”中谈到,近年来宋元题材展览呈现如下主要特点:一是两宋题材的展览远远多于同期其他几个朝代;二是此时的器物类展览里,陶瓷和书画成为主流;三是涌现出了一批宋元时期的城市历史展;四是关于宋代文人主题的展览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五是海外交通与贸易是此时期展览中非常令人关注的主题,这其中考古成果的支撑效果非常明显。目前宋元题材的展览仍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
分论坛上,来自故宫博物院展览部的詹文珺以“储秀宫区域原状陈列发展沿革考”为题,通过影像和档案资料不仅对储秀宫区域的原状陈列以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进行详细梳理,还对未来的储秀宫区域的原状陈列进行了展望。中国铁道博物馆崔禾在“中国第一条御用铁路——西苑铁路修建始末”中,从西苑铁路的修建始末、西苑铁路与中国传统风水观、西苑铁路对中国早期铁路发展的贡献三个方面,探讨西苑铁路的修建及其意义。昆明市博物馆的李玉良通过“关于文化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的思考——以云南省剑川县为例”,对云南剑川农文旅融合的实践与思考,对其基础条件、文旅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剑川发展文旅事业的实践和思考进行了梳理。
浙江大学的薛仁杰以“生态博物馆理念下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发展路径探析”为题,探索了生态博物馆理念的本土化与乡村博物馆建设的新实践关系;将海岛类乡村文化景观、民俗类的乡村文化景观、山水类乡村文化景观、工业类乡村文化景观等浙江省乡村文化景观概况进行说明分析;通过整体保护、原状保护、动态保护、传承保护,阐释生态博物馆理念下浙江省乡村博物馆的发展原则,生态博物馆理念下浙江省乡村博物馆的发展路径。
浙江大学的常丹婧在“博物馆展览中观众参与的若干思考”中,从问题的提出、展览中观众参与的内涵辨析、展览中观众参与的方式、阻碍观众参与的展览困境与应对之策着手,认为促进观众参与是当前大多展览建设的共识。认为对观众参与的理解不应该局限于身体参与、互动操作类的参与方式,而是应该从更广义的视角来看待。同时应考虑观众的认知特点,展览传播的有效性以及博物馆在当下的角色和使命等。
余辉对参会发言进行一一点评,在充分肯定选题视角、论证过程等环节的优点之外,也中肯地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让与会青年学者颇受裨益。
据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于2010年在全国首批获得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2012年开始首次招生,目前已培养400多名研究生。10年来,中国历史研究院、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首都博物馆深度参与了该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切实落实了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关于文博专硕培养要走校馆合作之路的办学指导精神。
十年磨一剑,此次论坛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10年来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历史学院为文博行业输送了优秀的人才,也服务了社会。青年学者后生可畏,是文博行业的未来,祖国的未来。在新的起点上,新的征程上,期待社科学子能在文博行业中激发创新活力、实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