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类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拥有山东省精神文明单位、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等荣誉称号。一直以来,济宁市博物馆利用常设展览和流动博物馆、线上展览、文博大课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
济宁市博物馆充分利用济宁这座文化富矿,深入挖掘蕴含在历史文物中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家国情怀,从青少年教育角度出发,面对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拓展博物馆教育实施手段,将博物馆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智慧传播出去,打造更加亲切、包容、值得信赖和稳健的博物馆文化形象,不断传达对青少年的关怀,引导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自觉。
立足传统节日,打造活动品牌。济宁市博物馆青少年传统文化体验基地分别于春节、五一、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假日组织策划了“博物馆里过大年”“初夏运动会”“端午飘香粽叶青”“中秋庆团圆 月饼摆上盘”“国庆济博乐翻天”等丰富多彩的主题社教活动,为前来参加的中小学生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同时也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推进云享博览,满足观展需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济宁市博物馆助力线上观展,开启“云上博物馆”,最大程度满足青少年足不出户的观展需求。济宁市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栏目“线上博物馆”,推出“云游大运河”“济博微课堂”“礼成家国微课堂”等系列栏目,多角度拓宽展陈渠道,全方位满足观展需求,为青少年朋友带去一场场云端视听盛宴。积极与齐鲁壹点、更济宁等济宁当地网络平台合作,推出“5·1致敬不凡的你”“5·18我们的力量”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宣传视频,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博物馆还以大运河为背景,以“我家就在岸上住”为主题,策划实施一系列分类活动,通过课堂讲授、课下探寻的方式及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再现与京杭大运河相关的济宁地区历史人物故事和文化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让青少年了解运河文化孕育出的璀璨历史,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宣讲文物知识,传递文保理念。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济宁市博物馆采取“线上+线下”紧密衔接、深入融合的方式,不仅提高了社会教育活动质量,更是满足了社会大众的不同文化需求。《济宁精品文物》《中国运河之都——济宁》《文物法律法规》以“流动博物馆”的方式走进校园、社区、军营等。《传承良好家风》《我们的节日》《向逆行的您敬礼》等“文博大课堂”,向青少年讲述济宁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以兼具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的博物馆课程,广泛深入开展博物馆里过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依托线上线下联动,丰富社教活动新体验。2022年6月,为进一步加强对中华文明的研究阐发、教育普及和传承弘扬,济宁市博物馆成立主题邮局,并举办济宁市首届大运河文化集邮展,以小邮票反映大历史,用生动感人的方寸画面,生动展示运河两岸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
培育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6月,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济宁革命军事馆在济宁市博物馆新馆四楼开馆,为济宁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激发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普及国防教育提供了重要平台。作为“山东革命场馆与高校融合发展联盟”发起单位,济宁市博物馆通过策划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研学游活动,积极推动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此外,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济宁市博物馆招募大学生进行红色讲解,引导大学生赓续红色血脉、争当时代新人,以红色基因培育家国情怀,用志愿服务涵养青年担当。
整合优质资源,提升服务能力。2022年8月,济宁市博物馆与济宁市兖州区第一中学成立师德共建基地,旨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师德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涵养高尚师德、传播优良师风、厚植人文情怀、弘扬传统文化。师德共建基地的成立,对于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持续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加强博物馆教育组织保障等具有重要意义。博物馆积极响应济宁市任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引入第三方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组织宣教人员作为第三方机构和专业人员参与服务工作,有效保障了课后服务水平和质量。
下一步,济宁市博物馆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坚定文化自信,立足“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深厚文化底蕴,与各优质平台在党建教育、研学旅游、社教活动等方面联动对接,搭建交流新平台、拓展合作新空间,持续激活教育生命力、增强文化影响力,实现更高层面、更广领域、更深维度的发展。
(作者系济宁市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