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部主任杨宇:
携手双向奔赴 共寻百年大党“青春密码”
“2004年7月23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天真是热泪盈眶,因为那正是一大开幕的日子!从上海石库门来到北京天安门,从讲述党代会到成为党代表,我觉得,这是对一个来自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的工作人员最深的嘱托和最好的肯定。”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部主任杨宇对能参加党的二十大感到无比自豪。而更令她振奋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勾画出了一幅文化自信自强的宏大蓝图,作为一名红色文化传播者,杨宇深有感触:“我们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不断引导观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中共一大纪念馆自去年6月3日开馆至今,共收到观众留言近13万条,这次参加大会杨宇带了其中的8张留言条,有中福会小朋友图文并茂的“党是阳光,我是花”;有同济学子的“心永远跟党走,担使命、创一流”;有年逾古稀的老人的“访起点、记初心,唱支山歌给党听”……杨宇把这些留言分享给参会的代表们,她说:“因为这些留言条证明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这些满载着对党无限热爱的感慨与期盼,就是我们红色文化传播者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
“努力将听故事的人变成讲故事的人”,在大会开幕前“党代表通道”上,杨宇就提到了在宣教工作中特别需要这样的“双向奔赴”。青年强,则国家强,她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让他们在双向奔赴中真正找到情感上的认同和文化上的归属。这些年来,杨宇发现场馆里的年轻人变多了,参观需求也发生了极大转变,从单纯性的打卡式参观,到寻找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证明新时代里新一代青年正在被具有独特魅力的红色文化实力圈粉,“这既是双向奔赴,也是相互成就,大家都明白民族复兴不是空谈就能实现的,而是脚踏实地拼出来、干出来的!”杨宇笃定地说。
“全国十佳讲解员”“全国红色故事大赛专业组金牌讲解员”……作为行业榜样,杨宇一直在为“讲解员”这个职业正名。她告诉记者:“很多人一提到这个职业,就会想得特别简单,就像我一开始的理解一样,以为不就是把稿子背出来?其实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她说,2000年以来,中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不断凸显,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保管、研究始终是博物馆、纪念馆的工作重心,“教育”本身并不受重视,而在国内博物馆、纪念馆教育的主要内容也似乎只有“讲解”。“我曾经做过三张宣教工作流程图,分别是2004年、2010年和2021年,从这三张工作流程图就不难看出,宣教工作的重心从我进馆之初的单纯性讲解接待,到世博会前后注重青少年教育、注重思政教育,再到建党百年前的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多元化地讲好建党故事,‘讲’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宣传与教育并重才能真正构建红色场馆的教育品牌与体系。”杨宇认为,这种变化得益于场馆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和公众需求层面逐渐丰富,她分析道,学习与教育不仅仅是主动与被动的区别,实际上是立场、内容、方式、目标上的变换,在公众的需求下,主动学习也好,被教育活动吸引也好,都催促着红色场馆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充分运用红色资源,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真正让教育入脑入心。“如果宣教这个职业只是单纯讲述,就越来越没有办法让人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对红色文化的归属感,因此不能仅停留在培养年轻讲解员如何字正腔圆,如何讲得饱含激情上,这些都属于浅层面的,而更深入的是应该搭建起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框架,要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这才是核心和关键。”杨宇道出了对新时代红色场馆守正创新的一些理解。
谈到今后的工作,杨宇说,她将和同事们一起不断更新思想,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用好当下语言,盘活红色资源,打造传播矩阵,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努力呈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感、立体感、厚重感,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中磨砺意志,勇当开路先锋。她还想对所有致力于传承红色文化的年轻人说一句:“行动既是未来,实干成就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