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体育文化与博物馆的邂逅
记四川博物院“竞出东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特展”
悠悠华夏五千年文明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体育运动。华夏民族从劳动生产、礼仪教化、军事行动、娱乐养生、民俗节令等活动中逐渐演变出各种锻炼身心的体育活动:西周射御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战国蹴鞠始开足球之端,汉代百戏兴盛,唐人热衷马球,两宋流行蹴鞠,元代捶丸家喻户晓,明清武术流派并起,历代棋弈游艺雅俗共好,可谓“竞出东方”。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迎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和四川省第14届运动会的召开,由四川博物院与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竞出东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特展”在四川博物院正式开展。自2014年首展以来,该展览先后在江苏、天津等地举办九站巡展,累计观众已达百万人次。此次展览是双方发起的“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系列巡展活动的第十站,也是十年来该系列巡展的荣归展,是体育精品文物数量最多、文物等级最高的一次体育文物专题展览。
跨区域跨行业统筹合作
“明星”文物齐聚四川
“竞出东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特展”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借展文物,精选了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国内19个省市50家文博单位的300余件/套文物精品。展品等级高,仅一级文物就占了68件。此外,展品时代跨度大,跨越了自石器时代到清代、民国等多个朝代,且均为各个时代的代表性文物,整个展览描绘出一幅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漫长画卷。
策展之初,“选哪些体育文物,去哪里找体育文物”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事实上,此次展览建立在《中国古代体育文物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策展团队对体育文物的分布、文物代表的体育项目及文化内涵做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出了文物借展清单。四川博物院的策展团队统筹协调,克服重重困难,最终顺利完成文物借展。可以说,这次展览是国内文博界、体育界以及高校跨行业、跨区域协作一致、共同努力的成果,拓展了聚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局面。
由于展览内容涉及体育、考古、博物馆等学科,四川博物院便采用多学科开放性联合策展。策展团队专业知识结构以考古学、体育文化研究、文物研究、展陈设计为主,以文化创意设计、社会教育等为辅,成体系多角度助力展览成功举办,实现了馆藏文物、传统文化、传统体育研究成果的大融合。
此次展览展出的文物质地多样,涉及体育种类繁多,其中,石、陶、瓷、木、丝、帛、纸、玉、金、银、铜、铁等若干器质文物琳琅满目;绘画、书法、编织、雕刻、熔铸、陶塑、漆艺等传统工艺尽现其中;掷、射、驭、举、弈、武术、导引及十八般武艺等鳞次呈现;礼仪之道、强健之道、修养之道、协作之道、和合之道蕴含始终。
展览中展出了东方体育最早的“杯”赛、有趣的“锦标”赛,源自石器时代至今仍在使用的“飞石索”和最古老的体育“典籍”岩画和中国最早的“体育俱乐部”。这其中不乏“明星”文物: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国宝”兵马俑时隔二十余年再现成都,极具代表性的驭车俑、跪射俑、立射俑以发丝可见的近距离面对观众;南京博物院藏《仕女行乐图》犹如古代女子活动的百科图书,令人神往,百看不厌;河南博物院藏西周柞伯铜簋,一座三千年前的“体育奖杯”放在今天仍不过时;甘肃省博物馆藏“马踏飞燕”同一遗址出土的执戟铜骑士及坐骑列阵以待;首都博物馆《打猎图十二通景屏》完美演绎古代马上射猎运动会盛景;故宫博物院藏《行书养生论卷》将竹林七贤嵇康所悟养生智慧带到眼前;此外还有被称为“武林秘籍”的《少林技击谱》、天津博物馆藏《汉宫春晓图卷》等珍贵文物亮相展览。众多珍贵文物云集,多个博物馆助力同一个展览,实为难得一见的盛大场面。
挖掘中华古代体育之源
解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竞出东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特展”灵感来源于唐代王维的诗作《寒食城东即事》:“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以文物为实证,辅以图文及多媒体展项,挖掘中华古代体育之源,解析古代体育之礼、武、戏、力、艺所体现的文化和人文精神。展览以体育文化内核为总领,从中华体育发端讲到历代体育项目的繁荣兴起。在1330平方米展厅、248米展线上,渐次展开中国古代体育发展历史,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内容丰富。
展览由序篇竞之源以及竞之礼、竞之武、竞之戏、竞之力、竞之艺等五个单元构成,主要展示了中国射礼、御术、射艺、狩猎、武艺、导引、行气、蹴鞠、马球、捶丸、棋弈(六博、围棋、象棋)、百戏、角抵、婴戏、竞渡、垂钓、冰嬉等众多古代体育项目,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华体育悠久辉煌的历史和文化,每一件文物都是先民开展体育活动的有力见证。
第一单元“竞之礼”展示了为适应国家统治和战争需要,统治者极力推广礼仪教化性质的活动,同时发展武备,训练士兵,嬗变出“竞之于礼”的中华传统体育活动。其中重点介绍了射礼与御术这两项古代君子培养的必备技能,它们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体育教育内容。三千年前一场射箭比赛的“奖杯”——柞伯铜簋令人叫绝。簋内有74个铭文,记载了公元前10世纪的一场射礼活动。周王在镐京举行射箭技艺比赛,选手分两个小组,奖品是十块红铜。周王在比赛开始前颁布指令,要求参赛者谨慎谦恭地比赛,射中靶子最多的人可以得到奖品。比赛中,柞伯十发十中,获得奖赏。柞伯就用这十个红铜饼制作了这件簋,以兹纪念。此件铜簋外形也酷似如今的奖杯。
第二单元“竞之武”介绍了华夏文化的土壤慷慨地赋予了中华民族发展“武”的时间和条件,使其衍生出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再现射艺、狩猎、武艺等活动展现古人“尚武”的观念。其中,还突出表达了“武”与古代军队的作战技术的深厚渊源,高度组织化的军队作战体现出竞技之武;同时由“武”孕育出的各种武艺也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表现出民间性、竞技性、健身性、表演性等多种特点。此次展览重要看点之一,便是来自秦始皇兵马俑的御手俑和立射俑、跪射俑。御手俑身披铠甲,双臂前举,双手握拳,拳心向上作挽辔状。其职责是驾驭车马,保护车马进退得宜,主帅受伤时可以代替其执掌指挥工具金和鼓。御手俑是秦代战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现了战车部队行进作战的组织形式。
第三单元“竞之戏”中的“戏”指“禽戏”,意为中国古代模仿动物形态的养生保健操。这个单元介绍了以中国古代哲学中道法自然、重人贵生、天人和谐等观念为指导,以中医藏象、经络、精气学说为核心的养生方法体系。配合多媒体展示,这一单元重点对导引、行气两类颇具中国特色的运动养生方法进行详细介绍,给观众传授了丰富的养生常识。全网流行“刘畊宏女孩”之时,这个单元为观众呈现了一群“养生男孩”——元代养身导引俑。通过人物所梳发髻、胸前所佩戴璎珞形制,可判断该人物形象为元代童子造型,但其体形却与成人接近。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反映了“顺则生,逆则仙”的观点,古人认为通过练习导引,可实现返老还童。
第四单元“竞之力”是中国古代球类运动合辑,展示了集对抗性、策略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中国古代球类运动,它们种类繁多,规则完备。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蹴鞠(古代足球运动)、马球(骑马挥杖击球)、捶丸(徒步执杖击球)等几种运动,其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有严密的比赛规则和道德礼仪要求,反映出球类活动在古代东方起着一定的道德教化作用。
第五单元“竞之艺”介绍了中国古代丰富的游艺竞技项目,既包含如棋类、垂钓、秋千、风筝、冰嬉等愉悦自我、健体养形的娱乐游戏,也包含如汉代百戏中的倒立、掷丸剑、燕濯等类似现代体操技巧的表演项目和扛鼎等技能表演,还有龙舟竞渡等民俗节令性的大型赛事活动,以及由娱乐性质的角抵逐渐发展为规范竞技的相扑和摔跤。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体育的娱他娱己的功能和人们的参与诉求。展览中还有众多女性形象,《仕女行乐图》就亮相于这个单元,展现了古代女子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生动场面。
现场还设置了体验区,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投壶等运动项目,参与互动小游戏,领悟中国古人能文能武、动静结合的境界。
“竞出东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特展”的艺术表现于统一风格之中富于变化,带给观众多层次的观展体验。展览充分突出展示视觉性、互动性和传播性,在文物展示的基础上辅以图版、触摸屏等手段,动静结合、虚实呼应,形成静物展示与多媒体互动、场景化烘托的有机结合。展厅中的VR体验项目,以虚拟动画的形式生动介绍了文物,实现由静到动的展览延伸。“龙舟竞渡”“古代冰上运动会”等动画吸引观众驻足观看;八段锦、五禽戏等导引之术视频,大家更是现场模仿,操练了起来。
社教活动精彩纷呈
用心用情精准服务公众
本次展览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十一期间,举办了“川博之夜·竞出东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特展”国庆专场活动。在这场体育与音乐融合的精彩晚会上,二胡表演《赛马》,古筝、琵琶合奏《十面埋伏》以及传统乐器演绎的现代歌曲《孤勇者》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抖空竹、武术、八段锦等传统体育节目精彩纷呈。展览现场,观众还可以沉浸式体验木射、投壶等运动项目,感受中国古代体育之美。观众纷纷表示,川博本次活动策划精心、热闹非凡,让大家在“看”“听”“玩”的过程中,认识文物,了解传统文化。
围绕展览,四川博物院还举办了“竞出东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特展”系列讲座,通过“文物见证下的中国古代体育”,“科学养生与保健”,“围棋与中国文化”等多场主题讲座,多维度为观众讲解体育运动相关知识,向公众传递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正能量。直播活动中,成都体育学院资深教授携手奥运冠军、武林掌门走进四川博物院“竞出东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特展”,一同“穿越”回古代大型竞技赛场,对射御和武艺知识进行专业讲解,揭示中国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相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直播在线观看量达43万余人次。
2022年10月是全国“敬老月”,川博特别推出“竞出东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特展”老年专场导览活动。活动特别邀请原四川省水球队教练、四川博物院十年优秀志愿者进行“我和我的体育人生”主题分享。活动包含专业讲解、定制化体育互动以及舒适的主题沙龙,让老年朋友们感受到中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育文化的同时,体悟华夏民族千帆竞发、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截至目前,展览共接待观众10万人次,线上观展多达50万余人次,《人民日报》、新华社、《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成都电视台、《成都商报》等30余家媒体对展览做了80余条报道。
四川博物院与成都体育学院加强馆校合作,多途径挖掘、阐释和传播体育文物内涵,力求让体育文物真正“活起来”。双方通过联合开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对中国古代体育文物的概念、内涵、分布等进行系统调查与研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公共产品转化,助力体育文化建设工程,推出了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博览游艺会等体育文化活动品牌。未来双方还将继续深化合作,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走向世界,打造中国优秀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的名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中国古代诸多体育活动千年不衰,代代相承,竞相争出于这片神奇的东方大地,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东方神韵的体育文化。中国古代既有规则严密的竞技活动,也有大规模的全民体育盛会和养生益智的身心修炼,可明健身强体之道,可感天地人文情怀,可悟万物事理哲学,蕴含着公平公正、和谐共进、团结协作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国运兴旺、体育强盛,人民健康、国家安康。体育运动正在为健康中国铸就牢固基石,昂扬向上的中华体育精神更为新时代增添了无限活力,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为建设体育强国注入东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