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古人立身处世,齐家治国,莫重于礼。大量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物证实,跪或跪坐以及跽姿是魏晋以前特别是汉代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广为流行的传统待客之礼,是中国古代传统礼仪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魏晋以前,尚没有桌椅,除双腿盘膝而坐外,最常见的是跪或跪坐及跽式。这种跪、跪坐或跽式即所谓跪坐文化,又称正坐,大方优雅,挺拔端庄,充分体现了谦恭的礼仪风范。商周以来特别是汉代出土的俑类文物中有大量此类实物,材质有陶质、木质、骨质、银质等,保存下来的以玉、铜质较多。简举数例如次:
河南安阳商代晚期妇好墓中出土有两件跪坐玉人俑。一件是腰佩宽杯器跪坐玉人俑(图1),另一件为梳短辫跪坐玉人俑(图2)。
安徽六安皖西九里沟窑厂战国墓葬出土的跪坐铜人俑(图3)。
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出土的长信宫灯侍女跪坐鎏金铜俑(图4)。
江苏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出土女跪坐陶俑(图5)。
江西新建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木质跪坐女侍俑(图6)。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银跽俑(图7)。
英国大收藏家埃斯卡纳齐收藏的两件从国内流出去的西汉鎏金铜跽俑(图8)。
上举数例人俑中,时代从商晚到西汉,前后达千余年,前五例都呈跪坐式。尽管因时代不同,同一时代但因身份地位的不同,在衣着或装饰上稍有不同,腰伸直程度也略有差异,但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双膝跪地,而且臀部紧贴着脚跟,这就是所谓的“跪坐”俑。而后两例,共同的特点也都是双足跪地,尽管腰伸直程度也略有差异,但臀部绝不紧贴脚跟,之间保持有不等的距离,这在古代就称作“跪俑”,或称“跽俑”,绝不称为“跪坐俑”,更不能称作“跽坐俑”。这看似是一小问题,故以往我们多所忽视,如在一些考古报告和论著中,常将跪和跪坐概称谓跪坐,特别是将跪坐称之为跽坐,即将跪和跪坐或跽三者混用,如《中国艺术史图典·青铜卷》中将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的战国晚期跪坐人形灯称为跽坐人形灯,又如《中国玉器全集·商西周卷》将妇好墓出土的两件跪坐玉人俑说成跽坐俑;有的学者将安徽皖西六安出土的战国跪坐铜俑,在同一文中既称跪坐俑又称跽坐俑;将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出土的15件跪坐女陶俑定名为女跽坐陶俑等。
在古代跪、跪坐和跽三者之间实则是有严格区别的,这反映出中华先人造字的严谨和礼仪制度的严格规范。《礼记·曲礼》载:“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主人跪正席,客跪抚席而辞。客彻重席,主人固辞。客践席,乃坐。”此记载表明即或不是赴宴之客,安排席位时也有严格规定,主客相距约一手杖。主客打招呼问候时,都是以跪姿出现,待问礼节结束后,客人、主人才先后入座,这坐姿当然也有可能是盘腿而坐,但更多情况下应指跪坐。
这正说明跪与跪坐的区别:跪姿,仅双膝着地,但臀部竖起,与脚跟尚有一定距离;跪坐,则不仅双膝跪地,而且臀部紧贴脚跟,即真正踏实坐着。用朱夫子的话说则谓:“两膝着地,以尻着踵而稍安者为坐;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致其恭以头着地为拜。” (《正字通·足部》引朱子著《跪坐拜说》)。当然,不论是跪姿或跪坐标准的姿态还应该是腰身挺直,即所谓耸体。跪坐较省力,且安稳,而跪姿则较累较吃力,甚或膝盖尚有不同程度痛感,但两者以及跪拜都是古人的一种传统礼仪。
至于“跽”,早在殷商甲骨文里就发现有多例,如“ ”(H974正)“ ”(H1821正)“ ”(H25907正)。从象形看,是双脚跪地,虽上身挺直程度稍有差异,但臀部都不贴脚跟,保持不等距离,所以《说文》解释曰:“跽,长跪也。从足,忌声。渠几切。”段注:“系(维)于拜曰跪,不系于拜曰跽。”朱骏声《通训定声》:“长跽则两膝搘地而耸体。”朱氏在注释“跪”字时亦云:“两膝拄地,所以拜也,不拜曰跽。”这里把古代的跪、跪拜和跽区分得很清楚,跽也是双膝着地跪着,耸体长跪但不拜也。
在先秦古文献里也可读到有关迎客而跽的仪礼记载,如《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载:“秦(昭)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范雎曰:‘非敢然也……’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拜,秦王亦拜。”(有关秦昭王跽见谋士范雎的相同记载还见于《战国策·秦策三》)又如《史记·项羽本纪》载:“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唐司马贞《索隐》言:“跽,其纪反,跽者长跪,两膝枝地。”上引两例文献,载及两个人物,前后相距百余年,不论是讲秦昭王一而再再而三地礼贤下士求教范雎,抑或是讲傲视天下的楚霸王项羽接待樊哙,在庭中接待来客之前,都可能是围席跪坐着,但当来客到来时必须起身腰身挺直,臀部不贴脚跟,长跪着迎候,即所谓“跽曰”或“按剑而跽曰”,绝不出现“跽坐”一词,表现出我国古代君王乃至百姓的一种谦恭的礼仪风貌,正如《庄子·人间世》中颜回对孔子所云:“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也就是说,执笏长跪,敬君迎客,鞠躬行礼,这是人臣应有之礼节。
故此,实物和文献资料都说明,跪与跽都是双膝着地(虽跪还有一种单膝着地之式,那另作别论),股及上身挺直,这是共通的。但跪坐和跽则是绝然不同的两种姿式,跪坐是臀部紧贴脚跟的一种常见坐姿,而“跽”者作长跪姿,臀部不贴脚跟,非坐姿,故“跽”者,乃长跪也,非坐姿,绝不能以“跽”和“坐”连称之,所以我们将上述前五例称之为跪坐俑,而后两例则只能称跽俑或跽姿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