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言:“五行用事,先起于木。”《黄帝内经》也记载说:“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对于木质材料,中国人向来情有独钟。盖房子,做家具,以木营家,与木相伴。用木头造房子的过程和形态,即是木作。宋代是中国古代木作的大发展大转型时期,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形成了重要的宋式木作文化。
9月29日,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指导,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中国刀剪剑、扇业、伞业博物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共同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支持的“一木了然·宋式木作文化展”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开幕。展览围绕“宋”字,从木缘、木构、木器三个部分,展出木材、工具、宋代建筑模型、书籍、手绘稿、出土文物、宋式家具等77件/套展品,全景展示宋式木作的精彩。本文择取部分重要展品,共同感悟木作里的宋韵魅力。
《营造法式》(图1)。民国合校本,共八册,长29.5厘米、宽20厘米、厚12.5厘米,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藏。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王安石推行新政时,为了节制开支、控制预算、保证工程质量,下令编修《营造法式》。直到元祐六年(1091)才完成了一部质量很差、无法施行的“法式”。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将作监李诫奉敕重编《营造法式》,于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刊行全国。《营造法式》是一部由官方正式编纂的规范化建筑标准和最完善的建筑专著,详细整理和记录了宋代建筑的制度、技艺和工料测算等信息,它既是对宋代娴熟建筑技艺的展现,也是第一次对古代木构建筑体系做了比较全面的技术总结。梁思成先生称其为中国建筑的“文法课本”。
宋式七铺作模型(图2)。模型长268厘米、宽120厘米、高170厘米,椴木质地,此次展览根据《营造法式》图样进行1:1复原而成。斗栱,宋代称铺作,是木构中独特的支承构件。所谓斗栱,斗指斗形的木垫块,栱是弓形的短木,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栱端之上再安斗。两者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栱构件繁多,主要有栱、斗、昂、枋等。栱有五种,即华栱、泥道栱、瓜子栱、慢栱、令栱。“造斗之制有四”:栌斗、交互斗、齐心斗、散斗。昂有上昂和下昂两种。枋有柱头枋、罗汉枋等。根据构件性能又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起承重作用的主干构件,有华栱、昂、栌斗等;另一类是主要起稳定作用的平衡构件,包括枋、瓜子栱、慢栱、令栱等一些与承重构件十字相交的构件。
根据所在部位的不同,铺作分为外檐铺作与内檐铺作两大类,其中外檐铺作有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三种。柱头铺作和转角铺作都位于柱头,其数量为定数,即一座建筑的外檐柱头铺作与转角铺作之和,等于该建筑的外檐柱子总数。而补间铺作位于阑额之上,其数量可多可少,非为定数。为了定额管理,《营造法式》规定:“当心间须用补间铺作两朵,次间及梢间各用一朵。”
远看屋顶、近看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醒目的特色。斗栱既可以扩大节点处构件接触面,改善节点受力,又能通过层层出挑,以承托悬出的屋檐,融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于一体,具有显著的美学效果。
保国寺大殿模型(图3)。长215厘米、宽230厘米、高170厘米,模型比例为1:20,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藏。采用越南花梨木制作,极为真实完整地还原保国寺大殿结构形制。保国寺坐落于浙江省宁波市西15公里的灵山,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国寺大殿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宋时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增广重檐”,乾隆十年(1745)又“移梁换柱”。宋构只存大殿上檐之下的木构架,大殿下檐构架及门窗装修皆为清代添加。大殿宋构部分,采用我国南方地区流行的三开间厅堂式构架,通面阔11.9米、通进深13.36米。
保国寺大殿的建造年代比《营造法式》成书年代早90年,但它的结构、斗栱及装修等技术做法,如大殿殿身斗栱用五等材、藻井斗栱用八等材,虾须栱的使用,天花装修集平棊、平闇、藻井于一身,大殿阑额上“七朱八白”彩画做法及前檐阑额两端入柱处带卷杀,瓜棱柱的使用,这些做法成为见证《营造法式》的范例。保国寺大殿是印证11世纪初传统建筑文化从唐代注重气势雄大、体态遒劲向注重造型绰约、华美宏丽转变这一发展阶段的“标本”作品。
毬纹格子门和方胜纹格子门(图4)。南宋,仿木建筑构件,陶质,长16厘米、高56.5厘米、厚4厘米,浙江绍兴兰若寺南宋墓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与唐代相比,宋代建筑的一大进步是木装修水平的提高。宋人十分重视对木构建筑的装修装饰,如南宋时临安城人“好美洁,家有百千,必以太半饰门窗,具什器”。门又叫作“门面”“门脸”。古时称双扇为门,单扇为户,后来统称为门。宋代的门分板门、乌头门、格子门等数种。其中,格子门是小木作中最具代表性的装修构件。
格子门是宋代房屋上通用的门,因门的上部有供采光的格子而得名。在宋代,常用的格子有四斜毬纹、四直毬纹、四斜方格眼和四直方格眼等图案。此组毬纹格子门和方胜纹格子门,以周边的桯及身后横向的腰串构成框架。每扇除去上下桯、腰串及腰华板后所剩的长度分为三份,腰下一份嵌障水板,腰上二份装格眼。格眼周边另有子桯为框,可整体安装于门桯形成的框上。每开间可分为2扇、4扇或6扇格子门,可依建筑的开间大小调整变化。格子门安装灵活自由,可冬设夏除。自五代至清末,中国建筑都采用这种方式解决室内的采光问题。直到玻璃普及后,格子门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临安城木质引水管(图5)。南宋,长130.5厘米、宽19.8厘米、高20.4厘米,2017年杭州东坡路和学士路附近劝业里地块发掘出土,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该段木质引水管外观截面呈方形,由四块木板拼砌而成。两端连接处为榫卯结构设计,使每根引水管以此套接起来。引水管一端上部有块可活动木板,用于清除淤泥。
在古代,因地下水咸苦,西湖紧邻城区供水便利,西湖淡水成为杭州城里居民日常饮用、酿酒、灌溉等多方面的水源。北宋时期,就有“西湖之利,上自运河,下及民田,亿万生聚,饮食所资,非只为游观之美”的论述。自从南宋驻跸临安,人口日渐繁多,对西湖饮用水的依赖性大为增强。而为了满足用水需求,唐代杭州刺史李泌开凿六井,井由入水口、地下沟管、出水口组成,中间铺设地下空心竹管,靠暗渠引水入井,把淡水从西湖引入城内,解决杭州人饮水之苦。此后,杭州历任地方官员十分注重发展引水设施。
据《咸淳临安志》记载,两宋时期临安城引水管材质经历了从竹—瓦—木,再到石的发展过程。“以木为管”诞生于南宋晚期,是当时重要的引水系统和供水设施。当时流行的民谚“西门水”,就是说从西门“引湖水注城中,以小舟散给坊市”。木质引水管犹如现在的“自来水管”,一端连接着西湖,一端连着井,将西湖的水引过来,储存到井里,这样家家户户都能用水了。一段引水管,不仅反映了南宋临安城的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和居民生活情况,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木构技术,更反映出当时杭州繁盛的商品经济和城市管理水平。
《槐荫消夏图》榻(图6)。长200厘米、宽100厘米、高46厘米,使用梓木、枫木、槠木等本地木材,参照故宫博物院藏南宋佚名《槐荫消夏图》中榻的形制复原。榻为四面平带托泥框架结体,长边加了两条足来支撑结构,造型上比前代的箱体式榻简约。榻面格角攒框,榻的边抹平做,不设牙板,腿上部大挖成曲尺形,上部与边抹平接。腿足用料单细,足端挖缺成仰俯花叶轮廓,落在托泥上,托泥为覆盆式,带垂云足。榻的造型平素,线条优美。
古人云:“日居其半,夜居其半。”床与榻在人们的生活起居中占有重要地位。早期的床既是坐具,又是卧具,西汉后期出现了“榻”。六朝以后床、榻打破了传统习惯,高度增加,形体变大。“三尺五曰榻,独坐曰枰,八尺曰床。”“长狭而卑者曰榻。”到了宋代,流行“坐榻”,以垂足为礼。宋人庄季裕《鸡肋编》记载说:“古人坐席,故以伸足为箕倨。今世坐榻,乃以垂足为礼,盖相反矣。盖在唐朝,犹未若此。”宋代的榻,既可躺卧休息,也可供人在上面活动,摆放东西,还可以垂足而坐。既有早期箱形结构的发展,又有框架结构的更新。造型较低矮,有束腰与托泥等形式,榻与屏风结合颇为流行。
正如《营造法式》“坚窳之制,堂构之方,与绳墨之运,皆已了然于心”之言,木作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凝结着匠心艺韵。“一木了然·宋式木作文化展”中的展品,印证了宋代手工技艺的独具匠心和严谨专致,蕴藏着丰富的造物哲学和生活美学。